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监察执法八处:摸清煤矿地质家底,“一矿一档”源头治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山西省长治市兼并重组煤矿和乡镇民营煤矿多,复采矿井数量、多煤层开采煤矿数量较多。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延伸,矿井瓦斯、矿压、承压水、火灾等重大灾害耦合叠加,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今年以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监察执法八处严格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汛期水害防治专项监察,聚焦煤矿水害、顶板、冲击地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治理等重点,结合矿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督促煤矿企业常态化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煤矿因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不清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

截至目前,监察执法八处在辖区共查出采空区1648个、废弃井筒856个,瓦斯富集区53个、断层褶曲4017个、陷落柱2374个、受水害威胁工作面54个。一大批煤矿采空区、地质构造等隐蔽致灾因素探明并得到治理,把好了安全生产“第一道关口”。

开展源头治理,强化预防

“3101综采工作面受东北部关闭的东畛煤矿老空区威胁,未编制专项探放水设计。未实施超前探放水,消除老空区积水威胁,就进行工作面试采……”

这是监察执法八处在对山西襄垣金星煤业有限公司开展隐蔽致灾因素专项监察后,监察员对该公司的通报内容。

通报显示,该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排查不清,冒险实施回采作业,存在重大隐患,极易导致事故。

对此,监察执法八处依法责令该公司停产整顿,要求该公司立即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查明矿井前方老空水情况,并督促其彻底疏放采空区积水3800立方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据介绍,监察执法八处在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专项监察过程中,督促煤矿企业突出水害防治,加大对煤矿老窑、采空区等积水区的普查力度;突出瓦斯防治,组织煤矿聘请专业机构开展煤层瓦斯压力、含量等基本参数测定;突出冲击地压,重点查清应力集中区域结构突变、地质构造、开采扰动和情况不明煤柱等因素;突出顶板管理,把民营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为顶板灾害普查工作重点,聘请煤炭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等。

通过开展专项监察,监察执法八处辖区101处煤矿全面开展自查自改,形成问题隐患、风险管控“两个清单”,编制自查自改报告,建立和完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一矿一档”台账、汛期水害防治台账。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监管监察部门对重大隐患整改治理进行挂牌跟踪督办,从源头上实现对隐患的防控治理。

进入汛期后,监察执法八处进一步完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档案,动态研判井田内及周边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和瓦斯、冲击地压、不良地质体等因素,跟踪督促煤矿落实有效防范措施,要求有地表河流经过的煤矿建立地面水位监测站,引进无人机河道巡查等先进技术,严防汛期水害风险。

突出结果运用,精准问诊

监察执法八处加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成果应用,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查清各类隐蔽致灾因素,统筹推进各类灾害治理。

“在断层及陷落柱等导水构造附近,大气降水有可能成为矿井充水的来源之一。”

“通过对井田东部边界进行地面电法勘探,圈定了富水异常区。”

…………

监察执法八处组织专家团队在山西长治王庄煤业公司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时,对该矿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方位“体检”。

为指导该矿做好防治水工作,监察执法八处精准把脉问诊,逐条开出安全良方,要求该公司对周围煤矿进行走访调查,开展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地面电法勘探、井下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同时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在掘进工作面超前打眼探水。

该公司迅速行动,形成“一查、一震、两电、一钻”综合防治水模式,防治水工作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既要严格监督,也要热情服务”,是监察执法八处到煤矿执法检查的方式之一。

近期,监察执法八处督促潞安化工集团采取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化探等手段,对所属煤矿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共查出封闭不良钻孔60个、废弃井筒395个、易发生地质灾害点位3个。

与此同时,监察执法八处指导督促潞安化工集团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实行分类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度;做实探放水工程“五点一环”闭合程序,即从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总结到效果评价形成一个闭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