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秦安股份(SH603758)$ 终于有大佬发声:目前大盘处于什么阶段?这波是第六次牛市吗?

目前大盘处于什么阶段?这波是第六次牛市吗?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先看一下历史上从96年以来的发生的五次牛市情况。

一、96年牛市从512点涨到1510点,涨了300天,涨幅195%;

二、99年牛市从1047点涨到2245点,涨了500天,涨幅114%;

三、05年牛市从998点涨到6124点,涨了580天,涨幅513%;

四、08年牛市从1664点涨到3478点,涨了190天,涨幅109%;

五、14年牛市从2050点涨到5178点,涨了250天,涨幅153%;

我们根据以上五次大小牛市数据,可以逻辑推理如下:

1、如果这波是第六次牛市,是小牛市的话,那么现在是什么阶段?

如果这波从2440点起来是小牛市,那么最少要涨190天,现在才涨了60天,后面还有130天的上涨时间;

如果这波是小牛市,那么现在从2440点涨到3254点,只涨了33%,后面最少要涨到2440点的一倍,要涨到4880点。

2、如果这波是第六次牛市,是大牛市(超级牛市),那么现在是什么阶段?

如果这波从低位起来是大牛市(超级牛市),那么上涨天数要超过前五次牛市上涨的平均天数360天,现在才涨了60天,后面最少还有300天的上涨时间;

如何判断牛市和熊市,该如何操作?

牛市开启的条件是:涨幅超过最低点的20%,此后每次回调的时候都是介入的时候——因为牛市的高点一波比一波高,回调就是介入的最佳时期。

当然了,有时涨幅超过20%也未必开启牛市,有可能会牛转熊,比如下面的这种走势:刚刚涨幅超过20%,回调后,紧接着跌幅超过20%。

比如你正好在涨幅超过20%后回调的时候买入了,但是紧接着就跌破介入点了,那么这个时候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卖出!

无论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这个时候都要卖出。

当然了,那种刚突破“牛熊分界线”进入牛市、紧接着又跌破“牛熊分界线”的可能是非常小的——因为那个需要巨大的能量才能做到,非重大利空不能做到。

因为20%的涨跌是“牛熊分界线”,这数字是长期实践得出来的一个数字,一旦涨幅或跌幅超过20%;

那么就会形成效应,要么开启一段牛市、要么开启一段熊市——除非市场出现重大的变化。

简单的说:大盘指数涨幅超过20%,就要跟进;跌破20%,就要逃命。

目前大盘处于的阶段:

大盘进入最后阶段的技术性上涨,首当其冲的估计是最后的科技领域云技术范畴股票,今天走出了关键性的反转反弹走势,最近几天应该会有不错的行情;

同样的部分未大涨的股最近两到三天可能会有同样的好行情。

必须注意的是,大盘进入了最后的技术反弹走势属于冲顶行情,风险是较大的。

前期没有赚钱的人现在应该更加小心谨慎才是,毕竟能保住本金寻找等待更好的行情是更要的事,目前应该轻仓为主是最佳策略。

我以前预测过大盘会到3500,虚高会更高一点大概是3650左右,3500以上的上涨是没有意义的,参与意义不大。

机构观点

随着积极有利因素逐渐增多,中国经济下半年将会急起直追,预计二季度是年内经济低点,下半年经济将拾级而上;

三、四季度单季经济增速水平将重回强势,全年仍有望实现一个在全球范围看相对合理较高的增速水平。

市场方面,政策合力支撑经济快速修复,外部风险压力缓解,A股慢牛重现,我们认为年内行情可分为情绪平复、估值修复、估值切换三个阶段,当前市场正处于第二阶段。

展望2022年下半场,建议重点关注三条主线:主线一,受益于关税减免预期的以机械、电力设备、汽车、通信为代表的主要产业链;

主线二,我国高端制造业中具有全球性竞争优势的出口型企业;

主线三,为保障能源安全,以光伏、氢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革命之五大细分赛道优质企业。

国内经济数据逐步回暖,同时政策有望维持宽松。资金面上存量博弈的格局将逐渐被打破,市场尤其是机构重仓的科技科创也将迎来增量资金支持。

展望行业配置,建议重点关注景气持续的大科创板块与困境反转的大消费板块。

所谓技术分析,一般是指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市场趋势并跟随趋势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金融交易决策的方法的总和。

提到技术分析,也必须提到作为技术分析理论基础的三大假设:

1.市场行为涵盖一切

技术分析者认为,能够影响某只个股股价的任何因素,包括基础的、政治的、心理的或任何其它方面的;

实际上都反映在其价格之中,而所谓的一切信息——有你知道的,也有你目前还不知道的。

2.价格沿趋势移动

对于一个既成的趋势来说,下一步常常是沿着现存趋势方向继续演变,而掉头反向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3.历史会重演

技术分析和市场行为学与人类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价格形态,它们通过一些特定的价格图表形状表现出来;

这些图形实际表示了人们对某市场看好看淡的心理变化。而人类心理从来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熟悉过去就可能洞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