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猎手系列之一:富国李元博 换手率超高的“选股高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

分析人如此,分析基金经理尤其如此,有些人虽然理论框架一大堆,但实际上却非如此,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非常难。

所以红姐又得死磕数据啦。

上次红姐撰写了《科技主题基金投资指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里面列出了红姐挑选出的一批主动管理类科技主题基金,红姐将对下列表格中的基金经理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供大家进行更多维度的筛选。

分析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投资风格,考察他从业以来的重仓股数据不失为一个最直观的方式,正所谓不要看一个基金经理说了什么,而要看他买了什么,拿了多久。

真理藏在浩瀚的数据里,是红姐一直信奉的。

科技猎手系列之一,红姐要写的正是富国基金的李元博。

李元博先生:硕士,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湘财证券任研究员;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在天治基金任研究员;2011年9月至2015年7月在汇丰晋信基金任研究员、基金经理;2015年7月加入富国基金,2015年11月起任富国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基金经理,2016年6月起任富国创新科技混合基金经理,2019年5月起任富国科技创新灵活配置基金经理。

李元博,富国基金内部封号“科技先锋”,在富国基金很多人眼中,李元博为人踏实稳重,有一种温文尔雅的书生气,但他的操作却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有一种“狠劲”。

红姐将李元博在汇丰晋信管理的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在其任期期间的前十大重仓股数据,以及其管理的富国创新科技的前十大重仓股数据,发现李元博是换股非常频繁的基金经理,是非常主动的自下而上选股的选手。

李元博自2014年6月21日至2015年7月24日之间独自管理汇丰晋信科技先锋基金,上述列表中红姐将其管理期间该基金在每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单列出来,排名不分先后,其中4个季度共重仓26只个股,其中只有7只个股被持有两个季度,1只个股被持有3个季度,其他均是只持有一个季度。

再来看看富国创新科技基金的季度重仓股数据

李元博自2016年6月16日至今管理富国科技创新混合基金,在上述14个季度中,该基金共重仓74只个股,其中持有2个季度的有12只,持有3个季度的有8只,持有4个季度的有3只,持有5个季度的2只,持有6个季度的2只。

不过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李元博的实际换手率并不会如重仓股换手率表现的那么高,因为有些股票可能只是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并不代表就全部替换掉了。此外,从上述数据来看,李元博也是一位原则性非常强的基金经理,有些股票一旦不在他的选择框架范围内,就会比较严格的卖出。

兴业证券曾经以富国创新科技混合基金为例子发布过一篇研报,研报指出基金换手率高于行业平均,但是同时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选股,根据他们的模型分析,基金经理任职以来有显著的选股能力。

所以如果看重李元博的选股能力,就值得选他,但是投资也需要和自己的逻辑相恰,不一定最好的就是最适合你的,如果你承受不了这么高的换手率,就拿不住李元博的基金。

下面红姐将公号点拾投资上关于李元博的采访和富国基金公众号上关于李元博的信息整合,将其投资框架简单梳理如下:

投资框架

我更信任框架,我现在基本上都是完全主动研究。我通过框架里面主动筛选出来的公司,觉得值得研究再去约一些卖方分析师来路演。

第一个指标,盈利高增长。对历史上取得超额收益的公司做了归因分析,发现一个重要特征是盈利高增长。于是我将盈利高增长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到我投资的框架中。

第二个指标,财务指标。到了2018年高增长但是现金流不好的公司跌幅比较大,我又在自己的框架里面引入财务指标,只看盈利比较健康的公司。财务指标里看重ROE和有息负债。我用量化做回测后发现,最大的差异来自企业ROE。ROE从10%增长到20%这段区间的股票复合收益比ROE长期稳定在20%的复合收益率要好,但最差的就是ROE长期10%以下的。如果企业ROE和外部成本差不多,那其实并不创造价值。

通过这些排查之后,基本上每个季度能被我筛选出来的就几十只左右。这些公司里面,我再优选历史表现还不错的公司,新的公司相对数量就必须少了。

第三个指标,宏观指标。筛选出来的公司要结合宏观的状态,最好的公司就是最适合当下宏观背景的这些企业。

我在2019年下半年,就让组合更加去偏向企业的质量,只是这个质量是有基本面保证的。假设企业ROE很好但盈利低于预期,我也不会放到我的组合里面。我选择ROE从10%到20%,处在一个上升通道,盈利也在高增长的。此外企业的竞争格局,行业空间,我也会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去看得更加清晰。

我的框架大致能从三类股票筛选。第一类是盈利增速明显提升的,比如说之前是10%的增长,突然跳到30%增长,这种是我特别喜欢的。如果这种公司能维持下去,会是最好的选择。第二类是长期增速和ROE比较稳定的,这类公司大部分在消费和医药板块,差不多增速都在20-30%之间。第三类是ROE和增速相对较低的,在10%上下。这类公司我自己不是特别偏好。

具体选股策略

首先我先用一个自下而上的方法,筛选出来我所研究的股票池。

 第一步我会在每个季度的时候,因为每个季度季末一个月有大量公司发布业绩预告或者说季报。我会在每一次季报期,把全市场所有公司业绩季报筛选,找出业绩提速的公司;或者业绩增长保持非常稳定的公司,把它们筛选出来。

 第二步,我就要找业绩提速的原因。其实,第二步是这个策略成功的关键。

 因为很多公司你会发现经过研究之后,它的业绩提速可能是季节性的,或者说是有一次性大额投资收益的重回到期,亦或一次性出售了某类资产,我要把一次性的剔除掉,寻找它背后的原因,这个原因很关键。

 第三步,就是寻找一个估值的安全边际。我觉得不论是哪种策略方法,估值的安全边际都是比较重要的,对估值的安全边际都有比较重要的考虑。我用这个方法更多考量PE,看PE和增速所匹配的程度,市场给它的估值处在怎样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