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9回复:24喜欢:3

中国大飞机的路西方能挡住吗?

最近,有关西方不给C919发准航证的讯息甚嚣尘上,请大家讨论一下,中国大飞机的市场状况以及大飞机产业链。C919订单已经近1000架,今后大飞机的产业链国内是否能自给?航电、机械,通信,材料,发动机等等





全部讨论

先说结论,中国的航空制造业发展的脚步会越来越快, 从军工开始强大到民用客机崛起,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
1, 中国有全球最大航空的消费市场,中国人口众多,刚刚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口已经突破14亿,而没有做过飞机的人口有8-9亿,现在中国人均GDP也突破了1万元美金。消费潜力不言而喻。
2, 中国商飞实实在在的订单在哪,现在近1000架,C919订单,硬邦邦的在哪,根本不用考虑需要,只要做好生产就行,实际现在已经搞好了生产线,用这样短时间就生产出6架试飞样机就是强有力的说明。
3, 现在正在全面高强度的试飞,飞满科目,争分夺秒又科学严谨的试飞,由于,试飞样机比较多,完成试飞数据试飞流程会很快。因为,前几架已经飞了2年,后面试飞样机多了,并且在已有经验的基础进行,试飞的任务希望在接下来的2年完成。
4, 我们确实要准备在我们试飞的结果非常好的情况下,美欧依然不给适航证的情况,这个不用多说,利益在作怪,但我们国内的市场巨大,在国内先飞完全可以,就像高铁,报国内搞得风生水起,后面走出国门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5, 用两年时间抓紧准备新生产线产能安排,就是这1000架订单也要干上一段时间,要安排足够的产能
6, 有关大飞机各子系统关键零部件更不用担心,全球采购是国际通用办法,但最主要的部分,希望能够自己,以后不被束缚。我们的飞控,电子,通信,飞机材料、整体框架是可以的,短板是发动机,但可喜的是,这次国家高度重视这块,在大飞开始的时候就高度关注了这个问题,中国航发实际是同时开始研发制造大飞机发动机,现在是CJ1000已经完成多次地面测试,争取早日上机测试,实际的时间节点据说也是2022年,而CJ2000正在研制过程中。
说的有点多,但结论很简单,中国的航空工业,飞龙在天很快到来,中国商飞、波音、空客三足鼎立的时代也会很快到来,现在是低位买入中国航空资产的最后机会。

2020-01-18 08:48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没有什么是中国人搞不出来的!

材料,发动机是短板,通信已经是先进水平了

2020-01-19 15:11

大国重器 没有那么快的。
你说的订单 都是意向,没有一个人付钱的。
现在需要埋头苦干,离能出货还早着呢

2020-01-19 11:56

肯定无法组织,等到真的量产了,我们也不给波音空客发

2020-01-18 09:14

这又是美国在背后搞鬼,美国想从各个领域遏制中国。可是他已经遏制不住我们大中国了。中国现在就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2020-01-18 08:29

短板的发动机,现在不是控股了乌克兰一家顶级发动机公司。相信我们能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