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批追涨杀跌的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67喜欢:46

节后允许机构净卖出之后,连续两天集中调仓到高股息类的权重,许多个股(尤其科技类)跌幅却不小,整个市场也处在连续缩量状态,24年头两天的真实体感是比较差的。

这两天的下跌几乎都是由交易因素主导,跌的是流动性,尤其是机构此前因为卖出受限累积的抛压。

这里还是判断短期指数向下没有太大的空间,当前节点闸口放开导致的加速释放绝非坏事。

最近在做24年策略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现在的一些症结,在上容量的细分里,大的板块主要是顺周期、电新、TMT、医药、红利,红利昨天已经聊过,我自己不会考虑,那就还剩下另外4者。

简单按排除法筛一遍,配置角度顺周期和电新都有自身的一些问题(指的是配置,交易型机会不排斥)

1.顺周期:

国内地产相关的产业链,包括建筑建材、家电、白酒、金融等传统的乘数行业,今年大概率还有由压力,或许24年斜率会有缓和,但缩表还会持续,最好的情形大概率就只是寻底不跌,而公认的核心资产估值茅,不便宜,所以整个顺周期排序在倒数,或许一些偏降级的细分会有公司能跑出来。

这部分负面的预期倒是已经打满,恰好与现在美股反馈的预期形成两个极端,交易角度会有机会,比如一些边际上的刺激推一把,但要形成逆转还是只能等右侧。

因此这个方向上还是只考虑券商和恒生类。

2.电新:

供给过剩的现状基本已经摆在桌面上,这一点没人反驳,但相较顺周期甚至TMT而言存在明显的优势:位置好。

前两年核心的一体化、电池、逆变器、动力电池、4大中游等细分,龙头公司普遍跌幅在70%附近,板块里抱团最紧的宁德和比亚迪跌幅少一些,但也在50%附近。

这些细分龙头里面现在还剩下的都是长期主义资金,不管他们是生抗这一整轮跌幅还是半山腰抄的底,这个位置大概率都不会再卖了。更直白的描述叫筹码结构好,股价最难受的一段时间应该是过了,但行业还没有,也符合股价领先基本面的惯例。

但由于行业基本面的一些问题,跌过了也不代表立刻能涨,所以电新整体而言今年可能会有各类超跌的脉冲,比如一些边际上的事件驱动,尤其是新路径上的钙钛矿、固态电池、氢能源、核聚变等等能叙事的环节,估计阻力不会特别大,这个思路节前已经详细讨论过。

整个板块要重现当年,必须要有产业趋势上的配合,比如破重大的路径更新,级别强到把以前的旧产能推掉。今年比较难触发。

这俩排除之后,24年能玩的容量方向就只剩下TMT和医药。

TMT里,产业上今年AI应用、人形机器人、MR、AI PC/手机等等,刚刚迎来落地的第一年,这些事件基本已经是市场共识,不少人都认为主线还是会从科技里出。

所以TMT最大的劣势是看好的人太多,而且去年已经涨过不少细分,导致位置差,筹码也杂

这个问题相对没那么复杂,按这两天的跌速,很快就能解决。

或者某种程度上讲,最近指数是企稳了,但迟迟没有一个主线出来,就是因为大家看得上的方向不舒适,只能阶段性地去红利或者军工、公用事业等方向避避风头。

所以这个时间点出现的加速释放不该跟着悲观,要多看看机会。

今天的盘面还是反馈了不少信息:

1)TMT里比较知名的几家机构抱团,这几天长这样:

类似的还有长电、光模块、AI办公、消费电子白马、存储等等,太多我就不贴了。这些标的分时都是非常明显的机构卖盘。

这其中部分是单纯的流动性(集中调仓)所致,部分存在业绩问题,理清楚哪些跌的流动性,是可以捞的。

另外还有一些没跌的机构重仓,泥沙俱下的行情里能抗住压力,至少值得高看一眼。

这句话并不是想说观点要被股价走势左右,因为在自选里的标的多数都是有一定了解的公司,尤其是最近几天开始在找的Q4Q1业绩也许会有表现的品种,这几天的股价表现也算是一种印证,这类公司接下来要考虑重视。

2)其他小一些的细分里,今天跌幅最深的是MR。

MR这次其实很典型,最近聊得比较多了,虽然前几天判断短期可能有点压力,但这两天的走法还是有点过度了,还是和今天整个TMT的风偏有关。

现在是2024年开年的第二个交易日,而今年整个产业上会陆续看到VP一代发售、VP二代定型、Apple AR、HW MR、其他安卓MR等。

行业大年的开年第一周,板块就宣告大顶已现,似乎不合适。

所以MR后面能给更好的价格还是会重点关注,尤其上面提到的一些比较新的产品线,大概率还能挖到新的品种。

综上,这个节点肯定是不悲观的,要多一点耐心,今天这种情况就当是换了批追涨杀跌的人,属于利好。

最近有一份量子位的2024前沿科技投资观点大家讨论得比较多,毕竟这个系列去年提出的10大方向里,后来基本都表现过一轮:

今年的10大方向里,主要可以被分成3个大类。

泛AI:模型、应用(自动驾驶)、终端(机器人等)

生物科技mRNA、脑机接口

能源革命:可控核聚变

以及比较独立的火箭回收。

这几个大方向我是认可的,算力的本质是劳动力,代表着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奇点,当下正处在将AI从单纯烧钱训练过渡到生态落地的时期,24年的AI,亮点一定是能落地且加速的需求端。

正如作者在结尾提到:

“一方面,我们的确进入了科技爆发的历史性时期,众多前沿科技正在交叉融合,从不同角度改写我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也有更多要素和资源需要链接与分配,加速前沿科技落地应用的进程。”

精彩讨论

小巴啊01-03 20:23

A股就是大科技,H股就做恒科和创新药,24年一定赢麻。

我家有颗小珍珠01-03 20:19

明白了,吃息被鄙视,A股只配叙事了

mavk-张01-03 21:01

这些大佬吃息,也讲究方法体系,不是随意看谁的股息高买谁。一定是各行业中极低估估值,充足现金流,稳定长久业绩分红,具有一定成长性,且行业垄断性強,价格充分竞争稳定才行等

子非墨鱼01-03 21:01

机构不就是用来接盘的吗,先让他们去红利站岗

我家有颗小珍珠01-03 20:41

我觉得不是啊,我观察了雪球很多真正的吃息佬,管有财,鹿鼎公之类的,从很长的时间维度都是跑赢大部分人的。而且说实话,分红总比只会画大饼讲故事强,阿省都打算在锂矿吃息回本了。

全部讨论

明白了,吃息被鄙视,A股只配叙事了

01-03 20:23

A股就是大科技,H股就做恒科和创新药,24年一定赢麻。

01-03 20:58

大佬,兆易和长电是流动性还是业绩问题呀,而且年报还早现在就看业绩了吗

01-03 20:37

机构重仓是真的破位杀跌,恨不得全部跑,感觉已经有恐慌盘了(科技)

01-03 20:20

长电科技 通富微电 兆易创新 圣邦股份 被砸盘子

01-04 09:29

从筹码结构和技术面看,TMT方向的调仓(调出),估计还要持续一小段时间。

新能源里稍微优的是氢能源吗?不过光伏位置确实好

01-03 22:26

2021年年底 一群弱智喊着中特估 然后抬轿子给北水走,现如今又高股息,又给北水抬轿子,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真的蠢?

01-03 20:34

周大,能发下这篇报告的原文吗

01-03 21:01

机构不就是用来接盘的吗,先让他们去红利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