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能力圈的领域,如何投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如果非常看好某个领域,但又缺乏必要的专业性,依靠自身的能力无法判断出企业的成长性、盈利性、稳定性,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这市场上的企业都买下来。

买市场而非买企业”,就跟VC一样,对企业未来前景不确定,那就通过概率分散风险,确保整体有收益,忽视个股的盈亏。

大市场,还是细分市场?

如果资金量足够大,首选大市场,因为大市场参与者数量足够多,可以最大化的分散风险;而如果资金量相对有限,不妨选择细分的专业市场。

比如,医疗市场上市企业数量非常多,很难一网打尽,可取的办法是:选择其中增长前景比较确定的细分市场,如抗肿瘤、心血管等专业领域。

向上的市场,还是向下的市场?

最先跳出来的想法应该是选择向上的市场,但是由于增速极快、并且未来情景被大家极度看好,一方面供给短期内会急剧增加,结果很可能大家都不赚钱,另一方面企业股票又可能出奇的贵,往往是最具迷惑性的价值陷阱。

相反,整个行业增速放缓、或者骤然遭到打击的市场,表面上看一片暮气沉沉,其实往往正是价值发现的绝佳之地。比如,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作为龙头的上汽反而迎来强劲增长;再如,曾受三聚氰胺事件打击的乳品市场、受塑化剂打击的白酒市场,风声鹤唳中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作为龙头的伊利、茅台都迎来靓丽的业绩。

同样的故事,最近在保险市场上也在上演。

领导者,还是颠覆者?

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有利于颠覆者;很多颠覆者,努力一场实际上都是在为被颠覆的目标做嫁衣;还有很多颠覆者,确实完成了颠覆,但给自己留下的却也不多了。

在知识、信息并不完备的情况下,仍要小心翼翼地判断这块市场是“维持性创新”多一点,还是“破坏性创新”多一点。前者如一直以来的空调、家具、白酒市场,后者则如家电、手机、电脑市场。

在医药市场,由于新药上市通常都要经过漫长的测试,以及监管者严格的审批,所以对创新、颠覆的恐惧或贪婪,都不宜过高。


根本而言,“买市场而非买企业”分摊了风险,同时也意味着分摊了收益,只能是能力圈尚不足以做出自信分析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真正可以让人夜夜安枕的,还是能力圈内集中、持续的投资。

学习、学习、学习,不断扩展自身的能力圈,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