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电影系列(1)_电影世界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2喜欢:8

        中国电影行业发生了什么?基本上所有的电影公司的股价都从2015年开始走上了下坡之路。

电影王者华谊兄弟

院线龙头万达电影


外片垄断龙头中国电影:


内容龙头光线传媒


2015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了电影行业一路败北。


一 电影行业的供需

       首先从需求端来看,行业的总票房一直到2018年才出现明显的拐点。 从后视镜看,行业的增速从2015年开始进入了转折点,增速由2015年的49%下降到2016年4%。也就是从2015年开始行业的增速进入下降通道,到2018年行业慢慢步入了第一阶段的成熟期。注:为了便于统计,数据例表里面排除了疫情的因素,2020年的数据直接复制2019年的数据。


      再进一步进行分解,总票房的提升主要来自于观影人次的提升,即量的提升,单价基本没有增长。


观影人次的提高取决于如下因素:


      中国的GDP从2015年开始就保持6%左右的增速,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白酒,医美,酱油和榨菜都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影响,观影人次也从2015年的12.6亿提高到了2018年的17.2亿.人均观影人次由0.92提升到1.23. 

观影人次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城镇人口的消费能力,而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中,影视消费仅仅占比2.26%,教育文化娱乐里面还是以刚需消费教育为主,影视占比比较低。


      目前的消费仍旧以必须消费为主,烟酒食品和居住的消费占比54.8%,精神消费即真正的娱乐消费占比很低。其实教育文化娱乐中,占比80%的教育消费也是刚性消费,真正的精神消费占比还是比较低。我们的生活水平真正达到小康水平,社会岗位结构稳固性程度提高,才会产生精神消费升级;或者房地产的消费占比减少,居民可支配现金流提高,也会促进精神消费升级。国家目前把房地产的资金一步步往外赶,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          2016年房价暴涨,进一步虹吸了其他的消费资金,增加了房产消费,同时在其他消费方面紧衣缩食,并且20年来的房产教育,造成了居民的房屋永远涨价信仰,有钱就会持续的投入到房地产。


        票价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供给端,电影院的同质化比较严重,服务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价格是第一考虑因素,交通是第二考虑因素。目前几乎每个商业中心,电影院都是标配,这就造成了电影院的密度高于以前,这必然就会造成电影院的分流,所以电影院的但荧幕营收会持续下降,只有持续下降到盈亏平衡点以下,电影院的扩张才会按下暂停键,票价才可能小幅上升。电影院的增多肯定会增加观影人次。电影院的扩张频率会和商业中心的新建频率同步。所以在票房稳定的情况下,电影院会持续增加,单荧幕收入会进一步降低。


二 观影人的画像。

          电影的观影越来越档期化,大档期春节档,暑假档,国庆档,叠加小档期清明档,五一档,端午档,贺岁档,情人节档,每个档期有鲜明的电影烙印,如春节档就是合家欢,暑假档就是亲子和情侣,国庆档就是主旋律。

        当人处于个体时,需求要求是比较低的,群居时(以家庭为单位)就会涉及到共同消费群里的精神需求,群居时对人的精神需求要求更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是影视的主力消费群体。

       影视的主力消费年龄段是青壮年,这时候的人群具备较强的赚钱能力,精神的消费欲望会相对强烈,从年龄段来看,目前正处于精神消费的高光时刻。
 
 

三  2015年的电影股

        2015年的大牛市,电影的大时代也开启了转折点。当年的最高市盈率分别是:             华谊兄弟:67.8;万达电影:147.56; 中国电影:63.25; 光线传媒:155.91.在他们达到历史的高光时刻之后,后面部分股票虽然业绩继续增长,也是用来消化市盈率了。电影股就开始了下跌之路。
  


  
 


全部讨论

2021-06-13 11:47

都是有周期的,低迷的时候不进去难道涨起来进去?

2021-06-13 09:24

想看第二篇

2021-06-12 11:37

万达电影。13将会是历史大底

2021-06-12 00:43

讲了历史

没有阐述规律和分析未来啊

2021-06-11 23:20

希望在万达电影这里能看到更多如楼主此文一样具有深度的分析,感谢分享

2021-06-11 18:34

从房地产资本和煤老板资本疯狂吹捧的优质赛道,轮为无人问津的垃圾板块,经历了6年回归,是时候准备凤凰磐涅了~

2021-06-11 18:11

能否分析一下合理的市盈率应该在什么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