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摸索fhy: 这文章写得非常好,与我的“周期,事件与证伪”方法完全契合,大众估值 逻辑的改变才是投资的精要,证实没有收益,证伪才有收获。//@摸索fhy:回复@简不知:我们感受的真实的市场情况也是这样,感觉现在喝白酒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这次回老家和原来工作过的地方,原来比较熟悉的喜欢喝酒,酒量比较大的人走了好几个,年龄也就在60-70岁,有些还更年轻,国家的退休金还没有享受就过去了,很是可惜。喝酒伤身,一级致癌物是基本确定无疑的,想多活几年的到了一定年龄减少酒精的摄入量或戒酒是必须要做到的。好几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量也降下来了。同事同学老乡亲戚聚会时基本不劝酒,和白酒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年轻的后生喝饮料,啤酒的较多,年轻的女人基本不喝酒。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观点就是现在喝酒量确实少了,可喝好酒的量增加了,就是人们更注重养生,改喝好酒了,今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端白酒还是会量增价增的,这也是投资白酒的底层逻辑。可事实是这样吗?每个人的理解和认知不一样,谁对谁错,现在还不明朗,可能需要过个一两年就会明朗。真正的高端白酒喝到嘴里面的有多少?渠道库存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我到北京及周边商场,超市等去时每次都关注白酒的销售情况,现在白酒的价格确实上涨了不少,可购买的人非常少。到一些小区的烟酒店等去了解,销量也是下滑严重,专卖酒的门店生意都不太好,有许多老板还维持不下去要转让关门。到一些大型购物中心,餐馆去时也观察到喝白酒的很少。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与白酒这几年财报反馈出来的营收业绩对不上。理解不了,逻辑不通顺,那就不参与呗。
2024年1季度头部高端白酒的业绩一如既往的优秀,还是2位数以上的增长,但中端的白酒如酒鬼酒,舍得等新贵业绩增速已经开始下滑了,而且幅度也不小。这让我想起来过去几年银行业,股份制银行中民生,浦发首先营收,业绩开始下滑,而招商,平安还不错,市场上的主流声音就是这些银行有竞争力,能保持持续的增长,抵御行业的困难,可到了2023年及2024年1季度时营收,业绩也是开始下滑,也没有抵御住大环境的影响。当然银行业的大环境已经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现在是周期,业绩底部,股价估值也经历了几年的调整,已经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而白酒虽说股价调整不少了,可2021年的高估值是被基金报团操纵的特殊情况,真正的估值中枢是要大大下移的。业绩下滑和逻辑证伪还没有体现。
投资是不以我们某些人的想象而开展的,股价可以涨了再涨,也可以跌了再跌,最终投资业绩要靠标的的分红和长期增长性来提现的。而整体看,现在的白酒估值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如果现在的分红比例(50%以上),业绩增速10%以上能较长一段时期维持,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折现率=股息率+增长率。长期持有也能获得10%左右的收益率。但如果今后其业绩增速低于10%,甚至短期处于业绩负增长阶段,现在的估值体系就会崩溃,股价再腰斩也有可能。毕竟现在的市净率还是比较高的。
现在白酒的ROE还是比较高的,也都是各个地方政府的优质资产,白酒投资也没有什么限制,不错的收益刺激了现在的各大酒厂在过去的几年都是大力度的增加产能,新的产能2025年将开始逐步投产,销量总体下滑+产能扩张,供需规律早晚要其作用。但是陷入光伏行业这样竞争也不足为奇。产量上来了,人工,费用上来了,抢占市场,降价销售就是常态,你不卖有人会卖,降价趋势形成后,到时渠道的库存也会出来,那白酒就会进去下降周期。就像房价一样,老白姓越跌越不买。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认知,眼界可能都比较窄,对白酒短期内还是有很多看不明白的地方,本着不懂不做的原则,短期内不会考虑白酒得标的,慢慢观察吧!
引用:
2024-05-19 18:31
对江苏这边熟悉,主要说说江苏的情况。
近期,洋河水晶梦一方面给渠道上较大的反向红包,一方面给消费者搞4送1的活动,原本400块+的酒,和水晶剑、古16、国缘4k、汾20等产品是一个档次的产品,现在结合四送一的活动的话消费者单瓶价格折算下来接近300元,真的是太卷了,能拿到接近300这个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