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品牌之我见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最近渔夫老师布置一道作业:将A股市场的医药板块中所有个股进行分析,选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跟踪分析看2-3年后是否有介入机会。这个作业工作量太大,单凭个人力量根本无法完成,渔夫老师任命了三个经验丰富的得意门生担任组长,组长下面又精选一些骨干精英,集合众人之力围堵分析医药板块个股,现正如火如荼的分析报告制作中……
今天借此机会谈谈中国医药品牌个人看法,谈到医药首先想到中医,中医是一个好品类,至于品牌,在中国中医还真没有什么全球知名品牌,想到此不禁让人唏嘘不已:远在公元前770年的就有扁鹊神医(距今已2700年),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距今已有1700多年,如有心建立品牌,三国时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就是最好的公关),即使是明代的李时珍(距今已有400多年了),医药经书无数,但空有品类没有顶级全球品牌,确实令人惋惜不已!
试想,历经千年之后,妇孺皆知的神医,如果能留下什么秘方,建立品牌相传至今日,那将是我大中华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呀,可惜现已成奢望,即使李时珍留下来的《本草纲目》已成人类共同的财富,本来按照品牌的领先原理,第一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品牌进入消费者的心智要容易得多,但是将大好建立千百年的全球品牌的机会白白的浪费掉了,真是可惜!

追古思今,目前的状况有如何呢?从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看,还是在继续挥霍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从品类看,中医就是一个极好的品类(品类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简洁易懂),品牌呢?从招股说明书和年报和季报看,还没有哪个品牌占据市场的绝对份额,最可怕的是品牌延伸和多元化是绝大多数医药公司CEO大力提倡的,想来想去原因不外乎追求的是利润的增长而不是品牌的建设(一个还没有成为绝对领先者,占据市场绝对份额-----至少50%的份额,就想多元化,从长期看只会不断削弱品牌价值!)

反观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白加黑(感冒药),一听就是很好的品牌名,符合品牌认知上概念联接,更好的品牌名当属美国生产的伟哥(帮助无数男人找回自信的那个),品牌名符合独特,简单,顺口的特点,最重要的暗示品类的特点,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有何不同?就是品牌的特性或者差异化在哪里,看伟哥吧,很简单,就是挺起时间长,反观广州白云山的那个金戈,听说销量也不错,但是感觉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人云亦云,别人(伟哥)说时间长,它(金戈)也说长(什么力挺中国男人,金戈汤滚45分钟等陈词滥调),难道不能给竞争者(伟哥)重新定位或者站在领导者的对立面,重新开创一个新品类,或者站在女性的角度看如时间长可以治疗什么疾病或者缓解疲劳等(此等胡诌,一孔之见,纯从个人视角看),另外金戈名字虽然不错,可是不要和别人同音呀,别人是伟哥,你是金戈,谁是老大一目了然,帮别人做嫁衣罢了!(感悟:通过做领导者对立面战略,远胜于模仿领导品牌)

渔夫老师一直在教导我们,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达到一定程度,必须能够熟练到从定性的视角就能够猜出定量的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反之从定量的三张表能对倒出定性的竞争优势及商业模式等,而定量分析中,品类的发展历史的前世今生及品牌的建设乃企业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行政垄断企业除外),品牌在竞争优势分析中占有举足经重的地位。

中国医药行业历经千百年历史洗礼后,今天的中国医药企业品牌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要提升品牌必须围绕你的专长展开,不断站在消费者的视角问自己,它对你的顾客而言是否有意义,它是否符合你的声誉和形象等,高瞻远瞩,保持耐心和恒心和专注(不要现在还没有做绝对老大就想品牌延伸和多元化),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全球品牌!

全部讨论

2017-02-22 16:48

神威医药  中药股

2016-04-24 09:11

兄弟真能写啊
医药企业多元化的情况确实比较普遍,不过很多是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通吃,战线拉的很长。
以康美药业来说,从上游的种植,中游的中药材交易平台和贸易,中药材、食品的加工制造,到下游的终端销售,全产业链布局。
单从聚焦的视角,这种做法貌似不太可取,正如周黑鸭没去自己养鸭子,而专注做卤鸭。
难道这么多医药企业不懂得聚焦么,要么种药,要么提供交易平台,要么专注终端销售?问题估计没那么简单。
近期重读《创新者的解答》,里面写到在产品性能与顾客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在产品性能不稳定的初期,提供交互式产品更有竞争力,通俗来说就是所有的活儿自己干,在产品性能超过顾客需求的阶段,提供结构化产品更有竞争力,即对诸如产品设计,装配制造等工序外包给供应商。
如果按照这个理论解释,对目前很多医药企业全产业链布局或许就有了新的认识。
拿中药来说,目前阶段,上游的种植,中游的贸易,都比较原始粗糙,标准化缺乏,企业全产业链布局,以上市公司的平台实力,就能提供更加优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