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安全感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0喜欢:6
共同探讨,您也给了我不小的启发,谢谢。关于您说的这三点,我觉得归结到底就是讨论现有圈地是否有足够的经济优势,是否能够产生足够壁垒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之前也有想过,是应该要去探讨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抽蓄真实的建造条件,抽水蓄能电站,一般只要有超过两百米落差的区域就可以建造,同时对水源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在大江大河的干流上,可以自行放水或加水,那么理论上这样的地方是很多的,这点您也提到了。以国家21年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例,截止那时全国就罗列出了4.21亿千瓦的重点项目,另外还有3.05亿的储备项目,这还不包括中小型抽蓄电站和可能的海水抽蓄电站。
接下来是圈地区域的经济性问题,首先看建设成本,南网储能(包括国网新源)的存量项目是肯定有建设成本优势的,因为过去太久了,物价飞涨,那块肯定是值钱的,但毕竟从体量方面来说还是太小了,跟自己未来规划包括跟全国未来几个亿的总量规划相比就更小了。而在当下,从这两年几个招标的建设成本来看,南储并不比其他家低,即这个行业并不存在规模优势,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南储拿标价格跟新晋的公司一样。而在未来,建设成本应该是要更高的,但大量的抽蓄都会在近五到十年开工建设,时间差得太短,差距跟当下也不会差得特别多,所以对未来的期待也没什么了。接下来看地形带来的成本差异,从地形来看,不同抽蓄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落差,有二百的、四百的还有六百的,但我听一个专家说过,抽蓄的落差很大程度上影响的只是用水的多少,落差越大用水越少,但水又能值多少钱呢?我觉得差别不太。所以综合来看,我偏向于地形对于抽蓄的经济性影响并不大,早圈晚圈、这圈那圈差得并不多,以之前已经建完的电站为例,最赚钱的天荒坪抽蓄也不是地形最好的,所以最终成本的差距可能只会来自于运营主体自己的效率,从过去的数据看,南储的效率还是不错的,但比较的对象不多,过去只有南储和新源两家能做,大家都进来后,南储还能算好吗?不知道。
所以最后我也总结一下:那些低成本的锂矿、煤矿、还有水电公司,他们有着独特的长期的稳定的低成本来源(资源优势),真的是谁先抢到了就是谁的,且能稳定供给几十年不变,而与他们相比,抽蓄行业长期的低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也不稳定,全看哪家自己做得更好,这就没有了稀缺性。当然,关于抽蓄地形上占坑是否能产生壁垒的问题,还可以继续探讨,前面也说了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值得继续研究,如果真的研究出来地形优势对于经济因素影响巨大的话,那抽蓄离水电就更近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