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vsFOF,真有优势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五家基金公司顺利获得公募基金投顾试点,炒得沸沸扬扬。跟一位业内做财富管理的朋友交流,他表示,投顾才是未来,FOF没有前途。

事实真如他所说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论一论。

谬论1:FOF有双重收费,而投顾没有

所谓的FOF双重收费,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存在。以美国为例,多数FOF是头部基金公司的内部FOF,即以投资内部优质主动管理基金和ETF为主的FOF,彻底免去了二次收费。反倒是投顾推荐的产品,还要多交一道投顾费。

即使是全市场FOF,整体的费率也会很低。银行等基金销售完全可以通过托管费、尾佣等形式获得收入,为客户提供无二次收费的FOF。招商银行提供的摩羯智投,其实就是一个无二次收费FOF产品。

谬论2:投顾更站在投资者一边,所以业绩会更好

投顾只从投资者那收钱,理论上会比基金销售人员更站在投资者一边。但FOF投资人员不是基金销售人员,目前也无数据证明,投顾指导下的投资会比更专业的FOF投资经理做的好。

一般而言,FOF投资经理所在的投研部门,和理财经理所在的销售部门是分离的,业绩考核指标也不一样。投资部考核的是业绩排名,销售部考核的是佣金、规模。投资经理于公于私,都不想为销售的业绩负责。

所以在业绩的追求上,FOF投资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不仅如此,FOF投资经理在专业程度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上,也比单兵作战的投顾更有优势。

谬论3:做资产配置没什么技术含量,重要的是做好服务,这点投顾比FOF有优势

这可能是想做投顾的人,给自己最大的安慰剂。做好资产配置其实是很系统、高度专业的工程。好的资产配置必然涉及“宏观研究+量化研究”。其中,量化功底是基础,基本的金融理论和资产配置模型得掌握,比如经典的CAPM、均值方差、风险平价,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和系统的学习,硕士学历成为应聘投资岗位的起步要求,其实非常合理。

宏观研究更是如此,毕竟金融理论和量化模型只是基础工具,很多细节的优化和调整离不开主动的宏观研究,宏观做的出名的人,基本都博士出身。尤其是做大类资产配置的FOF,更需要把握好宏观方向,理解透经济运行的周期规律,以便在资产价格波动中从容不迫,不把配置做成交易,真正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

总结

投顾是无法取代FOF的,只能从服务角度切进去做细分市场。毕竟FOF产品一般不是个性化定制,而投顾可以做到一对一的账户制服务,去做一些增加粘性的个性化服务。比如现在很多大V的互动沟通群,FOF投资经理很难做快速的咨询回复和非常基础的小白教育。这大概是投顾的唯一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