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①丨何为“鱼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8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公众平台上,记录从初识一家公司到买入决策的全过程,依规矩先来一波提示:

阅前提示

本文仅作为个人投资思考记录,文中涉及所有个股的操作及看法,均可能存在谬误;所提及的持仓股均有腰斩甚至脚踝斩的风险。

请阅读者理性思考,切不可根据本文的思考和判断作出买卖决策。

前言

鱼跃这家公司实际上疫情期间我就开始断断续续了解,期间市值一直在280亿元~390亿元之间徘徊,站在2023年年末看,此刻鱼跃虽市值跟疫情期间大差不差——约330亿,但是其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结构、产品矩阵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改观。

在此次企业分析中,我准备将分五篇文章记录自己对鱼跃的初印象:

第一篇鱼跃的基本介绍,帮助那些对鱼跃0认知的读者,对鱼跃构建起一个大概的认知。

第二篇聊聊鱼跃这家公司的特点,我喜欢在初识一家公司时,把它的经营特性做一下记录,这对「拿捏」、「把控」一家公司很有帮助

第三篇也是系列文章中最重要的一篇:个人认为鱼跃这家公司存在何种竞争优势、凭借什么获得毛利率约50%、净利率约22%的超额收益;顺带浅谈下鱼跃的成长空间,即「海阔」在何处?

第四篇准备研究一下鱼跃「内生式增长,外延式并购」的可行性,这「两条腿」对鱼跃未来业绩增长十分重要。

第五篇鱼跃的相关疑点、风险进行梳理,以及记录相关估值、交易决策(后两者是最不重要的)。

好了,基本框架在此处,正文开始[呲牙]

正文

鱼跃医疗,一家位于江苏丹阳的纯正民营企业,2008年于深交所上市,上市之初融资2.47亿元,此后于2010年、2016年分别融资2.68亿元、25.60亿元,累计融资30.75亿元。截至2023年12月,已累计现金分红26.11亿元

我认为,即使我们已经知道当下的鱼跃维持当前盈利能力已不需要大额的资本支出、经营这盘生意只需要靠经营性资产/负债即可实现利润滚存,但历史的融资与分红数据对比,仍是对鱼跃盈利能力、净利润含金量的最好诠释。

这家公司主营业务为(二类)医疗器械,为何前边要加个「二类」?因为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采取分类管理制度,总共有三类:

一类即对患者而言风险程度最低的医疗器械,只需进行常规管理(比如普通的消毒、妥善保存、定期更换等)即可保证其安全,说这么多似乎没有具体印象?其实就是创可贴、拔罐器、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之类的产品,仅此而已。

tip.生产一类医疗器械,监管方面不算严格,只需要向地市药监局提交备案资料即可

二类相对一类而言具有中度风险,应严格控制管理以保障其使用安全。

当然从官方术语看,个人感觉有点言过其实了,但简而言之,二类医疗器械在使用上比一类更复杂、科技含量比一类更高,常见的二类医疗器械有医用缝合针、血压计、体温计、针灸针、助听器等等,可以说,二类医疗器械正是鱼跃的能力圈之所在

tip.生产二类医疗器械,在监管上相对而言比较严格,需要向省级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才有资格生产

三类医疗器械,在定义、品类上虽比较复杂,但只要记住一点即可:三类医疗器械大多是「通过手术植入体内」的医疗器械。

典型的三类医疗器械有:齿科植入材料(补牙、种植牙时会用到)、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血管内导管等等。

稍提一嘴:正海生物所处的医疗器械领域即三类医疗器械

tip.三类医疗器械,在生产方面需要有很高的技术积淀,监管方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严格审批,需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申请通过后取得产品注册证,方能开展生产。

也正因此,三类医疗器械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盈利性,都比二类医疗器械高出一大截。

在基本明白在医疗器械行业中鱼跃所处的定位后,我们来探讨鱼跃的业务基本盘

上市之初,管理层曾对自己的企业一语定乾坤: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医疗器械的专业生产企业

以此为基点,自2008年上市至今约16年时间,经过鱼跃人的不懈努力[鼓鼓掌],该基点有

一变一不变

不变的是:「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专业生产企业」

何以为大?

毫不谦虚地说,从上市至今,在国内(二类)医疗器械行业中,无论品种广度还是渠道深度,鱼跃都可称得上行业第一[狗头]

的是:从「...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变成了「以提供家用医疗器械、医用临床产品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服务为主要业务」

中翻中:我们的产品以及不止康复护理(吸引器、吸痰器、轮椅车...)和医用供氧产品(制氧机、呼吸机等)啦,家用医疗器械以及医用临床产品,俺们争取努力把它们基本全包了[偷笑]

——再简而言之,鱼跃的产品结构逐渐优化、产品品类逐渐丰富、产品板块开发方向逐渐聚焦

我认为,围绕着上文所述的「变」与「不变」,基本可以将鱼跃的基本业务和近年来的发展方向说清楚:

2008年上市之初,鱼跃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共计 36 个品种、225 个规格;而截至2022年年报,所产品种已达600多种,规格近万。

与此同时,这十余年间鱼跃将自己发展的产品板块从分散趋向于集中——以前是针、椅、车以及家用医疗器械一起来,现在则是集中火力,向家用医疗器械及其配套产品&医用临床产品「开炮」[捂脸]

口说无凭,2007年,各种杂七杂八的诸如轮椅、保健盒、氧气阀、听诊器产品,营收占总营收约为32.18%,而更甚有所谓的「其他项」(指除了上述4种产品以及制氧机、血压计、雾化器之外的零碎产品),营收占总营收比重约为31.86%,这两大板块,占总营收比重就达到64%左右——这就是上文所说的产品品类分散

而到2022年,鱼跃旗下的医疗器械产品品类集中之势已十分明显:

呼吸治疗解决方案(呼吸机、制氧机等)、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血糖仪、血糖试纸等)、感染控制解决方案(消毒剂、检测试剂盒等)、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血压计、额温枪、尿酸检测仪、胎儿心率仪等)、急救(半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这几个板块营收已占总营收约80%——这就是上文所说的产品品类趋向于集中

总体来看,这十余年时间鱼跃的产品线从繁到简,从相对分散到相对集中,以往的针椅车仪器,逐渐砍到以仪器类及其配套产品为主。

医疗器械领域,产品品类的多样化组合一定程度上可以构建护城河,这是由于:

①公司销售的产品品类越多,越具备研发出新产品品类的能力(盈利带来现金流再投入研发,结果就是品类不断扩充)

②多样化的产品组合让公司具备抵御其他公司产品带来的竞争威胁(别人有的我有,别人没有的我还有[斜眼]

③多样化的产品组合,进一步强化现有渠道网络、制造能力,由此也可带来规模效应(例如公司手头上有十家直销药店或网店,我卖1个品类是卖,我卖50个品类也是卖,但只卖1个品类和卖50个品类带来的盈利效果不一样,推广的效率也不一样,平摊到单位产品的成本上更不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产品品类多样化组合可以构建护城河,那鱼跃从分散到集中岂不是坏事?

对此我的看法是:所谓「多样化」也需要适度多样、合理多样:

上市之初,鱼跃的产品虽谈得上「多样化」,但总体上比较分散,针椅车以及零散的制氧机呼吸机,远不及今天的「多样化」来得适度、合理、健康——毕竟现如今的多样化已经是成板块了,并且方向上更加聚焦。

实际上,鱼跃与汤臣类似,虽属于医疗保健行业,但却多少沾点消费品行业的属性,此处就不多阐述了,留在第二篇展开[献花花]

$鱼跃医疗(SZ002223)$ $汤臣倍健(SZ300146)$ #沪指打响2900点保卫战#

全部讨论

01-01 18:32

感谢分享

2023-12-31 09:20

写的很好,感谢分享,我也准备投资鱼跃,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2023-12-23 22:57

非常不错的文章$鱼跃医疗(SZ002223)$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