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扁鹊三兄弟治病谈品牌建设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史记记载魏文王和扁鹊的一段对话,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三兄弟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已经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村子里才有名。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见的都是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他们认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看完上面的对话,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不是佩服三兄弟的医术,而是对于2700年前的扁鹊三兄弟的爸爸品牌战略太厉害了,高手中的高手啊!你看,其一:三兄弟按我们理解如果他们相差岁数不大的话,绝对是不可能这样分而教之,一个医术定位于病情发作前,一个定位于病情发作时,一个定位于病情严重时,猜想是三兄弟之间岁数一定相差5-8岁,而过去人们一般活50-60岁,想想扁氏三兄弟的爸爸得事先周密筹划养精蓄锐多少年呀;其二:大家知道在过去2700年前,医术的学习是靠不断的摸索积累的,不想现在这样,在互联网上查一下,飞到国外去学习取经,而是扁氏老大专门学习病情发作前的医术,一段时间后一定会遇到瓶颈,等到老爸慢慢解决后老二刚好长大了接着学习病情发作时的医术,一段时间后又遇到瓶颈,专攻几年后,扁鹊也长大成人了,医治病情严重的医术也就教给他了,这个扁氏老爸真是神人,不但精力充沛,而且品牌战略眼光独到,一个品类(医术)使用三个品牌(扁氏兄弟三),不断创新,提高竞争门槛,同时封杀了竞争对手的一切行动(天啦,还让不让其他的医师活命呀)。

无独有偶,扁鹊老爸的品牌战略被2700年后的吉列学到手了,你看,吉列最开始生产单刀片剃须刀抢占市场份额,在竞争对手蠢蠢欲动时率先推出TracII(第一种双刀片剃须刀),接着推出Atra(第一种可调节的双刀片),继续推出锋速3(第一种三刀片剃须刀),紧接着提出Quattro(四刀片剃须刀),吉列所有的创新不是被动的应对而是主动求变,主动封杀竞争对手的行动,更可怕的是吉列将扁鹊老爸的品牌战略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吉列的每一个核心产品都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名,如TracII,Atra等,减少了混淆,同时占据的市场60%的份额,成为世界级的品牌。

在目前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中国有好几个企业具备成为世界级的品牌,其中之一就是格力,但是格力没有走吉列的发展模式(吉列在自己的主业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同时杜绝品牌延伸和多元化),反观格力进行品牌延伸,做什么格力手机,什么热水器,除湿机等,短期看可能业绩会增长,从长期看,这不是自损品牌吗(想挥刀自宫吗,想想都害怕),一个中国世界级的品牌可能就这样陨落,那多么令人扼腕惋惜呀!

还在彷徨的中国企业还是去学学2700年前扁鹊老爸留下来的品牌战略:聚焦主业,不断创新,提高竞争门槛,主动封杀竞争对手的一切行动,建立世界级的品牌!(千万不要去进行品牌延伸或者多元化,特别对于格力这种在消费者心智中根深蒂固的企业)

全部讨论

2016-04-13 09:05

吉利做过多次多元化的,只是不太成功,又分拆了。

2016-04-12 21:58

吉利没有多元化,但他多次被出售,是多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