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廉价,常常是因为没有勇气选择最好的东西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今年深圳房价涨的最凶时,一朋友说打算回老家小城找个工作买个房,安定下来。我对他说:“人一生廉价,常常是因为没有勇气去选择最好的东西,现在的深圳是中国最自由的市场,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最后一个黄金时代,在这里你有的是机会实现梦想,但在老家除了安稳的生活,你还能得到什么?”

我喜欢城市,尤其是超级大都市,无论是高耸的大厦,华美的商场,时尚的女郎,还是狭小的住房,拥挤的地铁,高昂的房价,乃至冷漠的路人,这些都是发达城市独有的姿态——自由的姿态,我由衷的热爱。

自从人类社会迎来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就进入了精细化分工的通道,协作要求越高,人群就越集中,城市因为更成熟的协作体系和商业环境,吸纳了更多的人群聚集而来,中等城市会有机会成为大城市,大城市则会成为超级大都市,而小城镇注定要沦为中大城市的人力资源池,发展会很缓慢,乃至停滞、倒退。这是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常态,中国也一样。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户籍限制可以取消,让人口实现自主流动,人们的选择更自由,热点城市的发展速度将加快,能吸纳更多人,让更多人享受大都市优越的基础设施,提升更多人的幸福感。人类的历史就是从荒野走向乡村,又从乡村迁往城市的过程,不久的未来,人类还将舍弃肉体,从城市走向虚拟世界,灵魂不死,这是趋势。

很多老一辈人不相信城市化的趋势,很多年轻人也不相信,脑袋里时不时挤出地沟油、毒空气、高物价、高房价、没人情味等惊悚词汇,试图以此说服自己后撤回到“更熟悉、更和谐”的乡镇,以为在那里就可以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这一思维定式因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的鼓吹,已经根植在国人的基因里。我父亲就是这个思维定式的受害者。

父亲虽然从改革开放初期便南下经商,高峰时一年做上千万业绩,朋友圈不乏海南的建筑巨头,但他一直坚定认为:“最多再过10年,大部分移居去了城市的农村人一定会回到农村,城市会衰落!”,因此没有把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好的项目,从而错失了海南城市化浪潮的大好机会。在城市打拼多年,理解了父亲对城市生活的失落和愤怒后,我反而更坚定了留在城市的决心。不要说什么“姜还是老的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年轻人更有优势,所以很多企业的高层开始年轻化了,这是明智的选择。

在我心里,赞美城市化的最佳案例,不是马云、王石、潘石屹这些耀眼的名号,而是隔壁县城一凡人——潘超豪,他15岁就到佛山讨生活,住天桥底,以捡垃圾为生,打拼几年便成立了自己的物资回收公司。如今,他已成为广东有名的“废品大王”。我不相信现代人的起点会比潘超豪更低,更不相信现代社会缺少机遇,缺的只是潘超豪那样的勇气和毅力罢了。

请一定要警惕那些鼓动你“逃离北上深”的人。尤其那些媒体人、知识分子和爱心泛滥人士,看不得城市的高物价,看不得“脏乱差”的城中村,看不得人们入不敷出,动辄就鼓吹“逃离北上深”。仿佛家乡就是失落的伊甸园,就是理想乡,就是世外桃源,却没有看到,多数人回到家乡之后远远拿不到“北上深”一半的工资,生活水平只会越来越差。

现在,年轻人还有“逃离北上深”回到故乡这个选项,随着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会将这两个地方的人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层级(就像《欢乐颂》的邱莹莹和曲筱绡),他们的下一代如果想要跻身社会上层,很可能只有前往大城市这一条路。而下一代要想融入大城市,也许比父辈要艰难万倍,因为现在的大城市依然遍地有致富的机会,但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社会分层将完成,阶层的流动阶梯会收窄,“寒门出贵子”的机会扳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那才是真的绝望!

(本文为给路迪斯达公司微信公众号的投稿。)


全部讨论

2017-05-02 22:19

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