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4回复:31喜欢:19
转: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半导体领域传来新消息,任正非的坚持果然是对的。

任正非宁愿把华为的鸿蒙生态班放到西工大,也不愿意再看清华北大一眼,因为任正非明白:芯片半导体领域不同于造房子、造公路,用钱就能砸出来,芯片是需要砸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

你能想象,清华北大这几年来累计给硅谷贡献了3万多毕业生人才,这无疑是令人心寒的,祖国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学了点东西后,跑去了别人家“下蛋”。

据悉,2022年,中国芯片行业的人才缺口可能达到20万人以上。对此,任正非一针见血:“华为买了国外的高科技,打开后发现技术核心是中国人发明的。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的鸡去美国下蛋,然后高价卖给我们。什么时候发货,还得听他们的具体详情。”

任正非质问:我们已经习惯了只要砸钱就行。但是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我们有几个人在认真读书?博士论文真知灼见有多少呢?发展芯片,光砸钱不行,还要砸人,而且还要把钱砸在科学家身上。

所以,在任正非的带领下,华为5G登上了世界之巅,打破了美国通信技术的垄断。已不再获利的美国,狗急跳墙上演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压,可即便是这样华为的5G订单仍然没有颓势,订单只增不减。

面对西方的“围剿”,虽然华为一度陷入生存危机,但任正非却仍坚持着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不仅不惜代价的支持海思研发团队继续攀登技术高峰,还广泛投资国内半导体公司,旨在打通一条去美化的供应链。

在芯片领域,对于企业来说,今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萝卜”和n个“坑”的局面,供不应求,不仅是海外,国内厂商公布的岗位缺口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2020年初,国内芯片厂商开始争夺人才。

事实证明,任正非的坚持是对的,近日,俄罗斯市场传出了新消息,这基本意味着华为赢了,而且,或成最大赢家。

还记得20年前,任正非以200万美元年薪聘请俄罗斯数学家加盟华为,但数学家以中国太远为由拒绝了邀请。这个时候任正非直接把研究所开到他的老家,成功拿下俄罗斯数学家。

很多年后,这位俄罗斯研究生突破了最难攻克的2G到3G的算法,让华为一下领先了全世界,才有了后来的4G、5G。

所以,任正非才会说:“修桥、修路、修房子只要砸钱就行。但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据不完全统计,华为近年来科研投入超过4000亿。华为意味着在未来的发展中,华为将不惜一切代价投入7000多亿元用于科研。

华为内部共有800多名国际知名的数学天才、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有一点任正非并没有说出来的是:一大部分是来自国外的。

然而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向大家想的那样,任正非不招中国的人才,而是因为他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也没找到几个人才,这里就证明了一点,我们国内在人才队伍上,是非常缺乏的!

任正非能在人才上花费这么多的精力,也透露出他的担忧,他不止一次说过:“科技才能强国,而科技发展的核心是数理化人才的培养。”

全部讨论

2022-03-29 12:35

高等教育的根子烂了,论文一看名列前茅,实用性等于没有。科研是需要负责任的,不是用来捞钱的。

2022-03-29 13:05

北京的中学教育就有问题,老师就在宣扬国际名校,到了大学不出国就低人一等。变态的教育

2022-03-29 12:51

任老爷子高瞻远瞩!

2022-03-29 12:56

中国教育确实需要好好反思了!

2022-03-29 19:31

开篇说清华北大每年为外国贡献多少人才,结尾又说任总走遍大江南北找不到人才,找的都是外国人……这说明什么呢?国内某些地方有问题,对待自己人不友好,对待老外那是毕恭毕敬,很久很久以前新闻,救个不知道啥老外用上了直升飞机,自己人呢……所以说啊,用人的时候得尊重人,不是你官大一级……我在这说多都是屁

2022-03-29 16:47

高考语文,作文要占一半分数。不会作锦绣文章,你就难以语文拿高分,如果是裸考进清北,所有科目都不能低分。语文拿不了高分,考上清北的概率大幅度降低。所以,考上清北的,除了那些文采斐然的文学才子,都是想明白了,尽管没有那么深沉勇毅的思想,为了拿高分,编也要编出来;会作文章才能进步。这些打破心中底线的聪明人脱颖而出--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指望着精致利己主义者努力拼搏吃苦耐劳挑大梁建设国家不太现实。

2022-03-29 19:35

这有点儿反智了,什么清华北大从根子上烂了?那就是人家学生优秀,选择余地大,可以选出国、也可以选国内工作。国外更尊重劳动者,996不可想象

2022-03-29 13:02

无脑黑清北的又来了

2022-03-29 13:19

没办法,社会就是这样浮躁,没有钱买不起房,养不起孩子,生不起病,你说该怎么办。

2022-03-29 17:30

筑巢引凤,有合适的环境和制度,自然高端人才愿意回来。国内还有些媒体抱怨码农等人员工资高啥的氛围,有些人自然不愿意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