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3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是如何产生的?
每到资产负债表日,公司需要比较资产和负债的会计价值与税务价值,如果存在差异,就需要确认递
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相关的税费。
当企业会计上的资产价值低于税务上的价值,或者负债价值高于税务上的价值时,未来可以少交税,
这时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反,如果会计上的资产价值高于税务上的价值,或者负债价值低于
税务上的价值时,未来需要多交税,这时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所得税税率
中文传媒2023年报为例:(1)资产端:2023年初公司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7.4亿元,乘以25%的
税率得到1.8亿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23年末由于应付职工薪酬、资产减值准备、信用减值损失等项
目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大幅增长,公司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增长至20.1亿元,乘以25%的税率得到5亿
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负债端同理,公司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从2023年初的5.1亿元增长至2023
年末的7.5亿元,导致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从2023年初的1.3亿元增长至2023年末的1.9亿元。(3)
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去递延所得税负债得到差值,这一指标从2023年初的0.6亿元增长至2023年末的
3.2亿元,意味着公司未来可以用于抵扣所得税支出的额度有明显增加。
什么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会计记录的资产价值比税务
上允许的价值高,或者负债价值比税务上允许的价值低时,就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意味着未
来需要支付更多的税款。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反,如果会计记录的资产价值比税务上允许的价值低,或者负债价值比税务上允许的价值高时,就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意味着未来可以减少需
要支付的税款。
通常情况下,企业购买一项资产时,会计和税务上的价值是相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会计和
税法规定的差异,这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差异。
举个例子,假设一家公司购买了价值1000万元的金融资产,年底时市场价值上升到了1500万元。但税
法规定,这种价值上升在持有期间不算入应纳税所得额,所以税务上的价值仍然是1000万元。这里,
500万元的差额就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负债端也是同理,再举一例。比如一家公司因为某项费用确认了100万元的负债,并计入了当期利润。
但税法规定,这笔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可以从税前收入中扣除,所以税务上认为这笔负债不需要纳税,
即计税基础为零。这样,会计上的100万元负债和税务上的零负债之间就形成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企业需要将当期应交的税(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加在一起,得到总的所得税费
用(或收益)。公式是: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 当期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
益)。
假设一家公司当期应交税为6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6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3万元。
那么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65万 - 33万 = 132万元。
总的所得税费用为:600万 + 132万 = 732万元。
凤凰传媒2023年报为例,公司2023年利润总额(即扣除所得税之前的利润)为23.3亿元,由于
2023年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按法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仅-0.2亿元。而由于预期2024
年实际税率将大幅提升,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增长,对2023年带来-6.5亿元的影
响。因此2023年的所得税费用为-6.3亿元。
$华侨城A(SZ000069)$ @估值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