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的再平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上一篇文章说到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把资产分散到不同的地方,让资产分散开,这样子就可以降低风险,这里的风险就代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单一的投资品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比如股票如果遇到熊市就会暴跌,若把全部资金都投入到股市,则会损失惨重,但是如果把资金同时分散投入到几种不同的投资品里面的话,就可以降低这种可能性

因为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投资品之间都是不相关的,比如黄金跟股市在某些时候就是负相关,由于黄金有避险的属性,所以当股市暴跌的时候,资金会倾向于去买入黄金躲避风险,这就可能会导致黄金价格上涨

当你同时配置了股票和黄金的时候,就可以在熊市的时候降低自己的风险,如果买入更多的标的,风险的分散效果就会更好

这也不是说配置的投资品种越多越好,想要做资产配置首先需要满足一点,那就是这项资产的长期收益要高于通货膨胀,如果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不能满足,那么配置了就毫无意义

在投资界有一种投资方法叫做分散投资,这种方法与资产配置的逻辑基本相似,但是并不完全相同,分散投资只讲究把本金分散开投入到不同的投资品里面,但是对于资产配置来说这只是第一步,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资产配置计划之后,还需要进行很重要的第二步,就是资产配置的再平衡

所谓的资产配置的再平衡指的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资产价格会发生变化,慢慢的你当初设立的投资比例就会发生变化

举例:你计划投资70%股票,30%债券,现在遇到了牛市,股票价格涨的比较好,股票的资金已经涨到了85%,而债券的占比只剩下15%了,这就已经偏离了当初设定的比例,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一个资产配置的再平衡,卖出15%的股票,把这一部分资金全部买入债券,如果后面再次比例失调则再次平衡

这个例子是根据资产占比来实现再平衡,也可以定期去检查,比如每年检查一次资产比例然后去调整,或者每半年、每个季度检查一次

之所以要进行资产配置的再平衡是因为“均值回归理论”,你可以假想一下,想象每一种资产在长期来看,都有一个平均的收益斜线,这条线的斜率是固定向上的一条直线,斜率越高代表这种投资品的收益就越高,那么这条斜线就可以认为是这种投资品收益的“均值”,如果短期内一种投资品的收益过高,超过了它的“均值”,那么它就有一种“均值回归”的趋势

在股市里这种现象就表现的特别明显,有过一定的投资经验的老股民就会知道,股市每一年的投资风格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大盘股涨的好一些,有的时候小市值股票又占山为王,投资风格的切换在也是一种投资品向均值回归的现象,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想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资产配置的再平衡有多么重要

下面就举一个实例来比较一下资产配置的再平衡实际收益情况

假设现在有2个投资品种

A. 第一年收益40%,第二年收益-10%,复利收益率为12%

B. 第一年收益-10%,第二年收益40%,复利收益率为12%

现在你手里面有2万元钱,分别对A和B两种资产进行投资

直接进行分散投资:第一年收益为14000+9000,第二年收益为12600+12600=25200元,复合收益率为12%

进行再平衡的收益:第一年收益为14000+9000,进行再平衡后为11500+11500,第二年的收益为10350+16100=26450元,15%

这再一次证明,在投资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仅仅进行再平衡就可以拉高复合年化收益率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