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1喜欢:1
转:在香港电讯市场,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的“香港电话公司”一直占据着老大的位子,垄断了固话和国际电话业务。

香港回归祖国前夕,1995年港府决定解除垄断。李嘉诚看准时机,成立和记电讯有限公司,也拿下一张牌照。

可一个难题摆在了李超人面前:
和记电讯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一个综合性商业网,整合香港的移动电话、传呼与固网服务,再经过香港电信局验收。而西门子、阿尔卡特等设备供应商,趁机坐地起价,建设周期更长达6个月。

李嘉诚想到了华为。

彼时华为自主开发的产品已经显示出不俗的实力,李嘉诚考虑借助华为的技术力量和成本优势完成这个项目。

而且,当时华为已决定走国际化道路,将出海第一站瞄向了与深圳一江之隔的香港。李嘉诚得知此事后,有意提供一臂之力,帮助内地企业走向海外。

1996年双方正式开展交换机业务。华为倾巢而出,郑宝用亲自负责整体项目,李一男则带领着精锐工程师奔赴香港。

李嘉诚最初曾担心华为在香港可能“水土不服”,事情的发展也果然如他所料: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华为派去香港调试设备的员工发现,在内地调试很好的交换机,到了香港就很不稳定,接二连三出问题。

如果和记电讯因此通不过香港电信管理机关的检查,华为就别想在香港拿到电信设备经营权。

所有人从各个角度分析原因,可就是找不到问题症结所在。

时间变得越来越紧迫。

华为员工索性买来睡袋在机房打地铺,连续多日通宵调试,华为总部设计人员也放弃周末休息协助调试。那段时间,每到凌晨两三点,项目组组长的手机就特别繁忙,不停地传递调试信息。

看到华为人如此拼命,和记公司的员工吃惊之余也大受鼓舞,纷纷伸出援手,大力协助调试。

最终,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

凭此,和黄在香港电讯市场进一步站稳了脚跟,华为也拿到香港电信设备的经营权,站到了香港这片土地上,并在国际化道路上越走越宽。

全部讨论

2019-06-11 16:53

1995年,华为有多少拿的出手的电信设备呀,小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