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杂谈8:就业难的另类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目前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就业难,它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涉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都很关注,但短时间很难有好的速成的办法,因为大的国际格局不是普通人,甚至也不是中国政府可以控制或者改变的,只有认识并逐步地适应它。

我们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中国经济的很多方面,应该说低端行业的流失已经是某种很难改变的趋势,高端行业短时间很难超过美国,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主要的支撑力量在中端产业,所以有了一带一路,但它是有风险的,主要是债务风险,且主要带来的是中高端的就业,低端就业要留给建设所在地国家,这是现实,必须面对。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减少工作岗位,以后是否出现马克思所描述的,人们不用劳动,物资就极大丰富(因为机器在24小时为人类工作)?这不就是理想中的美好社会吗?

既然外部环境很难改变,只能让自己的认识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有以下一些另类思考:

1. 降低劳动参与率

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世界最高,据统计,达到了惊人的 76%,也就是说,只有 24% 的人没有参与工作,而这24%的人里面,还包括了老人,孩子和学生,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最辛苦的国民。

如果中国减少劳动参与率,把就业人口降低,是否可以缓解一部分就业难?(参考日本,女士退出就业市场,回归家庭,当然要取决于本人的意愿,女士照顾家庭在许多阿拉伯国家也很普遍)。

2. 那些污染环境,只赚一点可怜的加工费的产业有必要保留吗?

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去满足全世界的需求呢?能否延长休息,休闲时间?像欧洲那样?把低端的产业逐步转移到与中国关系良好的发展中国家,将国民的精力主要用于创新上?

3. 提高国民福利

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确保有吃,穿,住,基本医疗,免费劳动技能培训等,即使短时间失去工作也不会带来焦虑,人们可以休闲,思考,发展自己的爱好,从事自己喜欢的创新工作,虽然劳动参与率下降了但是总体上社会的创新能力增强了。 这方面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否覆盖了所有的国民有待核实。

4. 人口的减少

人口减少已经是大的趋势,没必要焦虑,自然也会降低就业的人口。

当然这些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

(1)从中高端产业中来,在这些行业中一个高收入的就业就可以养活一个家庭。

同时中高端产业的高收入可以带动整个国民收入水平的上升(80年代美国超市一个切肉的工人收入超过中国的大学教授)。

(2)从提升国有资本的收益率上来,目前国有资本的收益率不高,应当将收益率低的国有企业的国有资本收回,资金投入到收益率高的企业(不论其是否民营,国有)。

此外,中国有大量的国有的事业单位,他们占有国有资产的资产收益率更低,将这些国有资本收回投入收益高的企业则可以将国有资本的收益率提高至少50%,这是很大的数字!

(3)贪腐人员的追索

政府正在这样做

(4)完善税收制度,杜绝跑冒滴漏

比如那些在国内获取了很大利益,转移资产到国外,应当收取离境税(国际通行),税务核查并有追索权。

关键是教育及科技

必须对教育及科技体系进行毫不留情,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其在象牙塔内无病呻吟,孤芳自赏的状态。大幅度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并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体系,这关系到中国将来几十年的发展。 相信将来的社会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大家能心态平和,工作与生活平衡发展,而不是一种普遍焦虑或暴发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