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66,也推荐给你。//@一凡帝诺维奇:回复@MY10:在非洲猪瘟之前,牧原的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管理优势和规模化优势。牧原在非瘟之前就已经在实验场中进行了大规模的自动化机器人的实验,确实能够非常有效的降低成本,但是同时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同时,牧原在非瘟前就掌握了空气过滤等技术,但同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牧原无法兼顾扩张与自动化、空气过滤等新技术的改造。
如果没有非洲猪瘟,牧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以规模扩张为主,都将没有足够的资本来普及新技术,而管理优势和规模化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非洲猪瘟出现后牧原以牺牲短期扩张速度和提高短期负债为代价,对所有未投产猪舍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对正在生产的老圈舍进行了在不影响生产情况下尽可能的改造,通过改造使得牧原的新型圈舍能够基本有效防控非瘟,老猪舍的防防控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有了快速扩张的稳定而安全的基础,而二元回交体系又使得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不会受到母猪的限制。

通过这些硬件改造以及牧原优秀的管理体系使得非瘟防控的制度也能很好落实,因此牧原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得牧原今年的成本相对于行业平均成本优势是巨大的,未来这种巨大的优势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即使其他公司防控水平都不进步,仅仅牧原自身市占率的提升也会带动行业平均成本的下降,何况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和养殖密度的自然下降,行业平均成本是一定会缓慢下降的。
但是在这次由非瘟造成的超级猪周期中,牧原可以赚取大量的超额利润,有了这些利润,可以使得牧原短期扩张速度加快,提高相对规模优势,加速下游屠宰建设,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加研发投入,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发展加速,同时也有了足够的资金可以在明年在育肥环节大规模推广自动化设施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大量的利润还可以减少融资规模,减少利息开支。
按照公司规划,今年年底生产成本将恢复到非瘟前的水平,也就是12元/公斤以下,明年年底前能下降到11元/公斤以下,这已经低于非瘟前的水平,而未来仍然有持续下降的空间。而由于非瘟的影响,行业平均成本今年将大幅高于非瘟前的水平,未来即使持续下降,也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到非瘟前的水平。
所以,牧原的成本优势今年是最大的,未来会持续下降,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本优势都将高于非瘟前的水平。
$牧原股份(SZ002714)$
引用:
2020-06-06 21:09
一凡兄,随着散養户的退出,以后会在各大公司间竞争,实力更为接近。请教您对以后几年牧原的成本优势的见解!会慢慢缩小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