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偿债指标:利息保障倍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时候事关企业的生死,如果短期的借款无力偿还,企业可能就会低价变卖资产,这势必会对生产和经营产生影响,所以短期的还债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流动比率就能反映出公司的偿债水平

除了流动比率之外,还有一个指标也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反应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这个指标叫做利息保障倍数,它与流动比率不同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流动比率考查的是企业的短期资产与负债的情况,而利息保障倍数则是从收入和利润层面来考察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这个指标代表着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与当年应该支付的利息的比值,这里面的利润并不是净利润,而是指的息税前利润,也就是还没扣税,也没交利息之前企业的利润

简单来说,今年公司赚的钱,够不够交利息的?如果够交利息,那够交几次利息?这就是这个指标所代表的含义。格雷厄姆的观点认为,利息保障倍数应该大于等于7,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企业,其息税前利润应该是当年利息支出的7倍以上

对于一些投资公司债券的投资者,这个指标是尤其应该重点关注的,对于公司债投资者来说,公司交的利息支出就是他们投资债券的收入,如果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很低,甚至不到1的情况下,那这个债券就会面临违约的风险

下图是乳制品龙头企业伊利股份的利息保障倍数,没有数字的地方代表当年无需额外的利息支出,其他有数字的年份,利息保障倍数也较高,单纯看这一项的话还是很健康的

@今日话题 $伊利股份(SH60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