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比特币,以太坊、代币和ICO是怎样圈钱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引子:本文作者Preethi Kasireddy是一名软件/系统工程师,她曾在比特币交易平台Coinbase工作。在这篇文章中,她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比特币、区块链、代币等概念,并分析了当下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前景。

去中心化应用即将崛起?可能吧

来讲讲以太坊。

以太坊是2015年启动的一款使用自己的区块链技术从头创建的加密货币。它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构建一个比比特币区块链更普适的协议,且其明确表明它将不局限于创建和记录区块链网络原生代币。

正如以太坊白皮书所写:

“以太坊的目标在于创造出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替代协议,提供一套不同的、对很大范围去中心化应用程序都非常有用的权衡取舍方法。它特别强调快速发展的时间、小型且使用率极低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以及不同应用程序有效互动交流的能力。以太坊本质上是通过构建终极抽象基础层:有着内置图灵完备编译语言的区块链,允许任何人编写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让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规则、交易形式及状态转换函数。”

以太坊

总得来说,以太坊只是一个基于交易的状态机器:我们有一个初始状态并通过逐渐执行交易转变为最终状态。最终状态即被我们接受的以太坊交易世界的现状。

以太坊交易

比特币是比特币区块链的原生代币,以太币就是以太坊区块链的原生代币。

正如比特币,以太区块链包含了交易事件的日志。用户通过“日志”给另一名用户发送以太币,矿工则通过验证和保障这些交易在网络上的安全进行得到金钱鼓励。

但以太坊区块链更强一些——它能够过滤来自更大范围的任何计算机程序的事件信息。

我们来看一下以太坊背后的一些核心概念就能够明白它为什么可以这么做了。

以太坊的基础

首先是账户。以太坊存在两类账户:外部账户和合约账户。两类账户都有以太币余额。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合约账户有和其关联的代码而外部账户没有。因此合约账户在其关联代码执行之时,具有执行任何类型计算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交易是什么,交易即区块链中储存了从一个外部账户发送到另一个账户的加密数据包。当这笔交易发送给合约账户时,它的关联代码将由“以太坊虚拟机(EVM)”在每个节点上执行(下文有更多相关内容)。

无论怎么说,这些都是消息。消息允许合约账户和另一个合约账户产生联系。当一个合约账户发送消息给另一个合约账户时,合约账户关联的代码就会被激活。从本质上来说,一条消息就像是一场交易,唯一的不同在于它是由合约账户生成的而非外部账户。

让我来快速简要地解释一下“以太虚拟机(EVM)”的概念。还记得比特币区块链的协议是如何决定网络交易的验证过程吗?在以太坊的例子中,以太坊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是EVM验证过程中的一部分。

Source: Coinspace.io

我们先来看看由外部账户产生的交易。这些交易在区块中堆积,随后以太坊网络的节点会走遍区块中堆积的交易,并在EVM中运行交易关联代码。要明白,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会运行关联代码并储存结果。正如你所想的那样,这样计算成本会很高。为了弥补这个费用并激励节点(或矿工)运行计算过程,矿工会索要运行交易的具体费用。这个费用称为“瓦斯(gas)”。这和比特币中的费用类似,和比特币交易相关的费用最终都会转移到挖出交易区块的矿工身上。

注:这是关于以太坊区块链运作的很宏观的描述,也省去了很多详细描述。

最后,我们拥有了编写可执行的分布式应用及合约的以太坊编译语言。以太坊的编译语言不像比特币那样看起来像机器语言(类似JavaScript的Solidity、类似Python的Serpent)。它有强大的能力及语言功能足以使开发者习惯用它开发,且用起来就像JavaScript和Python。此外,它能做到任何高级编译语言能做的事情,因此它是“图灵完备”的。

上述的关键在于以太坊进入了加密的世界,并为我们提供了在区块链上运行任何类型代码基本框架的简单方法。因为以太坊语言是图灵完备、有状态并对开发者友好的,开发区块链的好处就不仅仅限于实施一套特定的规则集(如数字货币是如何转移的)和允许一个安全开放、高度可行、自治、有效、可信和可靠的机制在区块链生层建立任何规则集了,这将使得开发者可以开发任何你能想到的应用。

在以太坊上建立的一个极其简单的应用例子是“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分布式合约,它以代码形式呈现,大意就是“如果事情这样发生了你要怎么做” 。他们可以接受并储存以太币及数据,并将以太币发送给其它账号甚至是其它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就像是普通合约一样(像是租赁合同或者劳务合同),它们是用于和人或者实体之间的协议。但和普通合约不同的是它们就像是自治的中介,完全依赖于区块链而无需人的参与,这使它们自动化、开放、安全并无需信任机制。

应用的另一个例子是去中心化组织。去中心化组织是基于智能合约编译的有规则的分区组织。不同于由人类经营管理的传统分级结构组织,去中心化组织将它所有的规则都编译进了智能合约,全交由区块链进行管理。

尽管以太坊让我们能够更容易在区块链中创建应用,但是事实上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依旧生活在不使用去中心化应用的世界里,甚至包括我们这些了解加密理论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回到前面的假设看看为什么我们会卡在“杀手级应用在哪里”的问题上,并看看以太坊是如何一个个解决它们的。

问题一:缺乏开发者友好度

正如我们上述所说,以太坊通过设计令人惊叹的编译语言和强大的开发者工具解决了这个问题。

问题二:强化网络效应很难

不管用不用以太坊,建立和扩大网络效应都是巨大阻碍。正如前文所说,想要替代已经建立的强大网络效应真的很难。如果有人创建了去中心化的Airbnb,他们需要说服平台两端的用户和房主使用。

问题三:并没有优化10倍

我们已经知道了大多数用户并不乐意使用去中心化平台,除非它在某些层面比现有的解决方案好10倍。

不能因为以太坊中更易创建去中心化程序就认为它能提供10倍更好的体验。我们现在可能会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回到原点吗?还是应该原地不动?

事情并非如此绝对。

尽管以太坊没有直接解决网络效应问题,或是各种“10倍”期望,但它却让创造一套前所未有的全新应用成为可能。创造10倍优化的最清晰道路就是发明一些全新的东西。我相信以太坊通过简化智能合约的创建让发明全新事物成为了可能。

协议、代币和应用程序的崛起

为什么创建智能合约很重要?

协议

能简单地在以太坊中创建智能合约的绝妙之处在于它使任何人都能在以太坊上层创建一个新的协议。记住协议仅仅是指网络中传输信息时的一系列规则,它们储存在网络中的节点。智能合约让我们能够做到在两方或多方之间建立一套自动化的可靠规则。

在文章前面部分我们已经提及区块链协议有和其关联的原生代币,它是一种无需第三方同意即可在网络上两名用户间转移的数字资产。比特币区块链的原生代币是比特币,以太坊区块链的原生代币是以太币。

但并不能因为以太坊和比特币区块链协议用相关联的原生代币来驱动网络,就可以认为在以太坊用智能合约创建协议必须要有关联的代币。记住协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明确节点间的通信规则。

因此本质上来说,有两种类型的协议:

1. 其中一种有关联的原生代币,这样有助于建立经济鼓励以驱动网络。

2. 另一种是没有作为经济驱动力的原生代币,仅仅是作为节点之间的通信协议(注:这类协议还是可以有关联的原生代币的——如在网络上代表会员和公开市场的股份等。区别在于这些不是用于激励)

想不到更好的名字,我只好把第一种叫作“加密-代币-协议”,第二种叫作“加密-协议”。

代币

现在来讲讲代币。

正如以太坊能够在它的区块链上层创建新协议,代币也能在区块链上层用智能合约创造新代币。 我们称这类代币为“非原生代币”。

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将代币系统视为只有一步操作的数据库:从A减去X单位,将X单位赋予给B,条件是:

1. A在交易前至少有X单位;

2. 交易经由A的同意。

以太坊使实施这样的代币系统变得格外简单。更进一步,ERC20代币接口提供了开发代币的标准方法,使其能和以太坊系统相融,像是开发者工具、钱包和交易所一类的方法。

此外,非原生代币可以是:

1. 创建在以太坊上的独立代币(如上图所示)

2. 与以太坊中新建的底层加密代币协议关联的代币

3. 与以太坊中新建的底层加密协议关联的代币

协议?代币?协议+代币?为什么它们很重要?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代币销售(如“ICO”)

启动一个新的加密货币区块链不简单——它需要大量的自力更生来收集支撑其开启及运行的资源。但在以太坊中,它的原生代币则被用于加速区块链的发展——为了能启动开发者、矿工、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大型网络,以太坊启动了代币的公开预售。然后用募集的资金来发展区块链。

以太坊不是第一吃螃蟹的人。2013年当Ripple开始开发它的支付系统时,它创造了一千亿的XRP代币,并将这些代币销售所得用于资助Ripple平台的发展。

通过销售代币来募集资金的思想有时也被称作“首次公开售币”或者是ICO。但这些代币的结构差距很大(如前文所见),而“ICO”这个词让这一过程听起来更加官方也更像是投资证券,因此我们还是继续用“代币销售”这个词吧。

代币销售是指有人以一定价格给投资者提供一定单位的新加密货币(如代币),这些加密货币随后可以换成其它加密货币(如代币)。投资者买入这些代币是因为每单位代币在加密货币交易所(如Bitfinex、GDAX和Liqui)都是可替代可转移的,如果市场对这些货币有需求的话。

过去代币销售只限于构建一款新的加密货币(如以太坊和Ripple),现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使得创业公司可以使用代币销售来为各类协议和基于区块链的应用融资。

在继续介绍之前,我们要分清楚应用和协议的区别。

应用VS协议

一个应用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协议。如Augur这个去中心化市场预测应用就是建立在两个协议之上的。

去中心化Oracle协议

交易协议

去中心化Oracle协议是“加密-代币-协议”,它基于Augur声誉代币(REP)的现实生活事件,拥有驱动网络形成共识的经济激励。

但这些协议都无需和一个特定应用绑定在一起。理论上,任何应用都可以创建在底层协议之上。

代币销售对协议的影响vs对应用的影响

文章的前面我已经提及代币销售是如何驱动一个新协议的发展或者一个新应用的发展的。

因此本质上来说,一个团队可以利用代币销售为以下项目募资:

区块链(如Ripple);

建立在区块链上层的加密代币协议;

建立在区块链上层的加密协议;

建立在加密协议上层的应用;

建立在加密代币协议上层的应用;

建立在加密协议及加密代币协议上层的应用;

应用。

大约就是这些了。

最有趣的一件事是,如果一个应用打算进行代币销售,它的应用根本不需要建立在协议之下。我可以创建一个非营利组织然后使用代币作为支撑项目运行的机制。在这个层面上来说,代币销售成为了传统中心化应用募资的新方法。这就是常见的众筹。

那么投资者买了这些代币会发生什么呢?

这要看情况。当代币和加密货币协议有关联的时候,它们看起来更像是以太币和比特币这样的原生代币,目的在于驱动协议网络的发展。但当代币和加密货币协议没关系时,代币仅仅代表了一些更大致的东西。事实上,这些代币能灵活代表很多不同事物。

比如假设我们现在想要建造一个去中心化存储服务。我可以用智能合约来创建一个存储协议,作为存储空间提供者和客户之间的条约,它定义了可以以何种价格存储哪些数据。

接下来我会为这个协议创造一种代币并进行代币销售。如果这个协议得以广泛使用,那么该协议就变得有价值,反之便会增加代币的价值。此外,作为服务器的开发者,我会选择用代币来代表应用中服务的支付权。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创建代币的机制是很灵活的,而且它们可以代表很多不同的事物:

去中心化应用内部支付信用或会员凭证;

分摊利润、损失、资产或责任的权利;

协议(或项目)中的所有权或股东权益;

公司的投票权;

没什么实际功能的存在——仅仅是能在加密货币交易所自由交易的数字资产;

等等……

有很多项目通过代币销售成功募集了资金,包括去中心化的市场预测平台Augur、小蚁众筹antshare、数字管理平台Melonport、基于以太坊的市场预测项目Gnosis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建议你去看下他们各自的白皮书。

协议、代币、代币销售?

以太坊不仅能够很容易地创建运转去中心化应用的协议,还能帮助网络发展。以太坊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1. 资金

这点很显然。如我们所见,代币销售能够让开发者通过发布可交易的代币轻易募集到创建协议或应用的资金。团队可以选择把这些资金投入到销售、市场等方面,或者用于驱动网络。

2. 用户

这是这个问题中更有趣的一部分。协议和去中心化应用可以通过代币销售获取早期的资金贡献者和产品使用者,这样一来就能解决网络效应的问题。早期产品使用者相信协议或应用能激励大家购买代币,因为代币在将来会变得具有价值。

本质上来说,代币能够推动早期用户网络的发展,因为早期用户的激励和发展团队能完美融合。

假设现在你想要创建一个文件共享协议。你可以通过启动代币销售来收获一些对买入代币感兴趣的早期用户、投资者和企业家。他们可能仅仅只是在投机或者也有可能真正相信产品的未来。这个时候,早期用户成为了协议自身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了经济投资。然后这些早期用户要么成为了建立于协议之上产品的用户,要么自己在协议上创建了产品及服务。为了增加他们代币的价值,他们有动力去推动协议的成功发展。随着协议被广泛接受,它增加了代币的价值,这样一来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应用构建者和用户的注意,这样一来会带来更多的应用的诞生,以此循环往复。

以太坊所做的就是创建了一个极其灵活的系统,在协议水平上和应用水平上进行创新。我们在接下来几年会看到很多试验和创新协议。很多都会像创业公司那样失败。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核心的协议及相关网络会转变为主流。

最后,一旦一项协议开始成型和标准化,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整套去中心化应用开始慢慢在上层建立起来。

最好的结局还未出现

代币销售为建立在区块链上层协议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然后进一步驱使了开发者在协议上层创建应用。

当然这并非完美结局。

第一,仅仅获得一批早期用户是不够的。你需要努力维持网络效应的增长,就像传统公司那样去做。这意味着要经过数年的努力才能创建一个有用的应用并推动使用率。

第二,我注意到我们今日所见的大多数代币销售都被用于驱动具体应用而非开放去中心化协议的网络效应的。由于代币是很灵活的,dApp开发者正创建和dApp匹配的代币,而非创建一个能在程序间共享的标准底层协议。这样会让协议变得很破碎。

第三,代币价值的最初发展速度大多被投机心理驱动着(因为平台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变得有价值)。因此,它很有可能具有高波动性。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如何缓和这种情况,也不清楚我们能否找到让代币价格维持稳定的机制。总的来说,有关代币价值长期生命力的开放性问题有很多。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代币价值能和协议或者应用绑定在一起,类似于上市公司股票是如何和发行公司绑定在一起的,或者是和能够代表服务的数字使用权绑定在一起。但如今,人们对这些代币价值的态度大多处于投机状态。

第四,代币销售市场目前充满了泡沫。因为证券监管加大了代币作为股权(记住代币可以代表任何事物,包括协议内或应用内的股权)进行销售(因为这些是未注册的证券)的难度,开发者就不这么做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将它们设计成了众筹。有些非常不错的项目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募集了很多资金,而有些长尾项目仅仅利用ICO市场的高需求募集上了千万美元的资金却没有真正做出什么来——有一些甚至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卷着募集来的资金跑了。我们希望众筹可以为聚集在一起创建公共利益的人们带来好处,而不是喂肥了诈骗集团。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呢?

除了上述的问题,代币销售成为募资切实可行的形式之前还有很多待解答的问题需要我们弄清楚:

代币销售的正确设计和结构是怎么样的?

什么情况下允许把代币结构设计成投资证券那样?这样的代币销售应该受到怎样的监管?个体投资者应该使用怎样的标准来衡量代币销售的价值(团队、商业模式等)?

投资者如何确保销售过程是安全合法的?

有必要建立给代币持有者分配一部分公司流动性价值的机制吗?可以分红吗?代币持有者能通过投票权对协议或应用实施控制吗?

募资之后资金是如何使用的?

投资人可以使用何种计量方法来衡量正在创建协议或应用的团队是否会执行长期计划?

能否通过建立代币的智能合约直接使用以太币,而非每个协议都创建一个新代币,这样是否更高效?

投资者盈亏的税收问题如何解决?

如果销售代币是初创公司募集资金的新方法,那会对传统风险投资者造成什么影响?

等等很多问题……

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已经尽力讲述了代币销售的内容,并大体上解答了大众对于区块链的一些疑惑。

讨论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的发展就和妄想拍下奔跑的猎豹那样困难。它们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根本无法记录。尽管如此,我依旧相信告诉大众关于加密货币的知识是很重要的。

原文链接:网页链接

想获得金融女王收集的《行业干货大礼包》吗?请在金融女王微信后台(ID:FintechQ)回复关键词“大礼包”获得下载链接。

我们猜你还喜欢看:

《比特币未死,区块链当道》

《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新进展这有你要知道的一切》

《福布斯发布2016金融科技50强:哪些模式将在未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或者给我们投稿:

-在“金融女王”微信订阅号(ID:FintechQ)里留言;

-发邮件到fintechqueen@163.com;

-搜索微信号“DingDing_TheQueen”添加金融女王个人微信(加微信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添加原因”

全部讨论

2017-07-26 14:20

易租站(ECrent,网页链接):ECrent是面向全球的互联网共享平台,覆盖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于2013年在香港创建,每日约30万用户正通过网站寻找或出租物品。ECrent以“共享经济”为基础,倡导“以租代买”、“先租后买”的新型消费理念,减少浪费、保护地球,是实现全领域、跨国际的O2O平台。 中国风能技术国际公司(CLNT,网页链接): 中国风能技术(CLNT)Cleantech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清洁技术方案国际为一家生产高精度金属部件,组件等产品的公司。中国风能技术为一系列的客户提供加工制品和机械服务。中国风能技术的许多客户制造清洁技术设备,比如风电机,如染整器械,生产程序中按要求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