说说对理想汽车和电动车行业最近的思考和看法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68喜欢:14

本文主要把最近群里跟大家交流的一些个人零碎发言整理了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从车主的角度来评价L7和L6的定价和看法。

2、从投资者的角度来思考目前的电动车行业。

关于L7和L6:

L7三月一号发布会的定价(max 35,pro 32,air 30)原本是没有问题的,毕竟相对23款L7也便宜了两三万。

按正常理想的情况看,如果L6跟L789一起在3月1日发布,L6 max大概率是要定30万的。

但是今年有几个因素打乱了理想的计划:

1、23年底冲量,L7普遍降价四万,导致新款虽然便宜了两三万,但还是不如老款划算。

2、大的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太差,大宗消费比较乏力。

3、竞争对手今年销量压力更大,都掀桌子定价,市场新车定价都极其的夸张。

4、mega上市不及预期,势能和舆论也有很大影响。

整个一系列的负面因素影响下来,24款L7的定价直接就不香了,即使是后面加了5000优惠以及有5000地补依然没有大的改观。

而L6正好这个时候需要发布,那绝对不能再失败了,所以L6必须定一个极具性价比和竞争力的价格,让消费者满意,否则连续的发布失利,理想承受不起。

所以原来按L7定价,应该定30万的L6 max,最后只能硬生生定到28万,28万这个定价加上L6的配置和产品力,关注电动车的,一般应该知道这是十分有竞争力的。

但另外的问题也来了,24款L7定价本身就不香了,现在L7 max主要就是比L6 max长了12cm,多了一个空悬,却比L6 max定价贵7万。老实说这个差价,除了不差钱的会选L7外,稍微会在意价格的,都不会选择L7,L7基本就等于废了。

那其实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了,L6的价格直接把定价的锚拉低了至少2万,那如果L7要恢复热度,只有降价一条路,目前优惠5000肯定不够的,那到底降多少合理,可以从选配的角度思考。

从目前的配置差异来看:

1、选配空悬,+2万

2、选配车长加长12cm,+2万

3、选配电吸门,二排按摩等等,+1万

那么L6 max加5万把上面3项全配上,其实就变成L7 max了,也就是以L6 max价格为锚,L7 max就值33万。

所以我个人认为:

L7 max 33万

L7 pro 30万

L7 air 28万

也就是从24款L7官方定价降2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价。当然如果优惠3万,就是爆款定价。

总之作为L7车主,我自己开下来,一直觉得L系列产品力没有问题,问题只是出在定价的锚变了,以前是按L7的定价为锚往下定价。现在因为L6价格定的很低,所以得按L6的定价为锚往上定价,当按L6的定价往上定价,L系列的订单和销量大概率是会回升的,甚至L系列月销突破去年底月销5万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关于电动车行业:

观点依旧:

这真不是个好的行业,没有什么护城河。投资这个行业真是操碎了心,要持续跟踪各种变动。完全没办法做到持有腾讯茅台那样佛性,好睡觉。

但是呢,这个行业空间够大,又是最先商业化落地的AI应用场景之一,必然能产生巨无霸型企业。所以不配置一部分这个赛道,又无法说服自己,所以虽然投资这个行业很难,风险也很高,但投资对了,回报率也会很高,机会与风险并存。

再回到今年这个阶段,毫无疑问竞争十分的白热化,实质上已经进入了价格战,到了拼血槽的阶段了。

这个阶段产品力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到了这个阶段,还能在牌桌上,被消费者关注的,产品力都不差,毕竟到了这个阶段,产品力还不达标的,基本也没他啥事了,所以大家会发现,今年发布的这么多新车,其实产品力都还是不错的。

产品很难做出差异化的时候,价格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这个阶段消费者是既要产品力,又要价格,在价格面前,一切技巧都显得多余,不堪一击。即使强如华为,一样面临压力,也得打价格战;品牌相对高端的未来,价格没有优势,一样卖不出去。

所以这个阶段,投资电动车短期肯定是极度痛苦的,价格不合理肯定是不好卖的,但降价了也不一定会好卖;既要销量又要利润稳定,是不太现实的。所以今年所有车企都会很痛苦,即使是头部的比亚迪特斯拉,问界,理想压力都会非常大。

但反过来想,头部都压力大,那二线三线的就不是压力大了,那是生死存亡了。市场环境,资本环境再恶劣一点,再持续久一点,很多车企是扛不住的,毕竟资本的忍耐度也是有限的,比如以长期投资知名的BG,押注蔚来6年后,也选择了清仓。长期亏损,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见不到盈利或者减亏的企业,资本是不太可能长期容忍的。

所以这个阶段投资电动车行业,既是风险,也是机会。风险是短期来看投资者会很难受;机会是会加速出清,长期看资金储备充足的头部车企优势会越来越大,另外大家都看空,这个行业的估值也被打压的很厉害。

所以虽然我个人看好这个行业,依然持有30%+的电动车行业持仓,我依旧不推荐新人入场,波动太特么大了,一般人心理很难承受这个波动,尤其是还没看懂也没深入研究过这个行业的,何必趟这片浑水,300的腾讯不香吗。

最后申明:

以上只代表个人的思考和看法,不代表会对,本人思考错误的时候多的是,尤其是mega的分析已经成为群友日常开玩笑的常用素材。

最终投资还是买车,还是需要自己独立深入思考,任何人的观点都只能作为参考,不可作为决策依据。$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赛力斯(SH601127)$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forcode04-21 10:32

昨天逛了下汽车之家L6论坛,看了下很多帖子,其中比较多提及的一个点是车太宽,城市狭窄路段或拥挤的地下车库,这个宽度会车有压力,很多潜在买家希望车宽控制在1900毫米以内,很多人会因为太宽而一票否决这款车,未来如果理想要推出4.7米以内的紧凑型车型,车宽最好缩减,但比较了十几款畅销车型的车宽与后轮距的比值,理想底盘总体上偏宽,如果下一款车继续复用L6的底盘(大概率如此,因为L789实际上是同一个底盘出了三款车型,L6是新底盘,不可能只出一款车),后续很难大幅度压缩车宽,一款4.7米的轿车或SUV,如果车宽仍在1950左右,会显得太宽了,会直接劝退一大批因为居住环境拥挤而担心会车停车不便的20~25万价格区间的潜在买家。我觉得这在未来,会成为理想更低价格入门级新车型畅销的一个障碍。

逍遥投资笔记04-21 23:02

昨晚发了个L系列价格乱了,需要捋顺价格的帖子,今天全网在传理想L系列全系降价,难道真有消息?我个人觉得先不管价格合不合理,L系列的定价一定是乱了,尤其是L67没法单独定价,必须联动,必须得捋顺。否则7没法卖。如果L系列降价两万,定价就非常合理,如果降三万就大超预期。$理想汽车-W(02015)$ $理想汽车(LI)$ $赛力斯(SH601127)$

分享与思考者04-21 23:01

兄弟放弃理想吧加入我们的赛力斯大趋势

forcode04-21 11:13

反正我在L6论坛翻了几十个帖子,提到车宽太宽的就不下五六次,或许停车也能停,但很多潜在买家会因为车宽带来的窄路会车、停车心理压力而忍痛割爱理想汽车,也是不争的事实。我在试驾L9的时候,地下车库通道本来就窄,还有些行人在旁边走路要避让一点,对面来车,我就很担心会剐蹭。
可以看到,理想几款车的车宽/后轮距的比值,已经在这些畅销车中处于最低的水平,意味着理想汽车的底盘宽度和轮距本身就偏大,有利于横向稳定性,但不利于缩减整车宽度,提高窄路通行能力:
车型:车宽-后轮距=差额 车款/后轮距=比值
问界M7:1945-1650=295 1945/1650=1.179
理想L6:1960-1704=256 1960/1704=1.150
理想L7/8:1995-1741=254 1995/1741=1.145
理想L9:1998-1741=257 1998/1741=1.148
奇骏:1820-1575=245 1820/1575=1.156
问界M9:1999-1713=286 1999/1713=1.167
Model Y:1921-1636=285 1921/1636=1.174
汉兰达:1930-1660=270 1930/1660=1.163
星纪元ET:1975-1695=280 1975/1695=1.165
奔驰C级:1820-1563=257 1820/1563=1.164
奔驰GLC:1890-1632=258 1890/1632=1.158
帕萨特:1836-1570=266 1836/1570=1.169

大金链子哥哥04-21 10:33

我就是因为宽度在犹豫,我家地库是机械车位,1960的宽度有可能开不进去,非常尴尬。

全部讨论

04-21 23:49

问界怎么压力大了,车都交付不上了,今年都没有精力推出m8,价格带都还空着一块呢

比较空,如果有实际点的论点和切入点会更好。如果不难,估计也就用不着分析了。一个具有爆发力的行业肯定不是一般人看得懂看得透的,就是希望多一些观察点和思考方向,例如什么样的内核更有可能跑出来。

04-22 13:00

汽车依旧是主线,特别是最近轮胎方向也很强
今年的主线是以科技创新带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意味着还是科技类,但是有所分化,也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新名词,总体分为以下方向
但是顺周期方向也很重要,今年降息预期+避险,两者互为跷跷板
传媒游戏类(数据要素 Sora 短剧 kimi)
通信类(5.5G CPO 数据中心 工业互联网)
计算机类(多模态 算力 鸿蒙 信创)
消费电子类(AR/VR/MR 存储芯片 PCB HBM AIPC/手机)
汽车类(无人驾驶 飞行汽车 固态电池)
机器人类(新型工业化 机器视觉 减速器 氢能源 高端装备)
医药类(CRO 减肥药 中药)
军工类(低空经济 通用航空 无人机)
顺周期类(煤炭 天然气 有色 化工 电力)
国改类(高股息)

04-21 15:07

是啊,操碎了心

04-22 08:12

你功课都没做足就来写文章,L6和L7还差了6度的电池呢,皇后座椅呢,第二排屏幕呢?

04-21 13:04

还是成长股的估值,等按分红率来估值在看了

05-04 20:05

04-22 15:44

确实,水有点深

楼主预言非常准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