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3回复:5喜欢:26

这才是中医:我的中医之缘和思考(下)

8、中医与疫病(二):云中谁寄锦书来

幸好有中医!湖北疫情才控制得这么快。 本次疫情,中国可谓闪卷考试,没有准备、没有别国经验可供参考,完全无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个过程中,中医起到了特别的作用。 我记得新冠病毒之初,笼罩在中国人头上的除了新冠病毒之外,还有一个东西,那是一句话: 没有特效药。 “没有特效药”这句话的恐怖性甚至大于新冠病毒本身,它仿佛是上帝的宣判。 但,这是西医的说法,中医不认! 为了搞清楚中医在治疗新冠病毒方面的真正情况和效果,我亲自给很多人打过电话,包括直接给新冠病毒治疗的医生,我特别在乎西医的观点,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反中医的,他们的认可,更代表我的统计不是偏差的。当然,我也在乎中医的观点。 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西医一开始排斥中医的治疗方案,很多病人也不喜欢喝中药,特别是受过“科学教育”的年轻患者,不喝中药。 这咋整? 中医也不能勉强人呀,如果病人拒绝喝中药,西医拒接配合(西医占中国医疗系统比重绝大数),中药根本没有办法强制推行。更别提后来91.91%的病人都喝中药,这绝对不是强制或者靠权力所能解决的。 那靠什么? 靠疗效! 在西医没有特效药之前,中医只能用疗效慢慢取信于西医同仁,取信于患者。 问题是,你得给中医施展技艺的机会。之前西医界绝大多数人是歧视、反对中医的,中医介入与疫情的治疗是受到西医抵制的。中医首先要解决的西医的阻挠问题。 关于这方面,我听到不同的应对之策。也就是在遇到西医反对和患者拒绝配合时,不同的中医施展了不同的化解之策。 其中有一个案例值得我去重点写一写。 北京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中,有一批中医专家,好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的附属医院,他们来到湖北提出跟西医比赛,也就是说,西医用西医的,他们全部用中医的,看看谁治好的病人多,谁治疗得快,谁的副作用少。 武汉的一个西医反应说,当时北京的那批中医特别自信,敢于写保证书。 比赛的结果大出西医意料,没有想到中医的效果这么好。 不过这个比赛没有进行多少天,因为这事被领导知道,领导当即阻止比赛这个事情。领导给出的意见是:中西医结合。 不过,当事人完整转述给我的话是,比赛那几天,中医比西医效果好。 后来的事情就是各个地方都宣传,中西医结合,不要中西医对立。 不过,中西医结合程度也不一样结合。比如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几乎全部是中医治疗,虽然也对外宣传中西医结合,但结合的部分仅限于量体温、检测、抽血这些东西,主要治疗就是中药。 而纯西医的医院和科室,几乎也都喝中药。 后来给出的权威数据是,湖北91.91%的病人都喝中药。 这次中西医结合,应该说是中医彻底地融入治疗方案。 那么,中医为什么有这种效果,或者说中医为什么这么自信?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非典过程中,锻炼了中医。 非典最麻烦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广东,一个是北京。而北京和广东是中医资源最集中的地方。 我们今天的人回忆非典,印象中好像全部都是西医的功劳,岂不知中医在这个过程的表现得更出色。 邓铁涛率领的中医队伍,对2003年非典病人的救治,其结果是: 0死亡0感染 0后遗症 须知,当时邓铁涛坐镇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都是三甲医院,三甲医院有严格的数据和档案系统,这三个零可是有证可查的。 有一个人可以作为铁证,那就是张忠德,其治疗过程,我们看段文字,这段文字是一段视频的文字版: 【字幕】200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解说】2003年3月1日,在紧张工作了一天后,广东省中医院急救科主任张忠德在临下班时,又迎来了一个重症患者。【广东省中医院急救科主任医师 张忠德】有一个老人家来了,70多岁的,他来到这里就呼吸衰竭,马上就要抢救,我们几个人就给他插管上呼吸机了,结果这个病人没抢救过来,死了,死了以后第三,第四天我们参与抢救这个病的医生、护士、麻醉师、护工全部发烧了。【解说】后来张忠德医生才得知,那位老人是“非典”患者,而自己在那次急救中被感染了。【广东省中医院急救科主任医师 张忠德】我第二天就去了ICU,3月2号就去了ICU,我记得很清晰。【解说】高烧!腹泻!呼吸困难!呼吸科的林琳医生看见张医生的状况心里也非常焦急。【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林琳】很快就进入了呼吸衰竭的状态。【解说】情况越来越紧急,张医生被插上呼吸机。【广东省中医院急救科主任医师 张忠德】我呼吸不了,就像给别人掐到脖子一样的。【广东省中医院急救科主任医师 张忠德】当时那护工看到我们几天吃不下东西,那护工就喂我们吃一汤勺那个汤,我就喝完这一汤勺汤下去要喘几分钟才能够停顿下来。【广东省中医院急救科主任医师 张忠德】动一动,翻一个身都不行,心跳得很厉害。【解说】这样的情形,连有着丰富经验的林琳医生,也是前所未见。【主持人】林琳主任就当时的情况请教了她的老师,著名的中医大家邓铁涛老先生和南京的名医周仲英教授,两位教授非常有经验,周教授鼓励林琳不要着急,根据张忠德的症状,以不变应万变,大胆用药;邓教授认为,这次“非典”在中医看来就是一种温病,这种温病属于寒邪内侵,应该用生阳发散之法,不要用抗生素,抗生素是苦寒之物,对这种病使用效果不会好,现在从临床效果来看,不要用中药作为辅助治疗,而是必须主要用中药来缓解症状。可是,用传统医药对付这个现代医学都无法打败的对手,能成功吗?【解说】目光从呼吸机上转移开,林琳医生赶紧跟进中药治疗,分析张医生当时的情况,她认为需要大补中气,然后清热去湿,宣肺平喘。【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 林琳】比较大的一个药物,一个就是北杞、党参这类的药物,另外的话,清热解毒的话,他当时还用一些大黄,用一些大黄来清洁体内的热毒,然后一些石膏、藿香、薏米、杏仁、蔻仁、葶苈子这些止喘的药物。那么还有一些活血的药物,就是改善这个肺部的循环,那么促进他炎症吸收。【解说】一连四天,张医生仍然在痛苦中煎熬,到了第五天,情况突然有了变化。【广东省中医院急救科主任医师 张忠德】好像有人压着你胸一样几天呼吸不了,突然间很宽松,那个胸能够打开来,那个气体能够进去了,那种生的欲望,生的希望,不经过的人是理解不了的。【主持人】张忠德医生是广东省中医院的一名急救科的医生,他因此不幸感染上了“非典”,但是他又因此幸运地最早得到了中医药的及时救治。 上述文字细腻地记载了邓铁涛指导林琳给张忠德治疗的过程,包括用药和患者感受。 为什么这么详细地说张忠德,主要有两个目的: 1、很多非典病人虽然被西医治疗好了,但有很多后遗症,特别是股骨头坏死。这个不方便多说,想了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不过,经过中医治疗的,就没有这么多后遗症。张忠德就是被中医治疗好的,他得的非典是中医给治好的,不但没有后遗症,今天还能承担非常繁重的工作。怎么来证明?现在,他正在武汉救治病人呢,其工作强度超过很年轻人,这就是最佳的证明。如果骨头有问题他能做到吗?他现在的职务是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每天都奋战临床一线。他以自己的例子说明,中医治疗好的非典病人,无副作用。 2、张忠德到武汉了,他跑到武汉最前线来帮助武汉抗疫。这说明什么?当然说明身体好,非典的后遗症完全没有。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他的爱心和特殊性,他在这次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伍中起到一个其他人无法起到的作用,那就是现场说法,以自己为例子。 很多西医不是不信中医吗?张忠德说,你看看我,得过非典,我是被中医治好的。 很多患者不是人心惶惶,不信中医吗?张忠德说,你看看我,就是中医治好的,你们要有信心,中医能治好非典,也能治好你。 张忠德出现在医院,往病人面前一站,就是一副很好的中药! 张忠德参加过非典救治,得过非典,又被中医治疗好,他对中医参与非典有非常完整的认识,对中医治疗传染病,有最一线的研究和切身体会。这些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其他中医,包括北京的中医,很多也参加过非典救治,他们对传染病的认知,是有经验的。 二、中医这次准备很早 让我感动的是,本次很多中医大家都是第一时间抵达武汉: 仝小林,1月24日抵达武汉张忠德,1月24日抵达武汉张伯礼,1月27日抵达武汉 如果只是仅仅看看上面的时间,都是冰冷冷的数字,但是如果我再给你一个时间,你就知道这几天的重要性。 1月24日是中国除夕。 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赶在大年三十到武汉的。那个时候你我在哪里?在家里过年呢。 武汉封城是哪一天? 1月23日。 他们1月24日赶到,几乎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张伯礼虽然晚几天,但他已经72岁高龄了,当时还有胆方面的病。 之所以重点提这三位,是因为他们三个在本次抗疫过程中起到特殊的作用。 仝小林,院士;张伯礼,院士;张忠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曾经的非典病人,又被中医治疗好的非典康复者。 不过,还有一位,虽然没有来,但是在后方出谋划策,这个人我们上次说过,今天再提一下,那就是:薛伯寿。 为什么提薛伯寿,因为他是传染病治疗高手,中医界顶级人物蒲辅周的亲传弟子。我有学生找过他看病,据说他对病人非常好。 这四位:仝小林、张伯礼、张忠德、薛伯寿,在本次抗疫中,很早就研究观察武汉病人的情况。 据张伯礼说,最开始,他虽然没有去现场,但他们跟武汉一线的医生一直保持联系。不但武汉,当时其他地方的发烧病人,张伯礼他们也一直观察。 特别是张伯礼与仝小林,他们弟子满天下,今天的通讯又很方便。一个微信,就可以把舌苔什么样,脉象怎么样,病症什么样,描述得清清楚楚。 钟南山还没有去湖北,他们就在思考武汉的发烧病人应该怎么治疗。 这几个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把思考的焦点放在《伤寒论》上,也即是向医圣张仲景取法。 这里稍微介绍一下,虽然中医界推崇张仲景,但南北稍微有别。一个通俗的说法是,南方的医生偏向于温病派,北方的医生偏向与伤寒。 仝小林在北京,张伯礼在天津,薛伯寿在北京,他们取法伤寒论是正常的。 在反复的交流和切磋中,他们早就把治疗方案酝酿成熟。这也是为什么,北京的中医一到武汉,就敢于写保证书,敢于跟西医打擂台。 话说中医南北派高手到武汉后,迅速达成一个共识:中药漫灌。 什么叫中药漫灌? 我们看过古代电视剧,一口大锅熬制中药,只要过来人都让喝一口。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今天有机器熬中药,不需要大锅了。 机器熬制好中药,一袋一袋地发给病人。 有人会说,中医不是讲求辩证论治吗,怎么让喝一样的药? 中医还有一个理论,叫急症治其表。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其病因、病症几乎都是一样的,最初的治疗可以采用统一方案,不需要特别辩证。只有重症和个别病历才需要辩证。 这也是历代中医大家治疗传染病惯用的做法。 这种情况就叫中药漫灌。 其效果如何呢?1、退烧。很多病人吃了退烧了,这个是最明显的效果。2、解决其他症状。主要是,恶心,不想吃饭,乏力。很多病人吃了中药没有几天,这些症状就解决了。3、彻底治好。很多中医收治的病人,治疗好转阴,出院了。4、阻止轻症转为重症。当时武汉有很多发烧的,别说检查了,有的挂号都挂不上。这些人,一律给中药漫灌。有的人吃了中药就没事了,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现在的意大利,西班牙,就缺这个。张伯礼主管的江夏方舱医院,没有一个病人转为重症。5、安慰作用。估计一提起安慰,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没有意义。其实完全不是。如果你了解现代医学就知道,安慰不仅仅是中医,西医也很在乎安慰。 西医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是: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 翻译过来就是: 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关怀,总是去安慰。 我曾经跟很多西医聊天,有些西医的一些观点让我吃惊。比如,有个西医跟我说,你以为感冒是药治好的吗?你不治它也会好。还有一些医学界的大家曾经说过,中国有很多误诊错诊,当然有的病变成重症,但有很多的人病居然也好了。为什么? 其中肯定有安慰作用。 “我吃了药”有时候比“我吃的是什么药”还重要。 在有些科室,心理安慰的作用甚至是排在第一的,比如心理方面的疾病。 当然,我们不是说安慰就有无限的作用,而是说,在西医宣布没有特效药的时候,你怎么办?病人躺在医院,你不给他吃药? 或者当病床有限,医生有限,医疗资源挤兑,医院里挂一个号需要七八个小时的时候,病人发着烧在医院排队,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来几个穿防护服的医生给他们一袋中药,让他们先喝,让病人觉得“我吃了药”,这比什么都重要。 别说是新冠病毒,就是其他病,大家凡是得过病的都知道,“我吃了药”这种心理暗示真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更何况,很多人喝了中药退烧了,感觉舒服了,他马上就向其他人宣传这个药好,这个时候中药漫灌起到的作用就是力挽狂澜。 此时此刻你就知道,“幸好我们还有中医”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这么神奇,那一袋一袋的中药汤剂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 别急,我们下回分解。

9、中医与疫病(三):清肺排毒汤

最初听说冠状病毒病人症状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是现场中医,该开什么方? 就对症开方而言,我第一瞬间想到的是这几个方子: 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小青龙、大青龙陷胸汤达原饮 没有特别的理由,直觉而已。 后来公开的最有效、使用最广的方子是清肺排毒汤。什么是清肺排毒汤呢,就是4个方剂组合在一起,他们分别是: 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 这四个方子里 ,有两个方子跟我第一直觉想到的方子一样: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 清肺排毒汤也并非是四个方子简单粗暴地加起来,而是有一定的配伍,具体处方如下: 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 30g (先煎)、桂枝9g 、泽泻9g 、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 黄芩6g 、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 、陈皮6g、藿香9g 这个方子是谁想出来的呢?或者说谁的贡献最大呢?大家务必记住一个名字: 葛又文! 葛又文是谁? 很可惜,我找遍互联网,也并没有找到一张他的照片,只知道他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如果我的读者中有谁认识他的,或者能找到他,希望能够引荐下,这是一个有特殊贡献的人。 这个方子是怎么出炉的呢? 1月20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给很多专家打电话,其中一个电话打到葛又文这里,让他研究下应该用怎么方子对付新冠病毒疫情。 葛又文就查找各种资料,同时结合武汉地区的气候特点,综合五运六气、子午流注,他把新冠肺炎定位为: 寒湿疫。 因为湖北那个地方,属于汉江平原湖泊众多流域,阴雨连绵,湿气袭人。这个气候与这个病,应该综合起来考虑治疗。 辩证为寒湿疫之后,他就把目光投向医圣张仲景,因为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个宝藏,张仲景本人也是治疗疫病的顶级高手。 葛又文综合分析本次疫情特点,从诸多治疗寒湿疫的经典医籍里的处方中,最终决定将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四个方剂重新组合,化裁为一个全新的方剂。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清肺排毒汤。 乱世用重典,急症重高效。 葛又文这个组方最主要的特点就是: 组方多,打击面大力求快速高效 方子做好之后,葛又文把药方发给一些同行,特别是让武汉的医生给病人试试,一试用,发烧、咳嗽、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他还不放心,古代有神农尝百草,他决定自己也尝尝这幅药。于是,他决定亲身试药。他自己连续吃了15付药,然后不断摸脉,查看舌苔,体会感受,身体无任何不良反应。恰好他5岁的大儿子咳嗽,他就把这方子减量给孩子用,结果咳嗽好了。 效果有了,信心有了。 1月26日,他把方子交给中医药管理局王志勇副局长。当时应该很多人自己心中也拟定治病良方,葛又文只是其中一个。中医药局要对这些高手们开的方子进行一个综合评判。我现在无法查到参与评选的有哪些专家,但我知道其中有一个特殊的人,他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王教授最看好葛友文的这个方子,觉得是神之一手。 后来这个方子又经过几个专家综合评定,包括蒲辅周的传人、当代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薛伯寿,特别是在武汉救治病人一线的仝小林、张伯礼,等等,他们都认为葛又文的方子比较好。 或者这样说吧,葛又文的方子与其他几个中医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把这个方子在多个省进行临场试验和观察,选定的省份有: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省。 临床试验观察的效果如何呢?我们看《人民日报》的数据: 1月27日,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一科主任耿立梅诊治一位确诊高烧重症患者,发烧到39.5摄氏度。28日晚加服清肺排毒汤治疗,服用1服药后,29日下午体温、白细胞恢复正常。 山西省副省长吴伟亲自指挥,将清肺排毒汤统一煎好药,专门派车送到地市的各个定点医院。纳入观察的133个确诊患者,102人使用,目前确诊患者零病亡。截至2月4日,该方在4个省36个城市37所医院的214名确诊患者使用,,治疗新冠肺炎总有效率在90%以上。临床验证结果与先期处方设计预判完全一致。,更为难得的是,一半以上的患者服用一剂药症状就得到改善。 总体而言就是八个字: 立竿见影、效如桴鼓! (2020年)2月6号下午下午18:50,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文,推荐治疗新冠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到今天,清肺排毒汤已经用了二三个月了,综合定调是什么呢?使用清肺排毒汤治疗1262例,已经有1253例治愈出院(占99.28%);1262例病例里没有一例轻症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的病例;其中57例是重型患者,治疗效果也不错;救治一个重症患者平均费用大概在15万,而清肺排毒汤是200元;山西103例使用者,发热症状三天之内全部消失,核酸的转阴率100%,用时平均10天;使用清肺排毒汤的187例,仅有10例转为确诊病例(占5.35%);没有使用清肺排毒汤的361例,高达123例转为确诊病例(占34.17%);初步预测有790多个潜在的靶点,可抑制内毒素的产生,避免或延缓炎症风暴。一句话:清肺排毒汤就是特效药!当然这个方子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初很多西医不信,很多患者也不吃。有的省份西医专家觉得是上面宣传的方子,将信将疑,碍于面子就给病人吃了一点,没想到有个病人只吃一副就退烧了。还有的病人拒绝吃,但是看到其他病床的病人吃了后退烧了,勉强吃,结果很快退烧,立即由中医黑变成中医粉。清肺排毒汤何以有如此效果,今天我就尝试来分析一下。 首先申明,我没有从事中医十几年了,只能凭借我的“老本”来分析下这个方子,如果有专业性错误,请大家见谅。另外,我的解读尽量站在外行的角度上,也就是说,让一个完全不懂中医的人也能看懂这个方子。 1、君药。中医中药比较有智慧,它的方子讲究配伍,配伍的核心原则就是:君臣佐使。也就是说,一副中药里面,一定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君药,这有点类似我们的龙头股。君药是一个方子的主攻方向,是基调,是解决主要矛盾用的。在中药中,很多方子的名字就是用君药。比如,小柴胡汤的君药是柴胡,乌梅汤的君药是乌梅,附子汤的君药是附子,藿香正气水的君药是藿香。那么清肺排毒汤的君药是谁呢?是麻黄!麻黄是干嘛的呢?有记载: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神农本草经》也说:“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驱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这样说比较学术,对于外行来说,可能云里雾里。我尝试用外行的话来说说它。(1)散。我不知道各位尝过麻黄没有,或者吃过含有麻黄的中药汤剂没有,我是吃过。我吃过麻黄汤,也吃过麻黄附子细辛汤。我喝了含有麻黄汤的汤药之后,没有多久就会感觉皮肤毛孔往外散东西,汗也会出来。用中医的说法,就是内邪通过毛孔散出。新冠肺炎的病人很多体内有积液,中医叫寒湿,怎么把他们清除?哪怕你不是医生你也明白,把它搞出主要有三个办法:大小便皮肤毛孔吐出来我告诉大家,清肺排毒汤用了上面三个方法中的2个,通过小便排出用五苓散,通过皮肤毛孔排出去就是用麻黄,其实麻黄也可以利小便利水。这个东西大家要活学活用,比如我有次去北京出差,跟一个书法家朋友聊到很晚。晚上就住在新疆大厦,当天的空调很冷,吹过头了,感冒了。第二天非常难受。我给自己辩证,应该用麻黄汤,当时手头没有药物,怎么办?我就问新疆大厦的大堂经理,附近有没有川菜,经理说出门右拐就是。于是我就找到一家重庆的饭店,我点来一盘辣子鸡,点好后我给老板说:能不能让你们后厨多给我放一点辣椒,少放鸡。老板看着我有点发愣,我估计他是第一次遇到我这样的客人,别人都是想多放点鸡,我却要多辣椒。辣子鸡上来后,我几乎专门吃辣椒,旁边不明真相的服务员看到我的吃相都窃窃私语,估计是以为我吃不起鸡。我边吃还边说:老板,怎么辣椒不够辣?当时吃得我满头是汗,身上也是汗,一顿饭还没有吃完,感冒就好了。诸位,我吃辣椒的目的就是想用它代替麻黄汤,想把体内的寒邪发散出去。大家从这个事儿中,应该能够明白麻黄到底是干啥的了吧?再给大家讲个活用麻黄汤的例子。有一次我去上海出差,当天飞机晚点,一路上飞机也颠簸。下飞机后我就呕吐难受,但是上海的几个游资已经在松江等我,我只能硬着头皮去应酬。等我到松江后,他们已经在万达广场把饭都订好了,还带有红酒。一看这个架势,我估计不喝是不行了。但是感冒了很难受,真的喝不了。我必须想一个快速让自己感冒好的法子。其实,也不能说是多重的感冒,就是在飞机上颠簸加吹冷气,我知道只要能发汗就可以。怎么办?这次不能吃辣椒了,因为朋友订的饭店不是川菜。怎么办?突然,我看到服务员上来一碟秋葵,旁边配的有芥末,我瞬间有了方法,于是叫住服务员:能不能多给我一点芥末?旁边的朋友看我一眼,似乎明白了什么,问一句话:你不会吃芥末吧?我说:对!我用少许的秋葵沾了很多的芥末,连吃几口,我把我的眼泪都给呛出来了,浑身打几个抖索,大概20多分钟过后, 我感觉身体彻底轻松,感冒好了!各位,这里的芥末,我也是取其发汗、散寒之用。麻椒、芥末,这种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几乎人人吃过,我用这种最常见的东西来比喻麻黄的某种功用和效果,我相信大家再也忘记不了麻黄是干嘛的了。清肺排毒汤用麻黄做君药,其第一个方面的用意,应该就是这种把体内的寒、湿、邪,刺激出来。(2) 平喘止咳这是个字很容易理解,外行也能看懂,不需要特别的注解。新冠肺炎病人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咳嗽,喘,肺部憋闷。记住,这种症状最对应的药物就是麻黄。麻黄是宣肺的圣药。(3)兴奋什么叫兴奋,就是吃完药后,突然有精神了。这个跟吃了芥末一样。西医方面有人把麻黄的化学分子式给提炼出来,他们认为麻黄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这个东西对兴奋神经很有帮助。各位如果去美国要小心,不要轻易带一些含麻黄碱的药物,因为一不小心会被美国当局监管。因为麻黄碱是合成苯丙胺类毒品也就是制作冰毒最主要的原料。这就是说麻黄碱有兴奋作用。而麻黄正好含有麻黄碱。这种物质针对发热、呼吸道渗出,有一定的中枢兴奋的作用。 有人会问,新冠肺炎病人,你让他兴奋干嘛?各位有所不知,新冠肺炎病人在病重期间,加上舆论的恐慌,他们情绪会很低落,有的甚至很悲观,心理压力很大,这个时候给兴奋的东西,会刺激多巴胺释放,刺激肾上腺释放,让病人的骨骼肌活跃,也让呼吸不至于太衰弱。其核心就是增强病人内心的意志和求生欲望。关于这一点,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九寨沟和黄龙,虽然那里海拔不高,但是还是有人高原反应。导游看到有人想睡觉,立即就说:千万不要睡,一睡就醒不来了。当然,可能是玩笑,但是确实不能睡。越是困的时候,越要兴奋一点。也许这个例子不太恰当,但是我是想说,增强兴奋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一些情绪很低落的病人。(4) 综合:麻黄就是呼吸机新冠肺炎的核心部位就是肺部,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喘、痰多,肺部积液,呼吸苦难,情绪低落。特别是呼吸困难,非常麻烦。人体两肺就像风扇的两片大叶子,如果他们转动不了,上焦的东西就运转,也无法排出,会引起很多问题。西医对这种情况怎么处理?上呼吸机。特朗普,纽约州长,他们前段时间一直提呼吸机,就是遇到这种情况。呼吸机的本质就是帮助肺部运转。特朗普不明白,呼吸机这种功能,中医先贤们早就从大自然的草草木木中找到类似物。当然,严重的症状需要呼吸机,但是病症不重的时候,麻黄就可以当成小型的呼吸机来帮助人体。麻黄这个东西,它能止咳、能平喘、宣肺,还能散出寒湿,利尿,既开表闭,又开肺闭。确实是一个好东西。正是麻黄这些优点,让它当之无愧地充当了清肺排毒汤的君药。君者,定海神针也;君者,君临天下也。当然,除了君药,还有臣药,还有佐使。清肺排毒汤中,麻黄作为君药很精彩。其实,臣药,佐药和使药,也同样很精彩。

10、中医与疫情(四):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的全方: 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 30g 、桂枝9g 、泽泻9g 、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 、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 、冬花9g、 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 、陈皮6g、藿香9g 这个方子里面的药很多,我在中医与疫情(三)中,曾详细地分享过我对其君药麻黄的认知和理解。 该文发表后,很多中医高手在后面对麻黄做了补充,非常好,我先把补充意见分享给大家: 浙江杭州的一个中医的留言: 这个方子解读得很不错,专业知识正确+特别通俗易懂;麻黄还有一点经验 对于肺炎渗出积液 算是很特效的 预防肺纤维化 一个米米的读者的留言: 麻黄,又名龙沙——龙则可升可降,可大可小,沙则能聚能散,故有大小青龙之称。麻黄中空象离卦,为火位之药,火之味苦。太阳寒水为病,以咸泻之,以苦补之。麻黄味苦补水,性温散寒,正所以助太阳之火以御寒也。此次对治新冠疫情,还真少不了麻黄。 在此谢谢两位真正的业内人士。 因为麻黄是清肺排毒汤里的君药,所以花在它上面的笔墨就多一些。下面,关于这个方子的其他方面,我也来解读下: 一、组方的争议 很多中医科班的朋友看到清肺排毒汤后曾有意见: 这哪里有张仲景的影子? 特别是经方派的朋友,更是对该方有看法: 这完全是围追堵截嘛,没有一点配伍妙道的感觉。 传统的经方派,特别是医圣张仲景本人,对方子的配伍特别讲究。记得我读《伤寒论》那会,看到一个个医圣的方子,简直像看到一个个艺术品,非常精炼! 张仲景的方子有以下特殊: 1、药数少。往往就几味药,很少有大方。2、轻重鲜明,“两极分化”、一副药里,计量大者大到夸张,计量小者,点到为止。给人一种有的放矢、轻重鲜明之感。3、不重复,不多余,不遗漏。一副药里,如果一味药能解决问题,绝不增加其他“帮手”,决不搞围追堵截和广泛撒网。同时,该有的药,一味不少。常常给人“增之一分则多,减之一分则少”的感觉。4、配伍精妙,药和药之间,轻重缓急的搭配、靶向和归经的归属,非常传神。 总之,张仲景的方子的整体风格是: 干净漂亮生猛 这种风格也是后代很多医家的毕生追求。 反观清肺排毒汤,居然达21味药之多。且药与药之间,大多平铺直叙,核心药物的用量也是大致一样,不是9克就是6克,无偏向无主攻,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乌合之众”、“打群架”。 关于这一点,我也和很多业内的中医交换过意见,大家的观点跟我类似,那就是组方确确实实不漂亮。 但,它的效果又经过实践验证,这有点让人纳闷。 我丢下中医书籍已经十余年,对这种现象也无法给予石破天惊的回答。只能按照我的十年前学的中医知识常识回答这个问题。 1、丑功夫,俊把式。有些东西说不清楚。一副药最大的魅力在于有效性,而不是组方的漂亮、符合理论。葛又文当时研究出清肺排毒汤是经过在自己身上验证,又在自己孩子身上验证,效果确定后才敢把该方献出去的。 我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 人家这个药物经历过全国那么多新冠病毒的病例的检验有效,我们何苦再去削足适履呢? 2、我想起孙思邈。在中医史上,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孙思邈被称为药王,说明医学上张仲景无与伦比,药学方面,孙思邈堪称一绝。 孙思邈生活在唐代,他看过张仲景的《伤寒论》,肯定也精通张仲景药方配伍。但,孙思邈又善于学习和收集他法,比如道家的医学方剂、民间的医学方剂。 我曾经看过一份文献,大意是说,孙思邈收集到很多好的方子,效果非常奇特,但是药味特别多,一个方子几十味药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由上百味药组成。如果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或者按照张仲景的组方原则,这些方子都严重“违规”,甚至是“胡闹”。但这些方子效果都很好,有些是孙思邈亲自验证的。 对于这些方子为什么是这样组成,药王也无法给出解释。为了尊重原貌,孙思邈没有对这些方子进行丝毫删减,原封不动地记载下来,传于后世。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千金药方》里的一些奇奇怪怪的方子的缘由。 后世有些医家,也别出心裁地搞出大方复制法,其思路跟药王收集在《千金要方》的方子类似,就是以药味多、药复杂为主要特征。这跟我们今天的主角清肺排毒汤类似。 所以我就想,葛又文是不是受到这一医学流派的影响,搞了一个“大”方子。 这有点类似我们做股票,有人喜欢集中持股,就拿几个核心龙头股,看起来干净、漂亮。 但也有人的投资组合里是一堆股票,甚至上百个股票组合,也能取到好成绩。 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要求别人,关键是效果好就行。 当然,葛又文拟定的清肺排毒汤才21味药,不算特别多。 二、独特的药物: 柴胡、细辛、藿香及其他 清肺排毒汤里,麻黄是君药,所以我上一篇文章花费大量篇幅写麻黄。除了麻黄,这个方子还有20味药。如果每个要都介绍下,估计还得20篇这样篇幅的文章,还是算了吧。我就把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药介绍给大家认识。 首先,柴胡。 柴胡是干什么用的呢? 1、退烧2、疏泄、解郁3、升阳 柴胡的核心是作用于少阳,大多解决与肝胆有关的问题。所有治疗肝胆方面的方子,几乎都要用到柴胡。 先说退烧。柴胡解决的烧和其他高烧还不一样,它一般解决两种情况的发烧,一种是西医难以搞定的那种莫名的发烧,比如我曾经写过邓铁涛给徐向前元帅治疗发烧,用的就是小柴胡,其中的柴胡就是君药。当时西医怎么治疗,徐帅的烧就是不退,邓铁涛巧用柴胡,可谓药到病除。 另外一种发烧就是寒热往来,就是病人明明感觉发烧,但是有时候又是冷的,又需要盖着厚厚的被子。或者一会发烧一会发冷。还有一种更奇怪的发烧,就是身子上面发烧,下面发冷。更奇怪的还有左半身发热,右半边发冷。治疗这种情况就是柴胡的特长。 本次新冠病毒的很多病人,我看电视上的采访,很多都是寒热往来,有的既怕热又怕冷,用柴胡正好。清肺排毒汤里把柴胡放在重要位置,非常恰当。 再说解郁:结郁也叫疏肝解郁。中医认为,生闷气、不得志、斗气容易伤肝,肝气不疏通又更加郁闷,久而久之容易肝气郁结,得各种疾病,最常见的失眠、女性乳腺增生、乳房肿块,等等。任何病人,只要得慢性病和重大疾病,也都有郁闷紧张的一面,所以一些国医大师喜欢在常见的方子里加上柴胡或者郁金,就是解郁的。清肺排毒汤里方柴胡,也有这方面的妙用。我们最常见的一个方子逍遥丸,就是重用柴胡。 最后是升阳。肝本主升和泄,疏通良好,自然升阳。 柴胡的这些独特作用,让柴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小柴胡汤,该方剂几乎是中药领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方子。也是我这一生吃过最多的中药。 只要我的感冒症状出现恶心、头闷闷的疼,同时伴随想吐、怕冷和眼睛五官部位不舒服,我吃小柴胡颗粒必好。屡试不爽。 二、细辛 细辛是一个在今天不常使用,但古代常使用的药。 这并非是因为细辛不重要,而是因为今天很多医院怕打官司,很多医生怕惹麻烦。 细辛曾经有“细辛不过钱”之说。意思是说,细辛用多了,可能会出人命。 事实上,这是误解,是中医典籍的以讹传讹。 我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细辛的文章,写得比我写的好,原文分享给大家: 细辛杀人案细辛曾经在宋代摊上大事了:有一个犯人自杀了,发现旁边放的一些药,经鉴定认为是细辛粉,所以后世从此就流传了“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这一说法。宋代陈承《本草别说》一书:“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即气闷塞不通者死”。中医药界目前还在延续着此说法,逐渐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一条清规,一是医生不敢用,二是药店也不让你用。那么细辛真的有这么可怕吗?陈修园曾经细辛翻案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中:细辛其色赤黑,禀少阴泉下之水阴,而上交于太阳之药也。宋元祐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方书之言,类此者不少。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入矣!细辛在医生张仲景那里,更是上品《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细辛的方剂有20首之多,例如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四逆汤等,其用量多为三两,且并未言其禁忌,按照汉代的剂量考证,一两约15克,经方用量细辛可达45克之多,可见细辛入汤剂用量不应拘泥在一钱(3克)之内。大量的事实说明,在现实条件下,“细辛不过钱”之说已不再适用,它既不符合临床实际,又束缚了医生的手脚。“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这条戒律也应该改改了。虽然细辛已经被人翻案,但是现在很多中医院对细辛依然存在心有余悸。所以很多中医给医生开细辛,一般不会太多。 我看清肺排毒汤细辛用6克,感觉还是可以的。 细辛是干什么用的呢? 1、散寒2、温阳,祛风,祛寒湿 细辛这个药,它驱寒,散寒,祛寒湿,跟其他药物不一样,比如附子、麻黄,它们有时候不如细辛。细辛有两个特点: 1、彻底2、掘地三尺 什么意思,就是说细辛能把体内的寒湿直捣黄龙,深入到其他药物无法深入的地方。我把这一点叫掘地三尺的散寒。或者叫搜刮式驱除体内寒气和潮湿。 细辛本来就生长在寒湿的环境,它能在那么糟糕的环境下成长,就是因为它们天生就能对抗寒湿。 我曾经介绍过过麻黄附子细辛汤,里面的细辛就是负责搜刮式驱除寒气的。 清肺排毒汤把细辛加入进来,对长江流域特别是武汉地区的病人来说,考虑其寒湿和肺部积液,还是非常精准的。 三,藿香 藿香的核心作用: 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呕吐、泄泻、暑湿、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等症。 总结起来就是化湿、止呕,着用于脾胃。新冠病毒,特别是武汉地区的,一开始就是从湿从寒,五运六气学说也印证了这一点,而藿香又是治疗湿气的好定西,选择藿香,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当然,这种组方是时方派的思路。 特别需要提出来的是,藿香是赫赫有名的藿香正气水的君药。而藿香正气是我认为效果最好的三副药之一。我对这个要非常有感情,每次出差,我包里最常备的就是藿香正气滴丸。 葛又文在清肺排毒汤里加入藿香,而藿香又与清肺排毒汤的几个母方---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 毫无关系,所以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葛又文肯定对藿香正气本身的效果非常叹服,才把藿香正气的君药藿香加到清肺排毒汤里面的。 也许,他也经常用藿香正气。 需要让大家知道的是,藿香正气的组方不是张仲景,而是宋朝官方修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方子。不过,虽然是官方修撰,但药方子的原始发明人,很可能是民间的某个高手。 本来中医,很多都是民间的智慧。 好,清肺排毒汤还有很多味药物可以给大家解读,但限于篇幅和本公众号的宗旨,我们就到此打住吧。 中医源远流长,中医的智慧再写100篇文章也写不完。本来本公众号是写投资和股票的,但是因为今年疫情严重,让我们都感受到了健康的价值无限。今年这一年里最好的股票也是与医学和健康有关,所以本人除了写疫情股之外,也写了自己早年学过的中医。 本公众号写这些中医文章的最大目的,是以我对中医的热情、了解,激起一些有志之士能够更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中医,服务于生活在中国这片热土的世世代代的人们。 勿使前辈之遗珍绝于我代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我辈才浅,无法担起中医之大重任;我本俗人,喜于财经而疏于济世。希望我的中医系列文章能被有德有才之青年才俊看到,进而能投身中医事业,让中医之绝学薪火相传。 若如此,也算是我对中医贡献的一点绵薄之力。 全文终,谢谢您的阅读! 注:中医系列的文章今天总算有个了结。因为我十余年没有研究中医了,今天写的中医文章都是吃老本,可能存在很多硬伤,希望中医业内认识多批判指正。 我知道,读我文章的人很多是投资者,但是我希望大家稍微关注一下投资以外的事情,特别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中医也许在很多人那里不够科学,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充满疗效。这其中有很多至今无法说清楚的地方。我写的中医系列文章,努力把我知道的一些道理说出来,特别是我亲身体验的一些东西写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地看待中医。 谨以我的中医系列文章,献给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贤和今人!

全部讨论

2022-03-22 22:51

以岭药业

2022-03-22 09:34

中医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必须传承、发扬!

2022-03-22 09:01

文中提到了中医泰斗邓铁涛,可他把自己的老婆儿子都治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