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的小故事谈谈对比亚迪的估值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0年7月就曾经买入过比亚迪,当时还进入股市不到一年,每天开盘就盯着“大宗交易",收盘赶紧看”龙虎榜",有空就拉出K线图看看趋势,想想也是很美的时光了。。

当时比亚迪的汉刚刚发布,一看到这个车型我就被吸引住了,更确切地说,是

1、看到特斯拉在美股的疯狂表现,觉得比亚迪做了一款这么漂亮的车,怎么说都应该有一波“行情”。

2、当时就有一个“国产替代”的想法在,觉得汉对应的细分市场很好:中高端市场,利润厚,国产情怀强(当时正是华为手机巅峰时刻),国内竞争对手稀缺。从直觉上看,我就认为汉会有成为国内这个细分市场Top1车型的潜力——但当时也只是潜力。

当时在纸上细细簌簌写了很多东西,写了国产汽车的发展前景,写了汉的潜在优势和潜在挑战,写了tsla的区间涨幅来展望比亚迪涨幅。但唯一没写到的就是估值——当时只想“抓一波行情”的投机者,还看什么估值呢?

“股票市场上,用运气挣来的钱最终会靠实力赔回去”,在“妖股”上洞察K线图挣来的钱最终在byd上赔的干干净净[亏大了]明明买了最好的股票,买在了最好的时间节点,为什么最后是认亏出局呢?两年间,我总是感慨,现在才慢慢释然——高速成长的比亚迪和需要坚定信念的电动车领域,是当时的我注定“挣不到的钱”

当时,比亚迪并不像今天看起来那么明朗诱人——它大部分的利润由代工厂提供,新能源汽车造一辆亏一辆,管理层不断减持。买入后股价像一潭死水一样,涨一点点就被减持一点点,一天天阴跌的日子一眼望不到头。有的时候你对未来的前景和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如果不信,就阴跌三个月试试,还不信?再跌三个月。资本市场磨人的地方就在这里,无需任何股神告诉你公司的“价值高估",下跌行为本身就可以让你的信念慢慢崩溃。当时,持股周期从没有超过一周的我哪受过这种罪,在不断挑战人底线的阴跌过后,我在一次小反弹中清空了仓位,幸灾乐祸于躲过了之后两个星期的阴跌。

比亚迪波澜壮阔的行情没让我等太久——但足够让我完美的错过了。在市场之外的每个人都在想:一年10%的稳定利润多么诱人,长期的收益多么迷人,只要买入持有不就够了吗?但在市场上分分秒秒的挑战,每一次报价的诱惑,最终让我们变得“人不像人”,自然,“钱不像钱”。

比亚迪开始暴涨的那几个月,我每天都在手机屏幕前“瞠目结舌”,其实所有上涨的原因都已经写在了我最开始买入时写下的几张纸片中:“中高端细分市场”“电动车广阔前景”“中国TSLA”。但下跌时我们扔掉了纸片并将他紧紧锁进了柜子里——原来纸片一直没有消失,纸片一直在被暗处伺机待发的人们攥在手里。

有个笑话是,股市上只有两种股票会上涨:”你买入后卖出的股票“,”别人买入的股票“。但本质上,股市上只有一种股票会上涨:”你因为认知买入,因为认知持有,因为认知卖出“的股票——我们永远只能赚到自己认知之内的钱,道理多么浅显,但却一次次令人刻骨铭心。

接下来还想谈谈22年重新关注比亚迪对他的估值和思考,篇幅所限,下篇再讲吧!

本篇内容为全部原创,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最后小广告一下,如果你认可我的观点或分析,想进一步了解投资咨询或获得投资建议,欢迎联系!希望我们能一起享受慢慢变富的美妙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