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视点 | 躁动背后的故事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市场回顾

外部冲击钝化,A股走出抗跌行情。本月外部环境相对跌宕起伏的变化与A股平稳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5月上旬特朗普宣布对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到8月初美国单方面对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再到8月末美进一步上调关税加征比例。A股上证综指在次日分别给出了跌5.6%、跌1.4%、跌1.2%的回应。

市场从已然发生的表观现象倒推,或者称为再验证出,A股对于外部冲击钝化的结论。钝化的原因,从媒体报道出的双方自7月末以来的谈判进展并非一团和气。其实不难看出,市场对于贸易关税事件本身的预期,8月较5月是相对充分的,并且也已经足够悲观。对于未来贸易领域的加征关税冲击,我们的判断与市场多数投资者的判断应该是一致的,趋于钝化。

二季度上市公司盈利整体回落,仅中小板盈利增速相对改善 。8月末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完毕,全部A股二季度盈利增速出现下滑,剔除金融板块后的全体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更是出现同比个位数负增长,盈利环比1季度也同样是下滑6-7个百分点。分板块看,主板盈利增速降至个位数,创业板重回负增长,仅中小板盈利增速环比持平且略有改善。中小板指8月录得1.5%的涨幅,表现相对强于上证综指、Wind全A,以及50、300等权重类指数。

市场依然抱团消费+科技的双主线按申万一级行业口径,8月行业指数涨幅靠前的行业有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军工、电子、计算机;而涨幅靠后的行业多集中在重周期行业。

回顾全年行业指数的累计涨跌幅, 8月基本是全年各行业累计涨跌幅相对强弱的一个延续。消费抱团的基本面支撑,在于经济弱、政策松的国内大环境8月进一步强化,市场继续给予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溢价;科技抱团的逻辑则来自中美竞争的确定性,包括5G消费、自主安全可控等,股价涨幅领先于业绩表现。

全年来看这类板块已然具备相当的涨幅,尽管不排除抱团还能在一定时间和幅度内延续,但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看吸引力在降低。

投资展望

8月市场走出抗跌表现,市场短期看多的声音也开始积累。总结下来,当下可直观感受的风险偏好提升,大体受到下述三大预期影响。

对逆周期政策的期待。730政治局会议定调的下半年经济政策若市场认为仅是“轻踩油门”,8月末金改委会议的定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则是在边际上强调了短期维稳的目标。且8月披露的基本全面走弱的7月经济数据、中美贸易摩擦的加深等背景强化了短期政策维稳的确定性。同时,70周年大庆、十九届四中全会等政治性事件临近,政策预期主导的风险偏好提升得到强化。

对盈利拐点的期待。8月末披露完毕的中报业绩,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增速在二季度出现下滑。但四季度将迎来诸多行业的传统旺季,叠加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刺激,考虑到去年3、4季度的业绩低基数效应。因此,三四季度有望成为盈利拐点的预期,成为了助推当前市场风险偏好的又一大因素。且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将进入到业绩披露的空窗期,意味着业绩被证伪的风险阶段性排除。

对资金面宽松的期待。当前国内市场对美联储9月再次降息的预期依然认为是大概率事件,全球其他国家央行有望跟进。这有助于对全球风险资产的估值水平形成支撑。国内层面,坚持住房不炒、落实企业降成本的组合拳,对资本市场的潜在资金流、利率水平也会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而我们对于未来市场的判断,相对偏中性一些,短期不排除有博弈波段的机会,但中长期看仍不明朗。一方面,政策事件的驱动,是市场一致预期的因素,而一致预期的结果可能是在持续性、幅度上都会打折扣;

另一方面,逆周期政策的期待及盈利拐点的确认预期,大概率可能呈现出的是政策托底和经济底部盘整的组合,向上的弹性可能不足;而资金面、利率层面的因素,美联储降息的边际政策效力大概率是显著降低的。

此外,系统性的风险因素可能依然更多来自大国博弈。尽管中美贸易层面互加关税的冲击市场已经预期充分,但关税之余其他领域的博弈同样在展开。美国主推逆全球化战略大概率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潜在影响,包括科技、金融等诸多其他领域未来可能的变化都需要重视。

公司声明

本材料为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和聚投资”)发放,材料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材料所登载产品的历史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任何保证,北京和聚投资不对使用本材料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者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关注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

@今日话题 @雪球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