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之道》读书笔记:查理·芒格的投资智慧与人生策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7喜欢:4

引言

《芒格之道》是一部精选了查理·芒格在不同时间段,即1987年至2010年在西科金融以及2014年至2022年在每日期刊股东会上的讲话内容的著作。这些讲话记录了芒格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对于投资、经济、社会以及人生哲学的深刻见解和精辟分析。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查理·芒格不仅是沃伦·巴菲特的得力助手,更是全球投资者心中的智慧象征。

在书中,芒格不仅详细介绍了西科金融和每日期刊的经营状况,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发展现状,还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和事的看法,并全面回答了股东们的各种问题。通过这些讲话,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芒格的思想脉络,以及他对于重大国际和国内事件的独到见解。

书中内容覆盖了多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如美国储贷危机、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互联网泡沫的兴起与破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流行、以及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等。这些讲话不仅反映了芒格对时事的敏锐洞察,也展现了他投资理念的演变和成熟。

此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影响芒格思想的重要人物,如本杰明·格雷厄姆和菲利普·费雪,以及他在投资生涯中所形成的跨学科思维模式。读者可以通过书中的案例学习到芒格如何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及他在处理所罗门兄弟公司事件、投资可口可乐、航空业的挑战、以及在中国尤其是比亚迪的投资中的策略和决策过程。

细读《芒格之道》,我们不仅能够回顾历史,更能够从中汲取智慧,理解并学习到芒格的投资哲学和人生态度。

豆瓣链接:网页链接

下来,我将分享书中几个对我产生深刻启发的要点:

芒格的投资历程

查理·芒格在投资生涯的早期阶段,采取了一种被称为“捡烟蒂”的策略,专注于寻找市盈率(P/E)、市现率(P/CF)和市净率(P/B)较低的小盘股票。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购买市场上估值最低的股票,以期待市场最终能认识到这些股票的真实价值。芒格也会在信息不对称性较大的市场中寻找机会,比如粉单市场和小盘板块,这些地方往往被大资金忽视,从而为精明的小规模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芒格在其著作中提到最近几年的主要持仓,包括DJCO、李录基金、伯克希尔·哈撒韦和Costco。尤其伯克希尔和李录基金占据了主要的投资比重。这两个投资案例显示了资金的多元化布局,投资标的涵盖了多个行业、不同的投资模型以及跨国界的资产。这表明,成功的投资不仅仅是找到几个优秀的投资标的,更重要的是找到几个有效的投资策略,并长期坚持。

在早期,芒格倾向于集中投资少数几只小盘股股票。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因为波动比较大。这里投资小盘股的时候,即使是像是施洛斯一样采用“捡烟蒂”策略,只要适当分散,也能获得更加稳定的收益。然而,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芒格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更广泛的分散化成为必然选择。芒格的投资组合仍然保持了足够的多样性。比如,伯克希尔投资的股票就多达数十只,李录的基金同样投资很分散,涵盖了多个国家的股票。后期只能说是芒格看中了几个投资策略,但是股票的分散度实际上很高

能力圈

摘录

> 好在本·格雷厄姆是个天才,在我们遇到的人中,很少有像他那么聪明的。另外,我们很清楚自己的不足,很清楚有很多事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谨小慎微地留在我们的“能力圈”之中。“能力圈”是沃伦提出的概念。沃伦和我都认为,我们的“能力圈”是一个非常小的圆圈。我年轻时,有个朋友说:“芒格只研究自己生意里的那点事,和他的生意无关的事,他一概不知。”在自己的已知与未知之间,我们画出明确的界线,我们只在已知的圆圈内活动。

> 然而,我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我发现伯克希尔实际上存在着一种统一的文化。在伯克希尔的所有子公司中,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我觉得,这种文化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伯克希尔的所有管理者都对自己的能力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绝对不会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第二,伯克希尔的所有管理者都信守自己对客户的承诺,把履行对客户的承诺,看得比什么都重。请问这种文化从何而来?是收购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还是收购之后培育出来的?

> 伯克希尔创造了超凡脱俗的业绩,但我们并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能力。既然我们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能力,怎么能创造出超凡脱俗的业绩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大家好好想想,我们打算在今年的年报中讨论一下这个问题。答案在于,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大小,甚至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非常清楚自己几斤几两,非常清楚什么事是自己不该做的。我还有个习惯,好解决的事,我马上就办,否则事情越积越多。有的人拖拖拉拉,被一大堆事压着,什么都做不成。我们的首席执行官盖瑞·萨尔兹曼也是一个做事干脆利落的人,他的成功与这个好习惯密不可分。盖瑞遇事从不拖泥带水,他的决策有出错的时候,但整体来说,正确率非常高,关键是一点不浪费时间。这个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在遇到必须解决的难题时,我们的办法是和它死磕。软磨硬泡、死缠烂打,不解决不罢休。很多别人做的事,我们不做,所以我们有的是时间去和难题死磕。我们只是掌握了一些做事的正确方法,这些方法非常好用,可惜别人很少学我们。

> 多年以来,我们口口声声地说,“我们不懂高科技公司”“高科技不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航空公司的生意是全世界最差的生意”,现在你们从铺天盖地的新闻中看到的是,伯克希尔买入了苹果和航空公司。不是我们发疯了,而是伯克希尔的投资难度提升了,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去适应。无论是投资苹果,还是投资航空公司,我们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我们只能说是略有胜算。这已经是我们能争取到的最大的优势了,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 一方面,有些东西,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实际上不知道;另一方面,在复杂的活动中,过去管用的经验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失效。由于这两种不确定性的存在,认清自己的能力圈很难。物理学定律是恒定不变的,但人的经验需要随着文明的发展而改变。我们要克服这两种不确定性,努力认清自己的能力圈。这也不算什么坏事,正因为充满挑战,才有乐趣。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如此。生活如果一成不变,那不成一潭死水了吗?还有什么意思?

>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的边界,非常非常重要。连边界在哪都不知道,还算什么能力圈?没那个能力,却以为自己有,肯定要犯大错。别人能做到的,你未必能做到。你要经常提醒自己,保持理智,特别是别自己骗自己。从我一生的阅历来看,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这个特质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我觉得像沃伦和我这样的人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沃伦和我天生具有做好投资所需的品质。我没办法让你重新出生一次。

> 您在伯克希尔股东会上说,下一个沃伦·巴菲特可能具有不同的风格。您认为,下一个巴菲特的风格可能有哪些不同之处?人和人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比尔·盖茨和他的团队有他们自己的风格,他们的风格适用于他们所处的行业。很多人成功了,都是因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格。例如,在投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成功的投资者都别具一格、自成一派。投资不是只有一种风格。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品性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沃伦和我选择的风格是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我们的风格未必适合别人。

> 股东:重新来一次,你们会如何选择伯克希尔的组织形式,是合伙人制,还是公司制?这个问题问到点上了。由于一系列偶然因素,伯克希尔采用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公司投资有价证券需要支付35%的资本利得税,没有任何一家投资机构会选择这种组织形式。因为机缘巧合,我们以伯克希尔这家公司作为载体进行投资,虽然我们适应了这种组织形式,但其实以公司为载体做投资非常不利。有些很奇怪的事,就那么发生了。按照工程学原理,大黄蜂不能飞行,可大黄蜂却飞得很好。我们的大量投资是长期持有的,包括收购的很多私营公司,因此,我们暂时用不着交资本利得税。暂时不用交,不是永远不用交,而是先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为应计税款,以后再交。虽然我们做得还可以,但以公司形式做投资不合理,应该采用合伙人制才对。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不用我说,你自己应该就知道答案。

感想

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明确并发展自己的能力圈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到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领域,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对未知领域的清晰认识能够帮助投资者避免盲目行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风险。这种自我认知的能力,是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投资环境的变化,投资者的能力圈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修正和完善。这种调整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于对自身能力和经验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投资者应当在保持核心能力稳定的同时,适度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以适应新的市场条件。

每个人的能力圈都是独特的,它受到个人性格、心态、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影响。下一个沃伦·巴菲特可能具有不同的风格。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经历了三个显著的阶段:私募阶段的分散投资和捡烟蒂策略;并购清算阶段的蓝筹股投资和伯克希尔的并购活动;以及长期持有优质公司阶段,如对可口可乐富国银行苹果等公司的投资。

这三个阶段的转变,实际上是巴菲特为了适应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战略调整。随着投资规模的增长,为了保持较高的收益率,巴菲特不得不寻找更大的投资机会和更长的投资周期。此外,随着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税收负担增加,降低投资换手率成为了一个合理的选择。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巴菲特对市场动态的敏感性,也体现了他在投资实践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避免嫉妒

摘录

> 嫉妒是一种愚蠢的罪做投资,还有个问题要注意。有的人总是追逐更高的收益率,总想把别人比下去。假设现在有一个特别好的投资机会,保证能长期实现每年12%的复合收益率。但是选了这个机会,你必须放弃所有其他机会,也就是说,放弃很多可能更赚钱的机会。你们当中有很多人不会选这个12%的机会。当然了,你们中有些人实际上能获得比12%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我们应该这样想:别人赚得多就赚得多,和我有什么关系?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总有人赚钱赚得更多,总有人跑步跑得更快。不贪多,自己赚的钱够用就知足了,这才是活得明白。非要和别人比,看到别人赚钱比自己多就眼红,纯属自己找罪受。按照天主教对人类恶行的分类,人类主要有七宗罪,嫉妒是其中之一。我觉得犯嫉妒这种罪的人最蠢。犯了嫉妒的罪,得不到一丁点快乐,整个人都被痛苦包围着,何必遭这份罪呢?我们可看透了,我们从来都是从容地走自己的路。

> 沃伦和我经常开玩笑。在临时管理所罗门公司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开玩笑说:“把我们那张有所不为的清单拿来。”我们不是真有这样一张清单,只是有很多赚钱的方法,是我们不屑于做的。我们一直在等待赚大钱的好机会,但有些钱我们不赚。受嫉妒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倾向的唆使,很多人为了赚钱不惜突破底线,这种现象是文明中丑陋的一面。我年轻的时候,投行比现在更讲道德。梅隆家族(Mellon family)管理第一波士顿(First Boston)的时候,奥马哈当地的银行家和普通人一样去教堂祷告的时候,那时的银行家非常讲道德。他们心里装着客户,非常在意自己承销的证券是否符合客户的利益。不知为什么,那种文化逐渐消失了。我们的老朋友鲍勃·弗拉哈迪(Bob Flaherty)也来到了会场。鲍勃,你记得那种老派的文化吧?

> 别人比你强,你毫不在乎,这样就可以了。嫉妒心重的人最蠢,自己得不到任何好处,只能饱受折磨。嫉妒心理对个人有害,对国家也有害。难怪犹太人在《旧约》中说:“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以及一切。”犹太人告诫人们不要嫉妒,因为即使在一个游牧民族中,也同样存在嫉妒心理。犹太人说得很对,嫉妒的危害极大。举个例子,有一家大公司,所有人的年薪都很高。有一年,一个员工拿到的薪酬比其他员工多了一万美元,其他员工就炸开锅了。他们拿着几百万美元级别的年薪,一万美元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但他们就在那斤斤计较,至于吗?这件事一点不夸张,是我亲身经历的。

> 确实没投资加密货币,我压根没碰那东西。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做得很好。在我看来,加密货币是像性病一样的脏东西,我连正眼瞧一下都不愿意。有些人觉得加密货币很现代、很先进,他们对加密货币顶礼膜拜。但是,他们崇拜的不过是一种在敲诈、绑架、逃税等方面很有用处的东西。人性的嫉妒也来推波助澜,看到别人发明加密货币发大财了,新兴的加密货币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了。加密货币乱象频出。我真希望政府能立即禁止加密货币。中国禁止了加密货币,我很佩服中国的做法。中国做的是对的。

> 但是与过去生活很苦的时候相比,人们反而更不幸福了。其实,原因很简单。驱动世界发展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 现在,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过去好了很多倍,但人们不把这个当回事。人们盯着的是别人比自己过得更好,人们总是因为别人有这有那,自己没有,而耿耿于怀。难怪古时候,上帝教导摩西,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牛驴以及一切。在古代的犹太人之间,就已经存在嫉妒了。由此可见,嫉妒是人的天敌

感想

在投资领域,嫉妒他人的收益率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它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当看到他人赚取更多利润时,感到不满或嫉妒,这种情绪不仅无助于投资成功,反而可能引发焦虑和压力,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投资者应当专注于自己的投资策略,关注自己的收益率、风险管理和资本回撤等关键指标。将注意力集中在“赛场”上,即自己的投资表现和市场动态,而不是“计分板”,即他人的收益情况。通过这种方式,投资者可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长期战略,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场波动和他人的表现所左右。

然而,人类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嫉妒,驱动世界发展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适度的嫉妒心可以激发人们追求卓越和创新。但是,在投资中,这种情绪必须被妥善管理和控制,以免演变成破坏性的嫉妒。

投资者应该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放弃很多可能更赚钱的机会。盯着自己的能力圈出击,获取自己能看懂的收益就好。

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

摘录

> 在代数中,逆向思维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伟大的代数学家都善于逆向思考,他们用逆向思维解决了很多难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应当善用逆向思维。时常反着想,别想你要什么,想想你不要什么。既考虑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也考虑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既正着想,也反着想。

> 彼得·考夫曼今天也在现场,他有个很棒的想法。他说,既要知道在高山之巅向下俯视的世界是什么样,也要知道在万丈深渊向上仰望的世界是什么样。不同时具备这两个视角,一个人的认知一定不符合客观现实。彼得的想法很对,我说的逆向思维和他说的话是一个意思。其实很简单,想问题的时候,既要考虑在我之上的人看到的是什么,也要考虑在我之下的人看到的是什么。想帮别人,就想想怎么伤别人。像这样反着想,我们能看得更通透。这个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作用可真不小,经常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高等学府能学到很多深奥的知识,却学不到这么好用的思维方法。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

> 我们之所以选择结束合伙基金,是因为我们天生有责任感,也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了奥马哈传统价值观的熏陶。如果我们辜负了别人,我们会非常内疚。很多人根本不懂什么是惭愧、什么是内疚。我不是那样的人,也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沃伦也不是那样的人。沃伦和我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通过给别人管理资产,为自己赚了一亿多美元,但他的客户基本上没怎么赚到钱。沃伦对我说:“查理,咱们要是他,心里该多难受啊。他可一点不难受。他就想着赚钱,反正一亿美元是到手了,别的他才不管呢。”我觉得,人还是要有点责任感。换位思考,如果我要托付别人,我希望他是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人。

> 否定自己和逆向思考是我追求理性的方法:自我纠错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能力。我发现自己买错了,把买错的东西抛了出去,换成了别的,由此成就了芒格家族很大一部分财富。知错就改,这是一个好习惯。我有意识地培养这个习惯,甚至专门琢磨怎么否定自己。大多数人有敝帚自珍的倾向,无论自己的想法多么愚不可及,都不遗余力地为自己辩护。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反复推敲,特别是当我们的想法与现实发生矛盾时,更要前思后想,仔细琢磨。

> 假如有人请我帮助印度,我不会先想怎么把印度变好,而是会先想怎么把印度变坏。把所有可能损害印度的事想出来,不去做这些事。遇到了问题,反着想,养成逆向思考的习惯,能更理智地解决问题。

感想

投资应当学会换位思考,既要向上看,也要向下看。要多了解不同层级,不同思维方式的人的想法。既要知道在高山之巅向下俯视的世界是什么样,也要知道在万丈深渊向上仰望的世界是什么样。

作为基金经理,换位思考更是承担信托责任的重要体现。基金经理应当始终站在投资人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确保投资决策能够符合投资人的最佳利益。这种角度的转换有助于基金经理更加审慎地管理资产,更加关注风险控制和长期价值的创造。

在逆向思维这一方面,逆向思维意味着投资者需要主动寻找和质疑自己的投资逻辑,探索可能导致策略失效的各种情形。这包括但不限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周期的波动、公司基本面的转变以及政策调整的影响。投资者应该问自己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如果市场突然逆转,我的投资策略是否足够稳健?”“如果某个关键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我的投资会面临怎样的风险?”“我是否过度依赖某一种市场趋势或数据?”

通过这种自我否定和质疑的过程,投资者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自己的投资策略,识别那些可能在不利情况下放大风险的因素。这不仅有助于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和理性,还能够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小盘股

摘录

> 股东:沃伦说过,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他采用格雷厄姆式的投资策略,后来则进化为投资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伟大公司。如果您现在管理小规模的资金,您会投资具有成长性的小公司,还是寻找偶然出现的市场定价错误的机会?我们基本上不看盘子太小的公司,因为看了也没用。伯克希尔的资金量太大了,我们只有投入大规模的资金,才能撬动伯克希尔的业绩,盘子太小的公司,对我们来说没什么意义。伯克希尔受规模的限制,无法投资小公司,但是你不受这个限制。你又年轻又穷,你比我们有优势,你能找到更多的机会。尽管如此,我可不想变成你。要是我能像你那么年轻,还有我这么多钱,那我很乐意。

> 股东:如果您像我这么年轻,而且没有钱,您会投资具有成长性的小公司,还是寻找格雷厄姆式的烟蒂股?我当然会在小盘股中寻找机会。我会努力挖掘所有存在信息不对称性的机会。我希望我能具有信息优势,掌握别人不知道的重要信息。研究杜邦陶氏这样的大公司,很难获得信息优势。如果我管理小资金,我不会投资大盘股,和大资金对着干。默克(Merck)和辉瑞(Pfizer)两家公司,谁研发的重磅药更有潜力?这样的问题不是小资金该琢磨的:第一,这样的问题很难;第二ji,你的对手是很多聪明人。我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寻找市场出现无效性的机会,寻找我比对手更具信息优势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可能散落在很多地方,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明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要取得成功,一定要去竞争比较弱的地方。这就是我的秘诀,我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了。

> 股东:您的意思是说,在小盘股中还能找到值得投资的机会?小盘股中的好机会肯定有,关键看你够不够聪明、够不够勤奋,能不能挖掘到这样的好机会。有这样一个人,一次,别人问他:“你会弹钢琴吗?”他说:“我现在还不知道,我还从来没试过。”我们现在没投资小盘股,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投资小盘股能不能做好。

> 股东:我正在读大卫·德雷曼(David Dreman)写的《逆向投资策略》(Contrarian Investment Strategies)。德雷曼认为,普通人根本不具备挑选成长股的能力,也跑不赢指数。他说,只要以市盈率、市现率和市净率作为选股条件,买入最便宜的股票,普通人能跑赢90%的基金经理。请问您怎么看?你说的这套方法,我年轻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过。我始终不太相信这种方法。随着投资阅历的增多,我越来越不相信这种方法了。我觉得,买入好生意长期持有才是正道。持有好生意才是硬道理。就拿伯克希尔来说,德雷曼的玩法,我们当年也玩过,可能比他玩得更溜。后来,我们却不那么玩了,换成了现在的思路。

> 我们那时候做投资比现在容易。那时候,只要去人少的地方,例如,粉单市场、小盘板块,在大资金不关注的地方四处翻、四处找,总能很容易地找到股价不到清算价值三分之一的股票。那时候,沃伦在奥马哈管理一家小型合伙基金,他可以像自己的老师本·格雷厄姆当年一样,找到很多不起眼的赚钱机会,获得很高的收益率。以清算价值三分之一的价格买入股票,特别是建一个这样的组合,安全边际非常高,基本是稳赚不赔的。

感想

查理·芒格在投资生涯的早期阶段,采取了一种被称为“捡烟蒂”的策略,专注于寻找市盈率(P/E)、市现率(P/CF)和市净率(P/B)较低的小盘股票。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购买市场上估值最低的股票,以期待市场最终能认识到这些股票的真实价值。芒格也会在信息不对称性较大的市场中寻找机会,比如粉单市场和小盘板块,这些地方往往被大资金忽视,从而为精明的小规模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芒格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逐渐增大,这导致了策略上的转变。由于伯克希尔管理的资金量巨大,使得投资小盘股变得不再可行。小公司的股票往往无法容纳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而且流动性相对较差,这限制了伯克希尔在市场上的操作空间。

在当前的A股市场,类似的情况依然存在。小盘股和微盘股由于受到的关注较少,市场定价往往不够充分,这为投资者提供了发现定价错误的机会。对于那些寻求较高收益率的投资者来说,深入研究和投资小盘股、微盘股仍然是一个可行的策略。但是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小盘股投资的特殊性,包括更高的波动性、更大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可能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投资决策的稳健性和投资组合的多样性。

抓住几个大机会

摘录

> 如果将来出现大机会,我们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现有业务和投资的利润与股息;另一个是卖出持有的部分投资。我们和大家一样,需要资金的时候,也是需要筹措的。

> 虽然难了点,但也不是没机会了。只要你们能学到我们的精髓,像我们一样把买股票当成买公司,像我们一样耐心,像我们一样果敢,能抓住少数几个大机会,你们一样能做好投资。只是你们可能要投入更长的时间。你们还年轻,前面的路还长着呢。投资难点怕什么,正好用来打发时间。

> 刚才这个问题问的是,如何才能快速发大财,而且让我讲得越详细越好。我们不是急着发财的人。如何才能快速发财?我不告诉你。你自己去想吧,你自己想明白了才有意思。其实,在我这一辈子的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好机会非常少。别嫌好机会少,少数几个大机会,只要你抓住了,就足够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好不容易把好机会等到了,一定要敢于下重注,这就是我的投资方法。这个方法是我和我的太姥爷学的。我没见过我的太姥爷,他的故事是我听我的母亲讲的。我的太姥爷是第一批到达艾奥瓦州的人之一,他参加过黑鹰战争(The Black Hawk War)。经过一辈子的打拼,他成为小镇上最富有的人,他拥有大片土地,还开了一家银行。我的太姥爷住在艾奥瓦州的阿尔戈纳市(Algona)。他住在一座大房子里,房子旁边有几个大谷仓,房子四周是宽阔的草坪,草坪四周用铁栅栏围着。我的太姥爷在晚年时说:“人的一生只有几次大机会。”我的太姥爷很早就到了艾奥瓦州,所以他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大片富饶的黑土地。他抓住了几个大机会,所以最后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 无效的市场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规模特别小,关注的人非常少,所以无效。伯克希尔拥有1200多亿美元的现金和有价证券,盘子太小的市场容纳不了我们的资金量。另一种无效的市场源于人们的疯狂。大量市场参与者陷入疯狂状态,特别是人们因恐慌而抛售的时候,就会出现无效的市场。主板市场中的大型公司偶尔也会出现严重的定价错误。

> 很多机会是因为偶然因素突然出现的,而且很快就消失了。按学术界的话说,出这种机会的时候,正是市场失效的时候。很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市场莫名其妙地失效,例如,某些投资者被迫卖出,或者市场出现了集体恐慌。当市场暂时失效的时候,如果你也像伯克希尔一样,拥有庞大的资金,你也可以往里砸个几十亿美元。

> 李录是一位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人。他特别聪明,聪明是天生的,这个是学不来的。他不但聪明,还非常勤奋。既聪明,又勤奋,这非常难得。李录有一种适合做投资的品性。没机会的时候,他能够极度耐心地等待,一旦机会降临,他又一下子变得非常果决,可以毫不犹豫地下重注。

> 很多基金经理觉得高度分散才能显示出他们的专业。追求高出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找到四个绝佳的机会,就足够了。四个好机会已经足够了,非要找到20个,那是痴心妄想。大多数人的能力有限,没那个脑子,找不到20个好机会。

> 大型投资咨询机构里的那些人,他们可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自以为,他们研究一百万个东西,就能搞懂一百万个东西。结果自然在意料之中,几乎所有机构都跑不赢指数。你看我,我只有每日期刊的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投资了李录的亚洲基金,还有开市客的股票,我的收益率比别人都高,应该的啊。

> 股东:1973年,您在管理合伙人的资金时,亏损了30%。1974年,您又亏损了30%。在两年的时间里,亏损了一半多,请问当时发生了什么?您从中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当时,我为合伙人管理资金,我管理的合伙基金在一年之内跌了50%,市场跌了40%左右。当时发生了大概三十年一遇的经济衰退,占据垄断地位的报业公司都跌到了三四倍的市盈率。市场跌到最低点时,我从高位下跌了50%。下跌50%的情况,单单在我持有的伯克希尔股票上,就出现过三次。做投资,需要有点承受能力。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既然做好了长期投资的准备,当遭遇50%的下跌时,你就得坚决顶住,别吓得屁滚尿流的。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们,好好修炼自己,当遭遇50%的下跌时,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掌声)

感想

在查理·芒格的投资哲学中,他经常强调人生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识别并抓住几次重大的机遇。当这些机遇出现时,必须果断地全力以赴。这与电影《飞驰人生2》中的一句台词不谋而合:“我努力过无数次了,但我明白,机会只存在于其中的一两次!”这不仅是对人生机遇的深刻认识,也是对投资策略的精辟指导。

芒格在其著作中提到最近几年的主要持仓,包括DJCO、李录基金、伯克希尔·哈撒韦和Costco。尤其伯克希尔和李录基金占据了主要的投资比重。这两个投资案例显示了资金的多元化布局,投资标的涵盖了多个行业、不同的投资模型以及跨国界的资产。这表明,成功的投资不仅仅是找到几个优秀的投资标的,更重要的是找到几个有效的投资策略,并长期坚持。

在早期,芒格倾向于集中投资少数几只股票。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即使是像是施洛斯一样采用“捡烟蒂”策略,投资于小盘股,只要适当分散,也能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然而,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更广泛的分散化成为必然选择。即便如此,芒格的投资组合仍然保持了足够的多样性。

从策略选择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应该精选几个有效的投资策略,并在每个策略中持有适量的比例。这样做可以在保持风险可控的同时,提高收益率。近年来,微盘股策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许多投资者依靠这一策略实现了财富的显著增长。识别并坚持优秀的投资策略是一种稀缺而宝贵的能力。

然而,坚持策略并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坚定不移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市场低谷期。芒格本人也经历过类似的挑战,比如伯克希尔股票价格下跌50%的情况,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就出现过三次。在投资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投资本质上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面对巨大的市场回撤,保持坚定和耐心,是抓住重大机遇的关键表现。

总之,投资者应该学会识别并抓住生命中的几次重大机遇,通过精选和坚持几个有效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增长和保值。在市场的起伏中保持坚韧不拔,是实现长期投资成功的重要因素。

降低预期

摘录

> 别人问我怎么才能幸福?我总是回答说,降低你的预期,也就是让你的预期更符合现实。在生活中,一个人总是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预期,他就好像笼子中的鸟,明明飞不出去,却一个劲地扑腾,不断用翅膀拍打笼子,最后只能撞得头破血流。何苦呢?你的预期要符合现实。生活中有苦有甜,一切要坦然接受

> 你是想因为一次次达不到目标,而常常陷入失望和沮丧呢,还是想总能得到超出预期的结果,每天心情都很好呢?幸运的秘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降低预期。特别是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一定要找个对你预期比较低的。

> 你问我如何实现理想化的高复利,我的建议是,降低你的预期。我觉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投资应该很难做。降低预期,让预期符合实际,这对你有好处,你不至于做傻事。

> 人生的秘诀就是:降低预期,咬牙苦干

感想

在投资和生活中,降低预期与减少嫉妒有着相似的效果,它们都能帮助我们保持平和的心态和理性的行为。特别是在投资取得一定成功后,随着资本的增长,投资者可能会面临过度自信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适时调整和降低预期显得尤为重要。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已经积累的财富和资金足以让生活变得舒适和自由,因此应该培养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避免进行过度冒险的投资行为。

在生活哲学中,一个人如果总是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就像被困在笼中的鸟儿,虽然渴望飞翔,却无法突破限制。这种不断的挣扎和碰撞,最终只会导致痛苦和失败。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生活中的起伏和挑战,以一种更加坦然和务实的态度去面对。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寻找人生伴侣。选择一个对自己预期较低的伴侣,往往能够带来更加和谐稳定的婚姻关系。当双方的期望更加现实和相互适应时,矛盾和冲突自然会减少,从而为双方创造一个更加幸福和美满的生活。

总之,无论是在投资还是在生活中,降低预期、减少嫉妒和接受现实都是维持心理健康和关系和谐的重要策略。

$每日期刊(DJCO)$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比亚迪(SZ002594)$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RanRan @坚信价值 @上善山水

#芒格智慧箴言录# #芒格# #芒格之道#

全部讨论

巴菲特是选股大师,芒格是选人大师

流动性差的公司并不危险,因为我虽然炒股时间不长,但是我依然看到很多人在流动性很好的大蓝筹上面亏的裤衩都没了。

04-08 11:11

04-08 10:46

04-08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