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再超预期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58喜欢:33

今日海关总署公布了10月手机出口数据,自2022年6月开始连续负增长15个月之后,已经第二个月回正,从单月出口ASP看,接近历史最高:

到这里已经可以确认这一轮电子的复苏并不仅仅是华为回归带来的异常值扰动,而是整个行业开始进入复苏周期。

最近文章里“安卓”两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因为现状是占国内85%手机市场的安卓品牌销量持续向上、出口(全部是安卓)也在不断印证。

所以这轮电子行情一定要考虑含“安卓量”,含量越高,表现出的正相关性也就越足。

除折叠屏之外,这阵子说得最多的是MR,其实包括前期的华为在内,这一类行业的逻辑是一致的,即总量在扩大的细分。

记得今年7月份写过一篇文章叫《主线板块的特征》,当时已经是AI见顶之后,新挖掘的细分中,自动驾驶和5G在后来已经全部演绎,还剩下一个MR。

里面提到的一些思路当下仍然非常有效,部分截取如下:

增量行业中,进一步做筛选的关键要素如下:

1)0-1比1-10更好

A股向来炒新不炒旧,这句话挺糙,背后的逻辑是1-10类的公司在0-1阶段时股价已经演绎过好几轮,投资者无法确认目前的股价预期是否已经包含到了1-10中某个节点。

举个例子,假如自动驾驶在交易L2.99的预期阶段涨了5倍,等到L4推出的时候(后面还有L5),该兑现还是该加仓?

这个问题的判断难度显然要远大于从无到有的行业。

2)没有计算器比有计算器更好

计算器代表着明确的盈利预期,虽然不同行业估值会有差异,但有了计算器之后终归是可以计算目标市值了,也就意味着股价有了贵与不贵的界限。

而没有计算器则可以成为脱缰的野马,股价脱离了常规定价的框架,举个例子,英伟达现在1.1万亿美元市值,今年累计涨幅+211%,请问这算不算贵?

答案显然是”not sure”,因为在这一类公司里,“贵”和“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尺子,谈何衡量。

3)无法证伪

股价的暴涨必须基于“行业未来的市场规模相较当下要多出N个数量级“这个假设。

这里和上述两点形成了呼应,(1)和(2)代表的都是赔率,而(3)则代表胜率。

只要赔率能够持续非线性扩大,胜率哪怕低一些,两者相乘的期望值也具备吸引力,这个公式对胜率只有一个要求,即不能归零,否则期望值就没了。

总结三者后,再举最后一个例子:

参与机器人的投资者都明白行业距离放量甚远(24年一致预期的出货量单位仅仅在万台),但依旧很认可当下的题材性,背后的逻辑在于:

机器人是AI最确定的具象表现形式之一(满足3),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的远期销量会超过100亿台(满足2),虽然目前还在样品阶段,但对特斯拉的长期价值会大于电动车(满足1)。

(完)

按这个思路,进一步去分析当下的折叠屏和MR,能够得出类似的结论,剩下的则是去找折叠屏和MR当中增量最多、供给格局最好的细分。

今天MR异动的主要原因是AI Pin发酵: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由两位苹果公司的前设计和工程团队高管创立的Humane公司于11月9日发布首款穿戴设备--Ai Pin。据介绍,这是一种基于服装的可穿戴设备,没有屏幕,大小与一块饼干差不多。该设备还将配备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和扬声器,以及各种传感器和激光投影仪,用户可用磁铁将其吸附在衣服上,就像《星际迷》(star Trek) 中的全息发射器一样。

大致看下来,AI Pin应该算是迄今为止第一款基于AI打造的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并且会搭载GPT-4,定价1000美元左右,并每月支付ChatGPT的费用,想象空间倒是足,但消费者是否买单暂时无法判断(目前无法找到明确的应用场景),短期最大的博弈点就在9号发布会,再往后需要看到确切的产品形态再做判断,这款产品的定价很高,如果能爆量,后续演绎的力度不会亚于当年的AirPods,参考当时最受益的歌尔,虽然现在已经那啥,但曾经也涨过近10倍:

这个事件最好辩证地看,当年Airpods两千块一副,市场也都认为太贵没人买,结果最后TWS一年能卖上亿副,所以主观上别去做任何判断,后面保持密切跟踪就行。

最相关的博硕早盘直接涨停,随后带动整个板块,往后看未来还会有Vision Pro和华为MR的相关催化,本身板块位置也好,所以不少人开始抢先手。

MR中,除了和折叠屏重叠的OLED之外,我自己相对看好瞳距调节和设备,毕竟行业现在还处在规模化早期阶段,能够放量的前提是产能要够。

附: 目前的销量预期(信息太少所以最终偏离值会比较大,仅供模糊参考)

Vision X: 90 万(2024)/ 250 万(2025)

Vision Pro 1:60 万(2024)/ 20 万(2025)

Vision Pro 2:120 万(2024)/ 330 万(2025)

另外,昨晚OpenAI的开发者大会我认为是比较低于预期的,毕竟大家之前的预期是降本90%,利好应用,从而导致产业加速,再回头反补训练和推理的需求,并不是降本就一定利空上游,行业进展失速才是最大的利空。

由于xys已经涨停了,所以那条有味道的厕所段子是真是假也不重要,我自己倾向于下午有表现的本质还是位置好+风格在科技,短期也不会再有利空,踏空资金趁机进去搞了一把。

AI目前主要看好以下几类:

1)海外应用

OpenAI开发者大会的推理侧降本总体还是利好,会推进海外应用的发展,看好业务及市场在海外的开发企业

2)国内

辨识度最高的华鲲振宇,短期有点太博弈了,不太好判断,短期按理就进入了比谁头铁的击鼓传花环节,笃定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就行。

其次是想象空间最大的国产算力载板,上周也重点讨论过。

最近和许多朋友聊天,得到一个比较普遍的反馈好票实在太多,买不过来。

比如前期热门的华为(车+手机+算力)、光机、折叠屏、MR、CPO、减肥药、小米钛合金、先进封装、存储等等,这里面提到的每一个细分,都能找到人气颇高的标的。

这轮反弹也已有些时日,到现在为止还在底部完全没动静的票,大概率有些你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瑕疵,而特别好的标的点开近期K线看都有点略高,没先手追起来也难,中间段位的票最尴尬,上下都有空间,不知道买谁,追错的成本也高,最后导致一波反弹里不仅踏空,可能还亏损。

这种情况下就到了该做减法的时候,今天盘面也开始出现电风扇的迹象,毕竟这个量能并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细分同时、连续地大涨,现在不是牛市,短期内也没有牛市的预期,一直以来的判断都是结构化行情主导

所以接下来要聚焦,位置稍微尴尬一些、可买可不买的标的,就不看了。

全部讨论

ai pin估计9号见光死

2023-11-07 22:17

周大,普利制药怎么看呀

2023-11-07 22:16

周大封装主要看什么领域,今天聊了一家ddic已经满产

2023-11-07 20:54

周大,四川长虹这个公告怎么看?

2023-11-07 21:56

深科技分拆上市不聊聊么?

2023-11-07 21:26

科技公司确实没办法用传统办法估值,股价低的时候通常是行业最烂,传统 pe,pb 高得要命甚至亏损,低价并不等于低估,周期判断错误,像歌尔这样 50 跌到 14,家里开矿也不够补仓所以老巴宁愿跨过低矮跨栏,也不愿意挑战更高难度……

2023-11-07 21:20

周大 通富微电怎么看

2023-11-07 21:15

对0-1和1-10的说法很认可

2023-11-07 23:17

周总是不是有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