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β系列一】玩指数还不知道什么是Smart-β?太OUT了!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23

    上次鸡叔答应给大家写一篇Smart-β指数的文章,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来得及写,今天终于挤出时间把欠的债补上了。

    Smart-β指数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美国等发达市场从很多年前就火起来了。截至今年6月底,美国市场上的Smart-β ETF的总规模已经达到7279亿美元,数量达到了622只。美国Smart-β指数的发展如此迅猛,甚至有逐步替代传统宽基指数的趋势。因此各家基金巨头对此类产品都不敢小觑。

    那么到底什么是Smart-β指数呢?

    按照国内权威机构中证指数公司的定义:Smart-β策略是以非市值加权为代表,通过透明的、基于规则或量化的方法,投资特定领域或目标,以捕捉风险溢价,获取卓越的风险调整收益,实现组合分散化的目标。

    你看完这段话之后是不是一脸懵逼。

    其实鸡叔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感受和你一样。本来挺简单的一件事,用专业术语表达出来就复杂了。

    简而言之,Smart-β指数仍然是一类指数,它是用一系列投资策略,有针对性地对某种或某几种市场因子进行暴露,这类指数主动形成相对传统的市值加权指数的偏差,从而在风险调整收益方面超越传统的市值加权指数。

    在编制Smart-β指数时用到的因子有:基本面、价值、低波动、红利、质量、成长等等。

    在编制Smart-β指数时用到的加权方式有:等权重、最小方差、等风险等等。

    说了这么多专业术语,给大家举个小例子,到底国内有哪些Smart-β指数基金呢?

    基本面策略的Smart-β指数基金有下面这些:

    红利因子的Smart-β指数基金有如下这些:

   市场上还有一些低波动因子和等权重的指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鸡叔预测,国内市场可能要迎来Smart-β投资的春天了。

    上周平安资管解散了主动股票部门,专心做智能投资和量化投资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平安很可能发现基金经理主动选股产生的α太少,而大部分α都可以用因子或风格暴露来解释,所以买主动不如买指数,下定决心走指数量化投资的路了。

    后面几篇,鸡叔将详细讲讲这Smart-β究竟为什么Smart。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中国平安(SH601318)$ 

更多内容,关注基金趣味说,鸡叔在这里等你。

全部讨论

2018-09-20 16:50

咱们120就是典型的Smart β指数,超额收益一直很客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