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尽煎熬的680天【新洁能持股体验】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74喜欢:7

1. 新洁能一季报扣非净利同比减少42.15%完全出乎意料、让人大跌眼镜。无论是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其高管对于目前在手订单、去库存进度、新产品量产前景的乐观描述,还是市场中关于IGBT缺货的传闻,亦否是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新能源客户一季度的业绩大涨。不管从哪儿个角度都不会想到业绩如此之差。结果就是这么的戏剧,公司给找了个理由:客户去库存……这是市场上好的一面你一点不沾,利空的影响你一点不落啊……

2.心理已经崩溃。自2021年6月建仓此股,经历过其最高点的辉煌,也忍受过阴跌不止的折磨。坐过数次电梯,从最多盈利20多万,到现在亏损20多万。之前无论怎样,心中对此股是抱有信心的。但这次真的是崩溃了,因为接下来的一年几乎看不到任何利好的希望:概念炒作你不沾边,业绩反转你不靠谱,9月份又要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解禁……即使是熬到2024年,别人的IGBT又要扩产成功……真的感觉要承受不住了……

3. 不称职的董秘。投资者互动平台半年回复一次;调研情况别家调研完转天发,这个是汇总半年或一年才发;回答投资者问题反反复复全是车轱辘话,一点没有使用价值;完全没有一点点市值管理的迹象。不称职之极。

啰嗦半天,发泄发泄,毁灭吧……

精彩讨论

电子永不撤退2023-04-27 18:22

有朋友转来了您的这个帖子,我思虑再三、还是来回复一二,不求缓解您的心情,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有这么个回复。

1、首先,半导体是一个周期性板块;功率半导体的下游应用覆盖得比较多,公司可以利用产品和市场结构的调整缓解以及延后周期变化带来的影响,但是如果经济环境没有预想中的明显向好(用二级市场的话来说就是高预期、低现实,甚至有不少看衰经济环境的观点),同时内卷进一步增加,那公司的业绩部分承压,或者说板块内多数公司的业绩都在承压,那么是可以预见的。板块内个别公司业绩Q1同比在增长,但可以结合其主要的产品以及主要的客户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Fabless模式和IDM模式的区别、综合性产品和单一品类产品的区别、以及下游客户群体的区别等,那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业绩会走向什么方向,其实您跟踪研究这个板块两年多了,应该可以有所判断。

2、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42.15%,进一步打开看看:收入端同比/环比-11.15%/-22.77%,毛利率-8.30pct/-2.49pct。其中,扣掉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0.79亿元,同比减少39.21%。结合利润表,可以看出有些影响利润的重点因素是哪些:收入的下滑、毛利率的下降、研发费用的提升、股份支付的影响、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
有些是宏观的,比如收入下滑和毛利率的波动,一般和下游的市场现状有关(需要进一步观察市场的反转变化);有些是公司自身的情况,比如研发费用率从4%提升到7%、股份支付通常会受到股权登记日影响带来的分摊金额变化、资产减值损失受到存货水位提升的影响等(需要关注公司后续是否会延续这样的影响)。
其实说白了,同比这么大的变化,主要还是因为2021年属于近几年景气度最好的年份,2022年Q1仍有高景气度的惯性,因此业绩仍然较好;2022年虽然有新能源应用带来的结构提升正向影响,但整体趋势仍然是向下的;2023年Q1则不然,开局就是延续了2022年景气度向下的惯性。后续如何仍然要看经济环境是否能够向好,不过我们相信国家、看多我们国家。

3、近期的一季报可以结合整个板块来看看,包括股价的走势;其实排除个别公司,整体的结果就是光伏储能板块的个股业绩通常仍然保持较好增速,半导体板块的个股业绩往往大幅度下滑,具体的个股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但是实情确实如此。新洁能下游的新能源应用占整体业绩不到一半,而不是全部,何况汽车应用众所周知的走弱。

4、聊完上面,聊聊您的持股经历和其他:
(1)您是2021年6月建仓的,当时半导体仍然处于一个高景气度,其实那时候就有个别机构开始看空半导体了,主要是由于2021年5月份国内手机出货量的降低,不过由于汽车、光伏储能板块的强势,带动着功率半导体仍然向上。您当时买入的时机挺好的,虽然在2021年9月末迎来了公司最大的一次解禁(主要是一级股权投资机构,这次才是最大的解禁);接着就是公司IGBT开始实现放量,股价短时间翻倍;您选择了继续持有。后续就是2022年景气度的分化,以及景气度分化过程中公司做出的结构调整努力、并推动业绩的进一步上升;再后来就是2023年Q1的同比下滑。
(2)这中间其实您可以多关注下半导体板块的周期性变化,其实是有利于自己的持股操作和结果的。当然行业β的变化里也有公司α的努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但是对于二级市场而言、现阶段轮动很快且行情有些极端的二级市场而言、尤其是博弈内卷非常严重的二级市场电子板块而言,很多资金或者说活跃资金通常不会在负的β里找α,想要获取超额收益、想要延续以往的股价波动的过程,很难;只能交给时间,通过时间来收获长期价值投资的收益,但这个过程有时候未必愉快(我自己也持有半导体板块内的个别股票,但是在今年Ai的行情下,持股体验也很差)。但是,还可以相信公司的持续努力——股票做差了可以止损,公司是做实业的、做差了就是吃不吃得上饭的问题了。
(3)其他:公司是保持了较多的与投资者交流的,不过您指出的几点、有的确实有难处:互动平台后续应会加快回复,公开回复已在合规范畴内尽量提及公司的亮点了(公司信披也需要考虑合规),如果有问题,可以发给公司的公共邮箱,通常会收到比较及时的回复。

许多个人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上、尤其在现阶段市场上确实很难,资金能力、调研分析能力、看图能力等与机构没法比,又是孤军奋战,确实不容易。
能够一路走来、长期坚持,挺佩服您。希望上面的碎语对您略有帮助,祝您投资顺利!

躺赢笑醒2023-04-28 06:53

与你一样的持股历程,内心的煎熬有谁知道?新洁能的董事长董秘每次谈访都是正能量满满,三月份董秘在机构电话调研时说今年的光伏板块销量保守十个亿,汽车四个亿等等,去年十一月份说模板十二月,一月份,二月份分别送样,如今却是五月份送样,董秘好大喜功,满口跑火车,让人觉得上当被骗。业绩下滑有几方面原因,第一,供应过剩,行业内卷了,导致价格下跌。第二,下游需求不足,高端产品被外国大厂垄断,国产替代进展慢。德业,阳光电源的高压大电流产品百分之百进口。第三,管理层执行力有限,去库存,调结构节奏慢市场一拍。董秘去年总是说是阳光,德业,锦浪的一供,从目前看,是忽悠。一季度这几家全部都是翻倍上涨,若是一供,光伏的翻倍都是能补上消费的下滑缺口。对于楼主的焦虑,我非常理解。既然已经如此,再拿一年又如何。IGBT进口替代是必然之路,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今年的Q1业绩预告优秀,国产的成本低百分之二十,光伏汽车的未来都是降成本,只要能在质量上大致跟上,就可以替代,空间巨大。新能源的浪潮是未来十年主旋律,新洁能应该是与新能源同频共振。要关注模块的送样验证结果,如果第三季度顺利量产供货,估计会促进业绩上涨。九月份的大解禁,不应担忧,髙管大股东为主,抛压不大。今年的家电行业应该是有恢复势头,海信科龙,奥马电器,格力,美的等大厂一季度业绩尚可,不应悲观。虽然我也重仓持有,亏损严重,当下我不会认怂,坚持到底。

电子永不撤退2023-04-27 19:31

不算是吧,消费其实已经触底,无非是能够恢复的多好的问题,所以才说“高预期、低现实”,就是机构认为这次应该恢复很快的,但是实际上一般,或者说有些结构化情况,估计还得过段时间才能迎来全面反转。但是对上市公司来说,已经不会更差了。至于下滑的原因,其实这里面挺复杂的,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情况,一季报大多数半导体企业(尤其是非设备类型的公司)都比较惨。新洁能这边,看看下游应用,可以大概推出:主要还是消费工业有恢复但是还不够好不够支撑、汽车众所周知地卷得一塌糊涂从而影响上游、光伏储能的装机量需求没能在第一季度对上游提升反而小电流IGBT单管玩家增多导致有点卷,这些无论是公司去转向大电流IGBT单管还是推出模块、还是消费工业复苏、还是光伏储能装机量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加需求,都需要一点时间。

电子永不撤退2023-04-27 20:31

是的,永远是炒预期,不过也要结合市场环境、以及个股股价所在的位置。业绩差,如果后面β和α预期向好,出来就是利空出尽可以猛干;业绩好,如果后面β和α预期走弱,那就是利好出尽赶紧跑。同样的,低位发定增、大概率利好;高位发定增、风险就变大……道理其实挺直白,很多人还只是线性思维、不愿意思考。

全部讨论

2023-04-27 16:13

还要跌停

2023-04-27 16:09

解禁其实还好,新洁能前面几次解禁都没怎么跌,是可以卖又不是非要卖,现在问题关键就是业绩太拉跨了,连续几个季度拉跨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转

2023-04-27 15:32

九月份的解禁好像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