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天风农业】如何看待3月生猪产能数据20230405


【介绍环节】

产能数据情况:3月能繁产能下降幅度扩大,猪病影响有所分化

产能数据情况:3月样本点能繁产能环比-1.95%,同比+2.96%(2月能繁产能环比-1.84%)。去年11月到今年3月能繁累计下降幅度在5%-6%左右。

影响时间:春节后到3月20日猪病没有好转迹象,3月20日开始北方区域(例如河南、山东、江苏北部)猪病影响才相对前期稍显稳定,整个3月份处在被动淘汰过程中。

不同养殖规模情况:3月全国TOP40养殖场(含上市企业和地方龙头)能繁环比+0.5%; 1000头母猪场(占样本点57%)环比-1.19%;200-1000头母猪场环比-2.74%;散户环比-2.2%,散户权重在逐步减小,目前占比约20%(非瘟前40%-50%)。从样本数据来看,3月能繁去化幅度最大的是中小养殖场(母猪存栏200-1000头)。

去化原因:3月母猪去化主要是因为疫病导致的被动去产能,目前仔猪头均利润在180-200元/头(肥猪仍处于亏损),仔猪盈利情况下,母猪主动去化意愿不强。

资金及补栏情况:补栏相对谨慎,资金压力中型养殖场最大

资金情况:价格一直维持在成本线下震荡(自繁自养成本线17+元/kg),行业资金相对比较紧张。分规模来看,行业都处在资金较为紧张情况,但目前资金最为困难的是中型养殖场(规模相对前期扩大但成本不占优势)。

补栏情况:一方面疫病较复杂,另一方面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行业补栏积极性较差,多数处于观望状态。

仔猪价格:供需偏紧情况下,价格目前处在偏高位

价格情况:7kg仔猪价格580元/头(6kg仔猪价格570元/头,15kg仔猪价格650-670元/头),价格较为平稳,头均利润可以达到160-200元/头。

原因:供需偏紧,需求端:1)需求导致,集团场扩产过程中母猪供应不足,有外购仔猪需求;2)散户从自繁自养转为专业育肥,有外采仔猪的需求。供给端:卖仔猪企业比较少且猪病影响下仔猪供应可能小幅下降。

未来产业趋势:集团场产能稳步微增,散户往专业育肥转型,中型场比较困难

散户:散户较为灵活。散户中很少买纯种二元母猪,行情较好时会出现肥转母情况。由于散户从自繁自养开始向专业育肥转变,因此母猪去化可能受到散户未来规划的影响,出现不养母猪从而淘汰母猪的情况。

腰部企业(母猪存栏3000-5000头):资金比较难,但也没有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该群体未来可能会有出售猪场的计划。

集团场:3月整体能繁环比+0.5%(全国TOP40)。今年冬春时节没有受到猪病影响的企业每个月都会适当进行增产,大企业未来产能会稳步向上。

未来猪价判断:猪价短空长多,风险点需关注二育和压栏

没有二育影响情况下,5月前猪价偏底部运行。根据推算,生猪供给在6-7月前都是处在相对高位的,6-7月后生猪出栏量才开始下降。同时今年冬春季节疫病影响的母猪产能对应的肥猪出栏量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3月期间显现,所以对今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价格比较看好(风险点在于集中的二育和压栏)。

【问答环节】

Q:北方、南方猪病的边际变化?

A:区域来看,3月去化最严重的是华东(江苏、浙江、安徽),环比下降3.44%。第二是华北(河南、河北、山东),环比下降2.88%,东北降2.13%,华南、西北分别环比增加0.13%和0.22%,西南环比下降0.89%。同时3月25号之前北方区域一直在发,没有明显减少趋势,最近10天山东、东北、河南、河北区域相对前期稍显稳定,后续北方还要继续观察。

南方来看,今年春节前后,西南和华南仔猪腹泻比往年要严重,猪病反而影响不大,具体原因不清楚。南方雨季将至,亦需持续观察。

Q:正常染病猪处理后需要多久才能够正常补栏?

A:规模企业走正常防疫流程,但散户意识没有原先强,监管上没有那么到位,以前19-20年会空栏45天再放猪进去,但现在小散户比较随意,一般不会空栏两个月。

Q:行业资金压力?

A:养户资金紧张是确定的,核心还是看养殖成本。去年养殖成本偏高,自繁自养成本基本上也接近17块钱,但现在原料价格下降,成本也有所下降。散户灵活,现在不养母猪的占比高。集团厂资金压力也大,只不过融资更容易点。中型以上的猪场还是跟养殖成本有关系,如果养殖成本做的比较好,行业亏钱时也会坚持。但是如果养殖成绩不太好,要么减产,要么就暂时先不养,要么把猪场卖掉。所以千头母猪场是资金压力最大的,规模上来了但成本不占优势。

Q:北方疫情有所缓和后,是否意味着临近母猪产能去化的拐点?

A:并不是,北方区域从3月20多号到现在相对前期相对平稳,但还处于散发状态。南方像西南区域已经反馈有一点猪病情况,所以南方雨季还是需要持续关注的。4-5月份北方降幅可能明显收窄,同时南方可能从前期的母猪增产转为减产,所以6月份之前行业母猪应该以去化为主。

Q:这一轮疫情跟2022年的疫情相比,它的严重程度?

A: 明显比22年严重,跟21年差不了太多,但跟19-20年高发期不是一个量级。21年1月份当时刚上期货,很多人夸大了真实猪病信息,导致当时觉得猪病特别严重。

Q:今年猪病估计几月份会有数据去验证?

A:对于仔猪的影响最早会在5月中下旬体现出来,6-7月份出栏量出现连续环比下降,所以如果需求平稳的话,六七月份猪价应该会出现反弹。

Q:二次育肥在逐渐出吗?5月有没有二次育肥再入场情况?

A:今年春节后开始做二次育肥,但3月份猪价下跌过程中很少有人做二次育肥。监测的二育销量显示3月份比2月份下降70%。现在这部分二次育肥已经在卖了,生猪出栏体重最近一直偏高位。说明大猪是在出栏的。

新的二育群体不一定等到5月才入场,因为目前猪价足够低。今年二次育肥群体不小, 4月份如果价格合适可能就会抄底入场。

Q:现在二育规模大概有多大?

A:起码比非瘟前的体量高2-3倍。

Q:针对弱毒,拔牙效果是否没有之前好?

A:复阳频次和时间间隔相对以前是更高更短的。现在只有拔牙一种方式,今年部分养户拔牙后仍会发现猪场里剩余猪只感染。同时二次感染风险也比较高,去年拔完后基本上就比较稳定,今年拔完一次后还会发。

Q:怎么看待目前的出栏均重?

A:未来这段时间体重都不会下降或者下降不明显。因为行业均重已经提上来了,行业均重很难再跌到115公斤以下了,去年同期117公斤已经是非常低的位置。现在体重偏高是因为虽然有猪病在抛,但是大猪出栏量也在增加。现在集团公司标猪体重基本上都在120公斤左右,很多集团场预期6-7月份行业会有小幅出栏量下降,所以现在体重在往上调,因此短期内体重就难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