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5周:极端下跌后怎么办?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1)市场在上周舒缓了几天后,本周再度大跌,让本就脆弱的市场信心更是跌入谷底。指数方面,中证500、1000和国证2000等小市值指数都临近其历史以来最大周度跌幅,国证2000指数也在本周跌破其22年4月的低点,至今日,全部宽基指数都已跌破其在2022年的低点,通过统计A股历史特征和估值可以判断小市值风险未释放完毕,如上周周报所归纳,但却无法归纳出会以如此剧烈的方式来释放,各指数具体表现可见下图:

(2)行业方面,本周除黄金外,全部行业均下跌,相对强势的行业有煤炭、消费、银行、电力等,行情越差,投资者对基本面的要求越高,企业的估值水平、盈利能力和分红能力便变成为选股的最大权重因子。个股方面,上涨的仅有141只,占比0.019%。

(3)在绝大部分投资者已被深度套牢的现实下,再去搜集寻找市场大幅下跌的理由已然于事无补,此时,投资者更多的或是思考怎么应对当下,以便在未来尽可能的挽回损失。这里谈到“未来”,是因为仍然相信,“相信”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和辩论,只要你还具备仓位,无所谓深套或盈利,只要你正欲欲跃试的“抄底”,那都是心存希望、对未来仍持“相信”之人,相信“这次还一样”。而那些真正不相信的人,其持仓早已清空而无所谓深套,或其“肉身”早已在海外,这些人只求切割,真正的不再相信,也算是知行合一,值得钦佩。我们这些或持基、或持股、或从业之人,无所谓深套与否,仓位和行为已表达内心真正的立场,此时抱怨亦无任何益处,只能冷静下来,从数据和逻辑出发,来持续支撑心底的信念。

(4)首先,从下跌的极端程度来观察市场波动是否超出历史范畴?把每个指数按照周度涨跌排序来看看本周的下跌幅度在历史上排到什么位置。

上证指数,历史上有875周是上涨的,下跌的有805周,本周下跌6.19%,在其下跌周中,按跌幅排名第81,处于周跌幅10.06%的位置。周跌幅超过10%的有25次,其中18次发生在2000年前,18次中有14次是发生在A股执行T+0时期(1992.5-1994年底),其他的4次发生在2015年股灾期间,3次发生在2008年的单边大熊市期间。

从上面每个指数的周度涨跌幅统计中可观察到几个事实。1)本次下跌情况仍在统计范畴内,大指数,例如上证、上证50沪深300并未达到历史极端下跌处,但同时市值越小,则本周下跌越极端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和微盘股指分别达到其周度下跌幅度的前5.15%、2.59%、0.90%和0.40%处。例如,国证2000本周下跌14.52%,比本次跌的更多的只有2次,分别在2015年的股灾和2016年的熔断,再例如微盘股指数,本次下跌21.69%,比本次下跌更多的只有1次,发生在2015年的股灾期间。2)每个指数的涨跌是符合正态分布的,换句话说就是每个指数的上涨周数略等于下跌周数,极端上涨的行情和极端下跌的行情类似,体现在幅度和次数两方面。极端涨跌出现时,绝大部分时候对应着大顶部或大底部

如上图几个指数所示,极端跌幅完全对应了历史顶部和底部,年份出现较多的是2007、2008、2009、2015、2016、2018,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归纳出,估值接近历史底部时发生此类极端下跌,往往离底部就较为接近了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看,本次下跌并未超出A股历史下跌极值范围,仍然在A股特征特色中。这一点非常重要,至少从历史涨跌幅的角度说明还是在历史规律之内,是支撑相信“这次还一样”心理的有力数据

(5)其次,在找出支撑“这次还一样”的上述数据后,还要观察到市场在2015年后确实变得和之前不一样,这个不一样体现在市场不再是同涨同跌,不再是“瞎买一个即使被套后忍耐十年又是条好汉”的情形,市场对选股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了。我们来看两组数据,如下图:

2015年6月份之前市场一共有2614家公司,这些公司自2015年6月(牛市高位)至2021年9月(牛市高位),上涨的仅有571家,占比21.84%,下跌的多达2043家,占比78.16%,也就意味着,老股民如果是2015年那波牛市高点入场(绝大部分散户正常情况下都是高位入场或越涨仓位越重的金字塔式加仓),直到2021年这波牛市高点,依然有约8成的人是被套的,且平均被套幅度达到52.48%,中位数跌幅达到56%。换句话说,2015年高点入场的人即使被动式“长期投资”达6年后,仍然8成的人亏损超过50%。

但,2015年之前的市场却不是这样的,2009年之前上市公司一共1482家,这些公司自2009年7月高点至2015年6月高点,上涨的有1447家,比例高达97.64%,平均涨幅298.34%,中位数涨幅213.07%。同时,下跌的仅有35家,比例仅2.35%,下跌幅度平均也只有20%出头,也就意味着在2009年高点随便瞎买1个,即使被套到2013年,只要不是那最倒霉的那35家,忍耐着到2015年,不仅能全部解套,还能有大幅盈利。这也是老股民从不害怕被套的底层原因。但是,市场已然在默默的发生变化,且还在变化中,以后的情况就是选不好股,便和指数底部无关,和牛市无关

(5)市场为何会发生这种从“无脑买也大赚”到“买赚要费脑”的变化?市场扩容是一方面(从2015年的2600余只到现今的5327只),更本质的原因则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至中低速增长,意味着小公司要变成大公司的难度变大了,速度变慢了,反映到个人层面就是阶级跨越和变富的难度也变大了。反映到资本市场则是,各个指数均往下突破历史估值极值,特别是以中证500为代表的中小市值指数,估值自2015年以来就在不断往下收缩,小市值公司的高溢价情况正在逐渐消失。

(6)综上,1)通过统计历史各指数极端涨跌情况,仍然相信这次还一样,资本市场新一轮周期或又将开启,上证50沪深300指数往下空间已非常有限;2)即便不久后市场指数见底,但很多无基本面支撑的个股会和未来行情无关,未来将会出现大面积仙股,市场对投资者的选股能力要求在不断的提高;3)投资者(绝大部分被套中)现在需要做的动作是换仓(换股、换基),但又对投资者的选股、选基能力提出高要求,所以,各类行业、指数etf是较好的投资工具,除此之外,就是研究和思考哪些公司和管理人能在未来持续创造超额收益,但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低估自己的愚蠢,不容易。

$中国神华(SH601088)$ $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泡沫艺术家@编程浪子 @陈嘉禾

全部讨论

04-15 18:16

市场确实变化了不少,,,“2015年6月份之前市场一共有2614家公司,这些公司自2015年6月(牛市高位)至2021年9月(牛市高位),上涨的仅有571家,占比21.84%,下跌的多达2043家,占比78.16%,也就意味着,老股民如果是2015年那波牛市高点入场(绝大部分散户正常情况下都是高位入场或越涨仓位越重的金字塔式加仓),直到2021年这波牛市高点,依然有约8成的人是被套的,且平均被套幅度达到52.48%,中位数跌幅达到56%。换句话说,2015年高点入场的人即使被动式“长期投资”达6年后,仍然8成的人亏损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