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晨会0515丨GPT-4o多模态能力再跃升,AI应用或加速落地;保障房系列报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地产建筑】保障房系列报告二—保租房建设势如破竹,助力城市新青年宜居宜业——行业深度报告-20240514
【传媒】GPT-4o多模态能力再跃升,AI应用或加速落地——行业点评报告-20240514

【农林牧渔】USDA发布2024/2025年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测,预计大豆、小麦和水稻增产——行业点评报告-20240514

【商贸零售】零售行业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综述:零售企业经营显著回暖,关注黄金珠宝、美容护理优质品牌——行业深度报告-20240514

【医药:可孚医疗(301087.SZ)】广参展提升品牌力,2024Q1轻装上阵,超市场预期——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0514

【医药:三诺生物(300298.SZ)】CGM国内市场攻城略地,海外注册潜龙在渊——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0514

【纺织服装:特步国际(01368.HK)】拟剥离KP改善盈利,聚焦跑步市场发展三大品牌——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0513

【地产建筑】保障房系列报告二—保租房建设势如破竹,助力城市新青年宜居宜业——行业深度报告-20240514

1、保租房建设势如破竹,助力城市新青年宜居宜业

通过比较上海保租房项目,可以发现保租房供应拥有以下几个特点:1、地理位置相对偏僻;2、租金成本更具优势;3、租住体验逐渐提高;4、满足多群体租住需求;5、租住条件相对严格;6、户型以小面积为主。就实际情况来看,新开业的保租房项目不论是社区配套还是租住体验均超出预期,甚至高于市场大多数的普通租赁项目。且保租房拥有更加便宜的租金和灵活的退租方式,对于刚入职薪资并不高的年轻人而言更加友好。所以我们认为随着各地保租房供应推进,势必会吸引更多城市新青年入住。短期来看,保租房供应增加,或引流部分刚需购房需求。但从长期来看,保租房更多满足流入人才阶段性、过渡性住房需求,待新市民财富积累充足后,有望完成人才引进-保租房-商品房的闭环动作。

2、政策利好下,保租房建设稳步推进

“十四五”期间,按照规划,我国计划建设筹集保租房870万套,预计可解决2600多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从实际完成情况来看,2021年以来保租房筹集建设均超额完成,三年累计完成比例为65%。其中上海推行“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保租房体系,截至2024年4月初,“随申办”APP已上线75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覆盖16个行政区域及临港新城。根据上海市住房规划,到“十四五”期末,累计建设筹措保租房总量、形成供应分别为60、40万套(间)左右。截至2023年底分别完成“十四五”规划期末总量的77.7%、66.8%。

3、多元化住房供应,打造低价舒适的居住体验

华润有巢马桥AI店为华润打造的示范级保租房社区,多层次满足人才住房之忧,有望成为已发行REITs的储备扩募资产;城投宽庭江湾、光华社区是上海规模最大保租房REITs项目,区位优越,高品质的租住体验具备区块独特竞争力;金桥暮紫里由上海老牌国企金桥集团打造,具备十余年丰富运营经验,也是上海体量最大租赁社区之一,满足板块青年多样化需求。总体而言,上述项目各户型租赁条件不一,主要保障城市新青年居住需求,但其相对低价的租金标准、多元化社区服务及高品质的租住体验已超出市场多数租赁住房。

4、投资建议

在“市场+保障”双轨制政策刺激下,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保租房项目收入相对稳定,为发行公募REITs提供可能,从而实现“投、融、管、退”的商业闭环。所以我们认为随着国家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将推动市场化租赁住房纳保动力,增加保租房市场供应量同时,也可加速盘活企业存量房资产。具体推荐标的包括:万科A(泊寓)、金地集团(草莓社区)、中国海外发展(中海友里)、招商蛇口(壹间公寓);受益标的:龙湖集团(冠寓)、华润置地(有巢)。

风险提示:项目出租情况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下行致租金下降。

【传媒】GPT-4o多模态能力再跃升,AI应用或加速落地——行业点评报告-20240514

1、OpenAI发布GPT-4o,多模态能力大幅提升且免费对用户开放

5月14日,OpenAI发布了新一代旗舰生成模型GPT-4o。GPT-4o是面向未来人机交互范式的全新大模型,具有文本、语音、图像三种模态的理解力,反应极快还带有感情,也很通人性。GPT-4o主要有几大特点:(1)多模态能力大幅提升,可以跨文本、音频和视频进行实时推理:GPT-4o在英语文本和代码上的性能与GPT-4Turbo的性能相匹配,但在非英语文本上的性能显著提高,与现有模型相比,GPT-4o在视觉和音频理解方面尤其出色,GPT-4o还可以跨文本、音频和视频进行实时推理,用户可以上传各种图片、视频,以及包含图片和文字的文档,讨论其中的内容,使得人机交互更加自然。(2)更加“像人”:GPT-4o能够以自然的、听起来想人类的声音说话,也能够通过音频和图像感知,做出情绪分析。(3)毫秒级响应,API成本更低:在GPT-4o发布之前,通过语音模式与ChatGPT对话,平均延迟为2.8秒(GPT-3.5)和5.4秒(GPT-4),而GPT-4o的平均响应时间为320毫秒。同时API的速度也更快,成本降低了50%;(4)拥有3D视觉内容生产能力:能够从6个生成的图像进行3D重建。此外,GPT-4o将免费提供给所有用户,OpenAI还将推出桌面版ChatGPT,轻量化的使用体验可以融入到任何工作流程中。

2、海内外大模型竞争加剧,不断提性能、降使用成本,继续布局AI应用

谷歌的I/O开发者大会将于北京时间5月15日凌晨1点举行,届时或发布Gemini大模型的重要更新。国内方面,5月7日,幻方量化旗下的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全新第二代MoE大模型DeepSeek-V2。DeepSeek-V2拥有2360亿参数,中文综合能力(AlignBench)超过GPT-4,与GPT-4-Turbo、文心4.0等处于同一梯队,其英文综合能力(MT-Bench)与最强的开源模型LLaMA3-70B处于同一梯队,超过最强MoE开源模型Mixtral8x22B,而DeepSeek-V2训练所需的运算量或为GPT-4的1/20,性能却相差不大,目前API定价仅为“每百万token输入1元、输出2元(32K上下文)”。我们认为,OpenAI推出GPT-4o及近期海内外厂商频频发布大模型迭代升级成果,竞争焦点或集中在多模态能力、Agent能力和API调用成本优化等,均为大模型应用落地并商业化的关键因素,或助力影视、音乐、教育、营销、搜索、办公等各个领域的AI应用“更加好用、性价比更高”,从而推动AI应用商业化空间打开,建议继续布局AI应用:(1)AI影视:重点推荐上海电影、阅文集团,受益标的包括光线传媒华策影视捷成股份中广天择等。(2)AI音乐:重点推荐盛天网络云音乐,受益标的包括昆仑万维腾讯音乐等。(3)AI教育:受益标的包括世纪天鸿南方传媒盛通股份等。(4)AI营销:受益标的包括引力传媒因赛集团蓝色光标等。(5)AIAgent:重点推荐奥飞娱乐,受益标的包括汤姆猫等。(6)AI+3D:受益标的包括锋尚文化风语筑凡拓数创丝路视觉恒信东方等。

风险提示:多模态大模型进展不及预期;AIGC商业化落地进展不及预期。

【农林牧渔】USDA发布2024/2025年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测,预计大豆、小麦和水稻增产——行业点评报告-20240514

1、USDA发布2024/2025年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测,预计大豆、小麦和水稻增产

美国农业部发布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与2023/2024年相比,预计2024/2025年全球玉米产量下降,大豆、小麦和水稻产量增长。玉米产量下降系美国、阿根廷玉米收获面积缩减;大豆产量增长系美国、巴西大豆收获面积扩大及单产提升;小麦产量增长系中国小麦生长条件及播种节奏良好,印度小麦单产及产量创历史新高;水稻产量增长系中国水稻收获面积扩大驱动产量提升。

2、玉米:预计2024/2025年全球产量同比下降,消费量同比增长

根据USDA5月供需预测报告,产量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玉米产量同比减少816万吨至12.20亿吨。贸易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玉米出口量同比减少628万吨至1.91亿吨。消费量方面,预计饲用消费量同比增长1378万吨至7.74亿吨,国内消费量同比增长483万吨至12.21亿吨。库存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玉米库存较2023/2024年末减少81万吨至3.12亿吨。

3、小麦:预计2024/2025年全球产量同比增长,消费量同比下降

根据USDA5月供需预测报告,产量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小麦产量同比增长1047万吨至7.98亿吨。消费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小麦饲用消费量同比减少832万吨至1.52亿吨。贸易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小麦进口量同比减少432万吨至2.09亿吨,出口量同比增长35万吨至2.6亿吨。库存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小麦期末库存较2023/2024年末减少419万吨至2.54亿吨。

4、大豆:预计2024/2025年全球产量、消费量同比增长

根据USDA5月供需预测报告,产量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大豆产量同比增长2531万吨至4.22亿吨。贸易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大豆出口量同比增长773万吨至1.80亿吨。消费量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大豆压榨量同比增长1590万吨至3.46亿吨,国内消费量同比增长1821万吨至4.02亿吨。库存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较2023/2024年末增长1672万吨至1.29亿吨。

5、水稻:预计2024/2025年全球产量、消费量同比增长

根据USDA5月供需预测报告,产量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稻米产量同比增长1027万吨至5.28亿吨。库存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稻米期末库存较2023/2024年末增长121万吨至1.76亿吨。消费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稻谷消费量同比增长477万吨至5.26亿吨。贸易方面,预计2024/2025年全球稻谷进口量同比减少49万吨至4997万吨,出口量同比增长52万吨至5376万吨。

风险提示:自然灾害风险、气候变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进出口政策风险。

【商贸零售】零售行业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综述:零售企业经营显著回暖,关注黄金珠宝、美容护理优质品牌——行业深度报告-20240514

1、零售企业2023年经营业绩回暖,2024Q1持续复苏

2023年及2024Q1我国社零总额分别为47.15万亿元(同比+7.2%,下同)、12.03万亿元(+4.7%),其中必选消费品类保持稳健,可选消费品则有所分化,黄金珠宝韧性较强、化妆品类稳健增长。随着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全部披露完毕,我们选取5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梳理分析零售行业整体经营情况:收入端,零售行业2023年/2024Q1同比分别+6.7%/+4.6%,有所改善;利润端,行业2023年/2024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56.6%/+10.9%,2023年以来业绩显著回暖。具体到细分板块,跨境电商、黄金珠宝表现较好,美容护理则有所分化。

2、黄金珠宝:高基数下仍实现增长,关注“稳增长+高股息”属性

2024Q1板块实现营收582.3亿元(+10.5%)、扣非归母净利润19.3亿元(+7.7%),高基数下仍取得稳健增长,实现了在消费赛道中横向更高景气的验证。长期看,金价创新高有望进一步强化黄金在大众心中的“确定性”标签,支撑行业景气度。黄金珠宝公司基于“单店销售+门店数量”的双轮驱动,有望延续增长,同时由于轻资产加盟模式资本支出压力小,预计未来现金流相对宽裕,分红率有望提升,“稳增长+高股息”属性凸显。重点推荐渠道持续扩张且竞争壁垒深厚的优质珠宝品牌,包括潮宏基(时尚珠宝差异化,扩店弹性大)、老凤祥(显著受益金价上涨)、周大生(稳增长+高股息)和中国黄金等。

3、美容护理:一季度整体表现亮眼,关注头部品牌方公司

2023年/2024Q1营收同比+10.1%/+14.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8.7%/+39.6%,2024年化妆品板块预计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但渠道、成分、品类等方面仍有结构性机会,重点推荐珀莱雅(持续高增长超预期,产品+品牌+渠道全面发力)、润本股份(推新品拓渠道放量可期)和巨子生物等;医美板块基本面企稳回升,建议关注重组胶原蛋白、再生类、毛发类等差异化品类,重点推荐爱美客(扩产能、拓市场蓄力未来成长)、科笛-B等。

4、跨境电商:一季度海外需求依然强劲,上市公司延续较快增长

2024Q1板块实现营收114.3亿元(+26.7%)、扣非归母净利润6.2亿元(+13.7%)。根据我国海关总署数据,2024Q1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5776亿元(+9.6%),海外需求强劲拉动行业整体增长,上市公司一季报经营业绩表现更优。我们认为,海外消费降级和线上化趋势,利好高性价比优质国货出海;亚马逊、Temu、TikTokShop等电商平台百舸争流,错位竞争也带来渠道增量。展望未来,运营能力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头部卖家有望延续更优表现。重点推荐运营能力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领先的龙头企业,包括华凯易佰(“泛品+精品+亿迈生态平台”三驾马车驱动增长)、吉宏股份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政策风险等。

【医药】可孚医疗(301087.SZ):广参展提升品牌力,2024Q1轻装上阵,超市场预期——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0514

1、2024年广参展提升品牌力,再上成长之路,维持“买入”评级

2024年5月11日公司官宣将参加第88届全国药品交易会,5大品类、百余重点单品及新款产品将会亮相,近年来公司线下参展与线上推流相结合,不断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将一站式家用医疗器械采购愿景不断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考虑健耳听力扩店影响利润,我们下调2024-2025年并新增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00/5.00/6.25亿元(原值5.69/7.1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1/2.39/2.9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0/16.0/12.8倍,但公司正横向扩品类纵向升级迭代和提升自产比例,净利率提升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2、2024Q1轻装上阵,利润略超市场预期,2024Q2-Q4逐季度业绩可期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8.54亿元(-4.14%),归母净利润2.54亿元(-15.7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94亿元(+298.16%);分业务,医疗辅具类收入7.73亿元(+30.46%),医疗护理类收入7.40亿元(-32.65%),健康检测类收入5.87亿元(-25.35%),此两者剔除口罩、抗原防护后均保持正向增长,呼吸支持类收入4.55亿元(+91.40%),中医理疗类收入1.45亿元(+21.01%);分渠道,其中线上渠道收入18.27亿元,占主营收入的68%,线下渠道收入8.79亿;2024Q1实现营收8.07亿元(-5.64%),归母净利润1.01亿元(-24.75%),收入端已消除疫情产品干扰,利润端净利率达12.5%,略超市场预期,全年有望环比持续向上改善,利润率预计同比有一定提升,2024Q1业绩表现有效提高2024年收入利润高增长预期的置信度。

3、公司尽享家用医疗器械政策免疫赛道和老龄化红利,高分红回馈投资者

高分红:2023年股息率超3%,股利支付率97%,公司将实施积极的分红政策,在符合利润分配条件下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主逻辑:公司深处家用医疗器械β增速赛道,公司持续搭建产品中高端梯度,自产比例不断提升,2023年自产产品收入15.33亿元,占主营收入比例56.66%,深耕品牌和渠道,增强市占和规模效应,理智稳健支出,毛利净利有望双提升;健耳听力连锁化商业模式逐步验证:当前已签约直营听力验配中心820家,开业765家,连锁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级市场、128个地级市场。助听器产品为老龄化强需求,国内助听验配渗透率仍在提升中,此业务2023年收入1.98亿(+64%),公司当前处于扩店卡位阶段,盈亏平衡点可期,此业务亟需价值重估;公司紧抓兴趣电商带货风口:随着抖音等兴趣电商逐步放开线上医疗器械销售,公司快速响应扩人选品,销售情况较理想,2023年同比增长超200%;新增海外逻辑:2023年实现营收4987万元(营收占比2%),海外正发力拿证参展,2024年有望体现海外成长性,长期可期。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推进不及预期;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医药】三诺生物(300298.SZ):CGM国内市场攻城略地,海外注册潜龙在渊——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0514

1、公司实控人质押股份借款给员工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维持“买入”评级

实控人李少波先生质押116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8.13%,占公司总股本的2.06%,质押借款给员工用于认购员工持股计划份额及偿还质押融资利息,体现公司管理层对核心人员激励之决心,考虑公司处于新产品上量阶段,我们维持2024-2025年并新增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48/5.58/6.9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9/0.99/1.2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5/23.7/19.0倍,由于公司国内外CGM放量可期,成长性较强,维持“买入”评级。

2、2023年过渡期已过,公司重新走上成长赛道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0.59亿元(+2.69%),归母净利润2.84亿元(-36.31%),主要系公司对CGM持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且计提共1.30亿资产和信用减值损失;分业务,血糖监测系统收入28.73亿元(+6.21%),糖尿病营养和护理等辅助产品收入2.79亿元(+0.37%),血脂检测系统收入2.57亿元(+20.14%),糖化血红蛋白收入1.96亿元(+15.32%),iPOCT监测系统收入1.70亿元(+6.35%);2024Q1实现营收10.14亿元(+14.92%),归母净利润0.81亿元(+35.51%)。

3、国内血糖监测需求旺盛,三诺生物CGM放量在即,海内外双开花

我国1.41亿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大的血糖监测需求。患者需求的转变凸显CGM的重要性,我国CGM市场渗透率和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诺生物在血糖监测市场耕耘多年,产品覆盖3500家二级以上医院、超过22万家药店及终端、9000多家社区医院及乡镇医院,业务覆盖20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在中国有超过50%的糖尿病人群使用着三诺的产品。公司CGM产品“三诺爱看”于2023年4月于中国大陆上市销售,该产品搭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传感器,拥有第一梯队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性能比肩进口品牌,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力助推器。此外,公司的CGM产品已获部分欧盟国家准入资格,并正积极推进美国FDA认证。协同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海外渠道积累,公司产品有望在教育成熟的欧美市场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4、产品矩阵趋向多元,POCT业务蓬勃发展

公司围绕血糖监测不断迭代创新,实现了从单一血糖指标向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70多项指标检测系统的转变。公司不断向基层医疗机构拓展iPOCT业务,帮助基层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和服务能力,以差异化竞争获得基层医疗检验领域较大市场份额,目前已为超8,000家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相关产品和服务。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推进不及预期;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纺织服装】特步国际(01368.HK):拟剥离KP改善盈利,聚焦跑步市场发展三大品牌——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0513

1、拟剥离KP改善盈利,聚焦跑步市场发展三大品牌,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拟战略性向控股股东丁水波家族以1.51亿美元出售KP(持有盖世威及帕拉丁品牌),收益将全部派发为特别现金股息(约为0.447港元/股),并保留未来受益可能性。预计本次剥离8月底完成,完成后:(1)预计2024/2025年减轻对公司盈利端拖累0.6/1.8亿元;(2)聚焦跑步市场,发展特步、索康尼、迈乐三大品牌,预计将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索康尼及迈乐品牌。KP剥离后预计增厚报表利润,同时三大品牌聚焦跑步市场将进一步放大协同效应,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2.3/15.4/17.6亿元(原为11.5/13.4/15.5亿元),对应EPS为0.5/0.6/0.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0.9/8.8/7.6倍,维持“买入”评级。

2、K&P品牌发展不及预期导致持续亏损,剥离后预计增厚报表利润

公司2019年8月以2.6亿美元收购盖世威和帕拉丁品牌,由于疫情以来消费者需求复苏缓慢,K&P品牌发展不及预期,2019年起持续录得亏损累计超1亿美元,2022年/2023年分别录得净亏损2303/3176.2万美元(预计为1.89/1.84亿元),2024Q1已录得亏损900万美元,预计2024年亏损同比持平。剥离后,预计K&P现有团队更加聚焦海外市场。

3、财务结构重组,公司及高瓴分别保留KP30%/20%受益权

(1)KP提早赎回2021年向高瓴发行的65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同时由公司向高瓴发行价值5亿港元、为期六年的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3.5%,换股价为每股5.5港元(若转股则相当于公司现已发行股本约3.44%)。此外,高瓴有权在未来五年内将该债券转化为KP20%的股权。(2)为抵消公司对KP的应收款,KP将向公司发行价值1.54亿美元、为期八年的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3.5%,其中1.54亿美元相当于KP2019年被收购以来的累计亏损及截至于2024年3月的资本开支及营运资金,同时公司有权在未来八年内将该债券转化为KP30%的股权。

4、组织架构清晰,三大品牌聚焦跑步市场,协同效应更加明确

特步主品牌面向大众市场、索康尼满足高端及成熟顾客群,迈乐专注越野跑及户外活动,品牌间协同效应。KP剥离后,将更多资源投入索康尼及迈乐品牌,拓宽产品线、提升门店面积及加大营销投入,预计2024年索康尼及迈乐均有盈利。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品接受度不及预期。

研报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研报首次发布时间: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