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应该是怎样的---知乎汗亭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0

首先这绝不是唯心主义。“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王阳明说知行一体,从他的话里能知道,“知”是和实践分不开的,而且也来自实践。然后,也绝不是很多人以为的知道了就去做,更不是那些“当你看到一个老奶奶过马路,你的良知告诉你,应该扶她,但是考虑到社会现状,balabala······”也不是这种把一个瞬间解析的天花乱坠的,仿佛去日本买了时间停止器。更不是那些说要随时保持清醒,随时观察自己或者控制自己,因为人是做不到这样的。实践论里有提到,在不断的实践中,对客观环境从“感觉”升华到“概念”。本文详述的就是这种“感觉”与“行为”。

心学,还有知行合一这个概念,就像一道很难的数学题,王阳明知道答案,他对这道题有融会贯通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化成文言文,再跨越时间,传达给我们。中间的隔阂太多了,很少人有他那种体会、那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不是自己研究出来的答案,靠别人给你讲的思路,做出来了题目,你也不会有很深的感悟。你体会不到解题过程中一个个灵感迸发的绝妙感觉,你就只会这一个题目,后面还会被困住,只有解题人,已经到了不同的境界。不要跳着看,我修改了好多遍,只为尽量完善细节,尽量引导你思考,去体验,等你看完,你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全文就像一个拼图,看完你自己会有答案,但是断章取义随便截取任何一部分都无法体会到我究竟表达的是什么,只能通读全文,因为我可能是第一个跟你讲这种难以启齿的东西的人,用平常的方式是理解不了的。我要传达我的感觉给你,但是不可能直接给你,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引导你自己产生那种感觉。

我觉得王阳明太惨了,连他的徒弟恐怕都很难懂他的内心,究竟在想什么。因为,王阳明想传达的,就是那种解题人才有的绝妙的体悟,他给别人讲题,他们只能恰好觉得自己知道答案了,却很难有那种体悟。

这不是一种可以用语言描述的东西,现代语言还好点,文言文太省事儿了,一个字好几个意思,一句心即理,恐怕都没人能真的理解王阳明的意思。因为这个心,它不是你所想的心;理,也不是你所想的那个理。

这个理的意思,很接近于万物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在你自己身上,你的心就是你运行的规律,但是绝对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心,不是你现在脑子里想的任何东西、任何语言、任何描述。但是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在你心里生根发芽,并且在某一刻顿悟,你也会有龙场悟道的一刻。

王阳明在描述人的规律,知行合一就是你每时每刻,每一分每一秒每个行为的规律。

我看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到了认识到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的层次,不会再觉得知行合一是知道了什么,然后再去做。跟着我的思路去想,我帮你加深层次。以下内容,请找个安静的,可以思考的并且有时间的场合看,因为我要传达的是感觉,不是讲故事,不是语言,是你思考过后体悟的感觉,否则通篇读下来只会觉得逻辑跳跃太厉害,而且违反你的认知,到最后什么都没看懂。

先让你想明白,这个知是什么。你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好好考虑,你喜欢刘德华吗?

在脑子里回答我。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把这两个字在脑子里说出来,现在我们是在对话。

如果你喜欢,那我们继续下一步,如果你不喜欢,自行脑补一个别的人,然后问自己一遍。

好,你的答案是喜欢。那我接着问你,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

还是这样,在脑子里回答我一遍。

你的答案是哪部电影吗?还是那次去看他演唱会?还是哪一次看到新闻,他的言行感染了你?······

好吧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都是错误的。

事实是,当初你看那部电影的时候,从来不会突然停下来脑子里想一遍,我喜欢他。

你看演唱会的时候,也是,你当时专注于眼前的令人震撼的现场。

这一切都是我问了你问题之后,你现在思考出来的结果。世界上有了这个问题之后,才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问了你之后,你开始回想脑子里关于他的信息,最终整合出了这个答案。神奇的是你真的相信自己是从那时候就喜欢上他的。虽然这是此时此刻你脑子里整合信息得出的结论,根本与你当时的行为无关,跟你当时看电影看演唱会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的现在也是,未来也会被自己加上点什么想法,但是你的现在就是你的现在,你做着自己的事儿呢,天知道未来的你会怎么描述现在的你。

你的这个回答问题的意识,根本不是知行合一的知。不管是你过去的行为,还是现在的行为,都不取决于这个意识。意识只是整合你的信息,让你思考,不是决定你下一秒行为的东西。你肯定想反问我,我现在意识让我手抬起来,下一秒我就抬起来,我的意识凭什么就不能左右我的行为了?

那现在你抬抬手体验一下。看着你的手,抬几下感觉感觉。

抬的时候你有意识吗?

你的意识是语言,是一种后天学会的用来彼此交流的东西。你说我现在抬抬手,说完之后,这句话在你脑海中,要转换成信号,你才会抬手。

天马行空的意识,不但会蒙蔽你对过去的感知,还有未来。未来的行为也并不完全受意识控制。控制你的是此时此刻的感觉,只存在于此时此刻,没有过去未来。假如你今天想要吃冰淇淋,下班之后,你经过便利店,想起来这件事,就去买了。你看到便利店,想起来这件事的感觉,带着你去买,就是这种感觉,才是知。我举这个例子是与意识有关的,你想吃,然后后来就去吃了,你想的时候不是知,到你看到便利店的时候,那种带着你行动的感觉才是。之所以举一个与意识有关的例子,是为了你更好的体验这种感觉。可是知来自世间万物,不是来自意识。你出门的时候,到门口,下意识的转动门把手开门,这也是知带领着你去做的,是眼前的环境决定了你的知,决定了你处于什么状态,你有什么感觉,决定了你此刻的行为。

这个知绝不会是语言,哪怕描述为一种感觉,还比较接近。你看到东西,先有知,就是先有感觉,然后才有意识。就比如你吃一口冰淇淋,感觉很好吃,然后你要表达出来,才有意识整理成语言,让你说出来好吃这两个字。好吃的这种感觉就是知。只要你醒着,就有知,就有感觉,感觉带着你行动,意识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不能完全控制你。

这一点你必须仔细考虑仔细体验。

我帮你捋一捋,难道你每次抬手都要在意识里跟自己说一遍,我要抬手了?你平常走路,每走一步,都在意识里告诉自己,我接下来要迈左脚了,然后右脚?然后左脚右脚一个慢动作?一个你讨厌的人跟你表白,你各种理由拒绝,这由意识思考来的各种理由,是你拒绝对方的原因吗?不是的,是你对ta讨厌的感觉,先有感觉,才有了各种理由,然后你说出了理由,你就觉得真的是这个理由决定了你过去的行为,对方也信了。可是语言带着目的,你要考虑对方的情绪,考虑当时的场合,考虑对方的颜面等等等等。这和你考虑你喜欢刘德华这个问题一样的,当你说出来之后自己也信了,但是其实促使你做出行为的是感觉。我得再强调一遍,它不是文字,不是语言,不是意识,正因为你意识对自己的欺骗性,你才从来没有发现它,可是要发现它,必须抛弃意识抛弃语言抛弃文字。

决定你行为的是此时此刻的感觉,就是此时此刻的知,它发于瞬间,又转瞬即逝,我举的例子,只是某个瞬间而已,某些你更容易捕捉到,体会到的瞬间。

连小孩子都遵循这一规律。

可是,毕竟知行合一。你现在的行为,肯定带着知,既然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个行该怎么去理解呢?

知行一体,你的知决定行,行又决定了知。知不来自于意识,来自面前的世界,来自你的视觉听觉触觉,来自你过去的行。你难受了,不会想一下我不要难受,你就真的不难受了。

举个例子。假如你失恋分手了,现在很难受。

你处于一种难受的状态。此时你的知就是难受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你无法行动,什么都做不下去,让你沉浸于痛苦中不能自拔。可是,通常,这种时候,道理你都懂,但是你还是难受。平常跟别人讲道理一套一套的,到自己身上了,还是不可避免。

此时你的知是这种难受的感觉,你难受,听道理为什么改变不了呢?

因为只有行才能改变知。意识层面的空想99%都没有用,不是说什么,想什么就能轻易改变的。

前面你已经知道了,意识会按照遇到的问题,加工以前的行,可是这并不代表以前的行真的是带着你以为的目的去做的,也不代表你以为的那种时空感,你以为你很早就喜欢上刘德华了,但是在我问你之前,你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此刻你难受,但是不代表你今天一整天都难受,工作学习的时候,你当时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都在做眼前的事情,当时就不难受。从你早上起床洗脸刷牙,回想你的一整天,并没有时时刻刻都处于这种状态。所谓的一直喜欢,爱一个人好多年,还有那种事后诸葛亮的,其实我一开始就怎么怎么样的说法,都是自我欺骗,都是在说的那一刻临时思考的而已,过去该干嘛还是在干嘛。

所以,只有你摆脱这种感觉,拖着身体,真切的现实的去做点什么,才能改变目前的状态。这是最简单,但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走出痛苦的方式。

我还没说完,你的行,会成为你未来的知。

本来你下班回家独处之后,会开始难受,但是当你今天做了别的事情之后。明天你就会好很多。因为明天,你的知会带着你的身体,控制的行,去做上次你在这个环境做的事情。

简单的描述就是,这次你在这个环境的行为,下次再到这个环境,你的知就会带着你,按照上次的行为来做。昨天你没有沉浸在痛苦中,今天就也不会。

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给你。假如你第一天上班,到了新的工位,然后你把东西放好,看了一下觉得杯子放在左手边比较好,于是你放了过去。

然后你下次喝完水,你的知会让你情不自禁的还放在那里。这个还放在那里的过程,是不经过思考的,不经过意识的行为。

你的物品摆放也是这样。

你对待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回家有很多路,你每次都不假思索的走自己之前走的路。

想起个高中宿舍夜谈时候的事情,也可以拿来举例。当时舍友说,如果你问一个姑娘是不是处女,怎么判断她有没有骗你?当时几个舍友各抒己见我都忘记了,但是记得他最后说,回答的快的就是骗你,因为因为真的处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突然被问会愣一下,而不是处女的,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的答案了。(本人没有处女情结,仅仅拿来举例而已)

对,不管是面对一个人,一个环境,一件事,一个问题,一个想法,等等(下文统称为媒介,不再一一列举)你的知都会让你联系到上次的行。你想过一个问题的答案,有人问你就能马上回答出来。别人问一个问题,周围人都不知道,只有你能答出来,不是因为你聪明,是你曾经接触过,或者思考过。

这就是你的行为规律,这就是知行合一。知不来自你的意识,来自于你上一次对这个媒介做出的行。你要建立一个模型,一个一一对应,但是又不断被替代的模型。

大到行为,小到一个想法,都遵循这个规律,会被替代。不然就没有习惯这一说了。反过来推,你在一个环境的行为,是不是大部分都取决于之前你在这里的行为?我是说所有的行为,包含下意识的,比如你在公司肯定不会用在家的坐姿。你对一个人的态度,或者说一个人给你的感觉,是不是来自之前他给你的感觉?难道你今天见到父亲,会突然把他当成你的铁哥们对待,勾肩搭背的?除非你皮糙肉厚,挨一顿毒打也要证明我说的不对。

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你一眼看到,一瞬间给你的感觉来自之前,每个人都是,每个人都不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媒介。那这个之前,是哪一次呢?刚认识?还是哪次出去玩的时候?可是生物本能来说,一瞬间的事儿,哪可能给你选啊,这不是你用意识能选的东西。那就只能来自上一次。可能是上次他的行为给你留下的印象,也可能是上次他出现在你脑海里你对他的想法,总之是来自上次,不是上上次,也不是上上上次,只能是上一次。这一瞬间的感觉,决定了你对他的态度。人只是拿来举例,事实上任何媒介都一样,你看到任何媒介都是首先下意识想起上次与之有关的感觉,也只能是这样。通过不断的替代,一个人给你的印象,也会随之变来变去。假如你通过靠谱渠道听说了一个之前和蔼的亲戚原来是个凶险的逃犯,你下次面对他,还觉得他是那个和蔼的人吗?不要说你因为害怕会装作不知道,我说的是你心里对他的感觉。

这次用这种方式做一件事,下次你还是首先想起来用这种方式。做过的事情再做觉得很简单,没做过的就觉得很复杂不想去做。因为做过的,在你的脑子里有对应的知了,每一步下意识就能完成。

你的意识想起来什么,自己都是无法控制的,一定会想起来这个媒介对应的上次的与之关联的信息。你是这样,别人也是,以后你会慢慢的能了解并预测别人的知和行的。

但是,根据眼前的媒介的不同,并不会完全按照上次来做,一定会想起来,但是不一定会做。除了你每天开门走出去这种下意识的行,其它行,都是有意识干扰的。你会根据眼前的媒介,各种形势、面对的人不同、自身的状态不同,等等来做出行为。但是第一时间,本能的反应绝对是以上一次为准。你的对象给你送了一个礼物,你看到那个礼物就想起ta来,这只是一开始,礼物这个媒介一开始的确能让你想起ta,看到你就会想起来,由不得你选,你务必会想起来。但是整天摆在你房间里,跟你后来的行融为一体了,这个媒介对应的信息就被替代了,后来你看到了这个媒介,也没反应,很平常。记住,想不起来是因为被替代了,跟时间没关系,不是因为时间久了你就忘记了,这是误区,这一点不想明白很多事情都搞不明白了。不相信你可以试一试,找一首很早很早以前听过但是后来都没听过的歌,你听一下,当初那种感觉就回来了。不过你要是天天听,那种感觉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就被现在的感觉替代了。

这是个简单的,一一对应,又不断替代的思维模型,也是你的行为规律。

这个模型,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知行合一。你的意识,其实来自于行。你的意识看似复杂,其实是这个模型运作的时间足够久之后的结果。

我们把一切往前推,推到你小时候。

你所有的意识,你的语言,每个字,每个发音,都来自于当时的行。行的时候又有知,就是有感觉。

你会按照所看到的,去感觉,去做。当你第一次叫爸爸,或者妈妈,并且看到了你父母的回应,这个行,在你的知的层面,你知道这个声音对应的是一个人,他们会回应。我现在描述出来是一段话,但是其实对于当时的你来说,那只是一种感觉,之后,你就懂了,会叫他们了。

你第一次上学学文字也是,不同的字对应着不同的知,就是不同的感觉,你慢慢的积累不同的语言,就是不同的行的过程,将来遇到与之对应的感觉,你就会用到。比如你第一次知道吃饭的家伙叫碗,在那之前这个碗,在你脑子里并没有名字,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概念,一种原始的知,知道之后,下次遇到,你就知道了,这叫碗。这知,是一种感觉,来自于过去的行。语言的积累,也是行的一种积累,可以用于未来。学的语言越多,等于做过的行越多,因为每个字发音不同,写法不同,对应的给你的感觉不同,在现实中对应的实物又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东西越来越多,你的行积累的越来越多,你懂的就越来越多,你觉得自己也越来越复杂。你的意识就只是你学过的语言,语言纵然千变万化,但是,和真正的知,那种无法描述的感觉相比,远远不够复杂。假如你一天意识活动的时候有一小时,那除了睡觉,剩下来的时间都是知在带领着你行动,大部分时间你没感觉,也感觉不到,因为那一部分没有对应的语言可以描述,没有对应的意识。这是与时间无关的,你以为的忘记,不是找不到媒介就是信息被替代了,其实你记得吃饭的碗,记得杯子,记得桌子椅子架子等等等等,因为这些没有被替代, 也不会被替代,自从你第一次知道,也就是第一次行,认识到以后,产生了感觉以后,就再也没有忘记。只要能找到媒介,只要不被替代,你就不会忘。

读到这里,你品一品王先生这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人起初并没有什么本性善恶,所以有人好有人麻木不仁,有些人坏的你无法理解。而这两种人都符合王先生的逻辑,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小时候的知,即行不同。但是不管怎样,要为善去恶。

替代也存在于意识之中。就比如解决同一个问题,失恋难受的问题,之前你难受会找人聊天,寻求解脱,今后你就知道了只能做点什么才可以。那这个失恋难受的问题,在你意识里的解决方法就从之前的,替代为全新的了,以后你就会按照全新的方式去做。各种道理,以及你对各种事情的看法、认识,也遵循这个替代原则。全人类的文明,也是这样。古时候天圆地方,太阳绕着地球转,但是同一片天,咱们现代人对应的信息就不同了。

读书、思考,都会替代掉过去低级的信息,以后遇到对应情况,都会用到。有时候你觉得看道理没有用,但是你看的时候只要认真、好好思考,形成了一种感觉,一种知,后续遇到对应的情况,你就会想起来。

你的阅历积累,并不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你只是不断的替代自己的信息,不断的替代你对一件事一个人,一种东西的看法。哦对,人也是,人也是个媒介,你对他的看法也是不断的替代。讨厌的人,好久不见你还是讨厌,但是继续接触,某个行为感动你了,或者你发现之前是有误解,你对他就不讨厌了。

关于遇到媒介,想起上次行为的事情,我想再谈谈。最容易观察的是小孩子,很简单,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他的规律。陪伴足够久,他看到什么东西,脑子里想起了什么,你都知道,因为你知道上次他有关于这个媒介的行为。

总结一下,上半段,关于知的部分,你必须要体会到一种出离意识的,与思维无关的感觉,是感觉,决定着人的想法和行为。你还要明白,自己的意识,自己的想法,让你一直沉浸其中欺骗自己,它不是客观的行,它属于知的一部分。下半段的话,理解了上半段,慢慢的就相通了,就懂了。这是颠覆你灵魂深处的逻辑的东西,可能一时半会儿不能完全理解,所以看不懂,也正常。无论如何,此刻你看到我的文字,而体会到的感觉,绝对不是我想传达给你的,你需要时间创造自己的感觉。

这有什么实际应用吗?我还是举一些例子吧。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曾经你爱过的人,说过的话,都只能代表那一刻而已,永恒只是你意识里的错觉,不存在于现实,现实永远在变,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不管你多么不信,现实都是在变,而且与时间无关,只与一一对应并且替代的逻辑有关。意识与现实无关,早点醒过来吧。

一一对应,并且不断替代的模型,能让你猜到别人此刻脑子里想到了什么。只要你知道他眼睛刚才看到了什么,并且知道上次他做的与之有关的行为是什么,你就知道他会想起来上次的场景。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如果一个人上次是这个看法,这次还会是这样。这里放个链接,关于同样的场景,需要演讲时,一个人说的话,这里她本能的下意识的说的。

如何证明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网页链接{1052 赞同 · 115 评论回答}

不要跟人争论对错。终于在某个瞬间得到答案了,然后呢,这只是你一天中意识里的一瞬间,与你接下来的行,毫无关联,也没用。要是跟有智慧的人扯,还能发散思维,结合出点新概念什么的,跟一些网络暴民就算了,你说服不了他,他的所有过去决定了他的看法,他有他的感觉,你改变不了。

感情需要维护,要从现实里考虑,好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对方的影响。不要从意识层面想啊想就想把很多问题解决掉。要学会揣摩对方的状态、感觉,要从对方语言的背后找到让他做出这一行为的知是什么,不要光深究语言本身。

不要用性格之类的意识限制自己。根据眼前的现实,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合适的行为就好。好人也会做坏事,坏人也有伤心的时候,没有哪个词能概括一个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学会看此时此刻,不要被意识蒙蔽,总觉得某个瞬间就是永远,有时候人打自己脸很快。你情怀上来,可以舍生取义,觉得自己能为了情怀或者爱去死,但是这不影响有个身材极好的异性在你面前脱光光的时候你有感觉(只是说有感觉,能不能把持住要看你自己过去的知,即道德束缚等等)。

为什么晚上看了各种道理,第二天还是该干嘛干嘛呢?现在你应该知道了,你的知会带你做你之前习惯做的行为。要想摆脱舒适区,那就在这个舒适区,做出新的行,才可以,空想是没用的。

哎呀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先这样把,最后记得可以关注我唯一的一个专栏,能看到我基于这个逻辑,看待事情的角度,并且尽量说的让别人易懂的过程。但是还是很难让人理解,就像我不写开头直接写最后的应用一样,其实我说的真切实用,但是逻辑不同的人不知道我在扯什么玩意。另外,你要有反思此前自己一切常识的勇气,说不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体悟的一刻。

-----------一更

你每时每刻都逃不出这个规律。你看到一个东西,它给你的感觉,一定是上次你对它的感觉。你看到一个东西,想起来的东西,一定是上次你看到他时做事情时的感觉。对,你想起来的是感觉,不是你认知里东西,是知,这个一一对应是知。不是我说碗你就想起碗这个东西,不是这种意识层面的东西,你想起的是知,是感觉,但是你想起的那个知里面,你只知道碗,所以你就想起来碗。你的意识只能想起碗,是因为当初你知道那是碗,因为碗有对应的行,有对应的这个独一无二的字。你背书的时候,其实你记得文字在书的哪个位置,你记得当时自己的状态,记得自己的视角,记得周围的场景,其实你记得很多东西,但是你以为你只记得书上的字,因为你只回忆了字,不信你可以现在去试试。为什么把要记的东西想象成图像,就能记得更清楚了呢?因为把它转化成图,这个行,让你之后更好对应,否则,光读啊读,死记硬背,对要背的内容都不理解,没有感觉,也没应用过,后面要用的时候,很难一一对应到,很难想起来。但是转化成图片这个过程,让你之后就很好回忆了。只要你去找找对应的方式练习一下,你也能背下来一副牌,你可以去试试锁链法,或者位置记忆法(也叫记忆宫殿)。不要觉得自己记性差,不是你没天赋,不是你笨,你能做到,只是你之前不够了解自己,抛弃掉记性这个概念吧,只要用心思考,你会发现任何情况都能用一一对应并且不断替代的模型去解释自己的记忆。

语言是一个伟大的东西,它让你有意识,有记忆。设想一下假如人没有语言,你该怎么让一个人想起对应的东西?怎么去表达?表达完又怎么用意识去达成?

只能是一一对应,并且对应你当初的行。而你想起的务必是知,只是你的意识让你误以为,你的记忆想起的只是你意识里认识的那个东西。这也是你想不起来小时候的事情的原因,因为那时候你只有感觉,没有语言,没有东西能与之对应,只有场景、触觉、味道、感觉等等非语言的非意识的东西,能让你想起来。这就是记忆的本质。只有在知的层面,你才能更好的记住一个东西,你必须凭借感觉,才能更好的去记忆。这一方面以后有空我会深究。

有答主说,知是你做事情时脑子里会时不时闪过打游戏的念头,然而这因人而异,因每个人过去的行而不同。有些人从不打游戏,打游戏的人,上课上班的时候,在别的环境下,脑子并不会闪这种念头,只有在家才会这样,因为之前的行导致的这样。

那些道理只能指引你的某些特定情况,如果你仔细体悟我所说的东西就明白了,我说的思维模型,才是你每时每刻遵循的规律。当你仔细考虑, 产生了对这种规律的知,以后你时不时就会想起我的话,时间越长,你的体悟越深。任何只适用于某个人,某种特殊情况,某个环境的一些道理,只能对应你一时的规律,看似正确,但只是在这个规律里,对某种特殊情况,找到了好像正确的解一样。

好吧我再多说一点,如果你实在想不通,可能是你对自己最大的误解,是以为记忆跟时间有关系,其实没关系,遗忘的唯一原因是替代。时间是你的意识创造出的一种概念,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具。世间万物遵循的是自己的简单的运行模式,然后不断循环。你也是世间万物的一部分,你的规律绝对不会是用你创造出来的这个概念来解释的。身体有时间概念吗?它会巧妙准确的按照时间来运行?不可能的,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模式而已。

当你有了新欢来替代深爱过的前任,你想起他来就不难受了,明明之前爱的死去活来,被替代之后,就无感了。你看到一个东西,并不会想起曾经所有有关这个东西的知,因为你只会想起来上次。你能回忆久远的事情,是因为你有意识,有对应的知能让你找到,比如说你几年级,或者说初中的时候,这个“几年级”、“初中”,就是能对应到那时候的媒介,跟你说几几年你却未必能想起来,因为这个媒介没有对应的信息。很多事情你没有忘记,只是没有想起来,遇到与之关联的信息你就会想起来。某一刻有些东西你看一眼就瞬间记住了,那是因为那一刻你有特殊的感觉,有一种格外的清晰的知,这种感觉,能与未来的你对应。你会骑自行车,这辈子都会,不是隔几年就忘记了。你永远不可能忘记一个人,那些在痛苦中苦苦追问怎么忘掉一个人的,是想要自己想起来那个人,却再也没有之前心动的感觉,ta对那个人的知,需要被替代才能被治好,所有的有效的疗法都遵循这一规律。常说的时间和新欢疗法,新欢是直接替代,时间是因为你偶尔做别的事情,去行的时候,改变了你们之前点点滴滴对应的知,本来这些点点滴滴让你回忆起ta,但是这次你面对这个媒介,想起来ta了,但是你这次在做别的事情了 ,毕竟ta不在身边了,痛苦但是你还是会行,会因为各种原因要去行,比如有人拉你打游戏,比如今天任务很多要带回家做,比如快考试了必须要复习,做了这些新的行,你的点点滴滴里,下一次就让你没这么难受。

你一定要大胆的敢反思自己,敢反思自己的一切常识,才能找到自己的规律。如果你有认真思考,将来突然有了奇妙的感觉,希望能来找我,给我个反馈。

---------------------二更

我觉得有必要再来强调一遍。知是感觉,是一片汪洋大海,你的意识、你以为的思维,只是这片汪洋大海中的一部分,能被你更好的感知的一部分,你觉得自己复杂,是因为过去的行的积累,你过去学说话写字,不停的去经历去行,才有了现在的你。是感觉控制着你的行为,不管你的喜怒哀乐,还是你的欲望,都是感觉。意识和语言只是这种感觉的表达,比这种感觉低一层,而且它带着各种动机,各种目的,并不准确,还让你深陷其中,察觉不到背后的那种感觉。

我也忘记上面有没有提到,自身的状态、感觉,也是一种媒介,也会有一一对应的信息。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你思考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行。悲伤的时候,你会突然想起之前的伤心事。有时候午夜梦回,突然觉得曾经很对不起某个人,做过很过分的事儿,也会突然幡然醒悟,自己曾经的某件事做错了。前几天看到过一个回答,在别的文章里提过了,我再搬过来一下,是我在一个关于学习的问题里,截图的最高赞答主的一段相同的情绪、相同的情境,更容易让你回忆起来,是不是满足了感觉的一一对应?加上我前面说过的,你回忆起来的其实是感觉,是知,只是你单独从那个知的场景里,取出了你要的文字而已,不代表回忆就只有那些文字。最后说的分散学习,原理就是通过这样分散的行,让想要记住的东西,脱离环境状态,而转化成长久记忆的那种感觉。那种感觉是什么样的,该如何描述,我没有深究过,大概只有随意的运用自己的知,随意的创造感觉才行,要是现在我还在上学,可能此刻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我早就不用背书了······补充个例子,我当初上学的时候做过实验,突然想起来。做完数学卷子,我问同学,你能按顺序把刚才写过的答案背下来吗?他想了想说不能。于是我给了他一张一模一样的空白卷子,他看到题目根本没有计算,就把试卷做完了。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离不开知行合一,它都有用武之地,不是某一刻某件事情,或者某些事情,是所有事情,任何事情,你都身处其中。希望你早日体会到,早日能用这个模型去解释眼前的事情。

然后,王先生为什么,说要致良知?因为知行合一是你运行的规律,它里面没有善恶。就更不要说本性善恶之类的了,地球上某些地方,那些孩子做出一些恐怖的事情,眼睛都不眨一下。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本身就没感觉,有感觉的是你。是你看到那些事情有感觉。

你经历的失望和苦难,给你了共情的能力,看到对应的情况,你就有怜悯之心。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有些人是麻木的。某些事情你也有麻木,有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情况。你所抵触的,当你去做了之后,下一次就不会了。所以说,出轨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一次发生之前,人是很抵触的,是有道德约束,责任感约束等等,是有一种知、一种感觉的束缚的,但是它只是某一刻,如果欲望的知更强烈,一旦做了,第二次的时候,会发现也就这样,没什么感觉,天不会塌地不会陷,跟吃饭睡觉一样感觉很平常。极端一点,你要是刻意违背目前的充满怜悯之心的知,你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别人看着恐怖的事情,你做起来没感觉。

所以王先生要我们,一定要有良知。

王先生自小心中就有一颗敢于怀疑一切的种子,他敢于怀疑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怀疑当时大家的共识,甚至怀疑千古圣人的学说。他的悟道,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颗种子长时间以来的开花结果。但是,他也自小就想要当圣人,良知在他的灵魂深处枝繁叶茂,他是个善良的人,也教导我们要善良。那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真让人动容。

--------三更

啊我自己都烦了,没想到要三更的,但是其实我本人也是会后知后觉,写的当时感觉特别强烈,感觉自己表达的特别清楚,但是完事以后过段时间又总觉得不到位、不够客观。我知道的确有人看完也体会不到我说的感觉到底是什么,那是一瞬间的感觉,但是那一个瞬间,你可能要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去描述那种感觉,实在体会不到就从我讲知那里再看看。不过只要你对这个问题有强烈的好奇,以后也会在某个瞬间突然顿悟的。

更都更了,补充点东西呗顺便。不要觉得小孩子是憨批,凡是能给他们特殊感觉的事情,他们将来都会后知后觉的想起来的。不信你去知乎搜搜小时候回忆的话题看看,记得自己还在吃奶的时候的事情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记得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对这个我表示实在想不通也理解不了·····不过记得小时候的事情的是真的很多很多。印象深刻的是有个答主的朋友,两岁被爸爸的朋友猥亵,看到成年人丑陋的下体,极度震惊,于是记住了那一刻。到后来长大后,后知后觉,知道自己曾经被猥亵了。不要把小孩子当憨批去教育,你只是比他运行久一点,比他高级一点而已,你留下的疤痕,留下的阴影,有些真的是不可逆转也无法抹去的。记住,感觉对应到了都能想起来,一一对应的是感觉。

另外,我举过的那个听歌的例子。找一首以前听过的,但是很久没听的,听了能体会到当初听的感觉。但是你现在听了之后,下次就难体会到那种感觉了,会被你现在听歌时候的感觉替代。童年还有过去的美好,有些东西是一次性的,想起来了反而会被忘记。有时你把自己的经历拿出来跟别人讲一遍,事后会觉得自己好像淡忘了那段经历。当你为了装b或者其它目的一直把一段经历讲了又讲,会觉得自己像个旁观者,脑子空白的在用喉咙说话,却根本体会不到自己当初经历时候的状态、心境。甚至,那段记忆会慢慢变成你为了眼前的目的而修饰的样子(为了给对应的人树立形象或者隐瞒什么秘密之类的),很多细节被你改了,但是你自己也没发现,你觉得就是那样的。把一段回忆掏出来,反而是为了遗忘,这一点有时候令我很悲伤。

真的很抱歉弄这么长。我也本不该举那么多例子,本来随着你的经历,很多东西自己也能体会到,我只是提前说出来了。而且每个人经历不同,你们每个人会结合自身,迸发出各种奇妙的想法,有些肯定连我也做梦都没想到过。也因为每个人经历不同,可能对有些例子没感觉,有些却更好共情,这也是我不删的原因。就这样了,望诸君务必做个好人,务必。

(附个彩蛋,假如你每分每秒细到一个眼神都不按之前的下意识去做,时时刻刻违背自己过去的知,可能会进入一种奇妙的犹如在做梦一般的感觉)

------------五更

真正的精髓是致良知。等你真的做到致良知,你现在渴望的,那时就不再渴望,有些事情不做也并不会不舒服,比如世间的各种诱惑。看到这,以后你已经不会再轻易的困惑或者迷茫,你会变得强大,会有自己的屠龙枝。希望你坚守本心,不要成为恶龙。

龙死了,屠龙的少年不成为恶龙,也会快乐吗?

那些会成为恶龙的人,自己觉得你不快乐, 其实你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度量的。

----------四更

我发现这个答案两极分化很严重。看懂的人觉得透彻简单,看不懂的人说我讲的复杂,理解到哪儿去的都有。不管你们称我说的那个感觉是潜意识,还是认知模型,还是第一性,还是人的本质,还是情绪,还是原始感知,我能感觉到你们语言背后的知,我知道你们在跟我描述同一个东西。不过那些没懂的,一开口就知道根本没看。我讲的也不是复杂的东西,一万多字讲的只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全篇在用语言尽量客观细致入微的给你传达言外之意。这背后包含了太多东西。所以不要跳着看一眼就说“能一句话总结一下吗”之类的,我要是就放一句话或者一张图在这,你能得到和现在一样的信息吗?今天我发现,我在让一千个人眼里的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另一个维度统一。这篇文章没有我的总结,总结在你自己那,你们每个人 把它表达出来用的文字都不一样,但是同志之间能看明白,其他人看了也不知道你说的什么东西。然后,如果你看到这,也看懂了,我们就是同志了。人与人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沟渠,犹如泰戈尔的那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鲁迅先生也说过:“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有些东西,只有同志才能理解你,你跟人面对面都说不清。

对了,彩蛋不重要,不需要去琢磨这个。

还有很困惑的地方,可以私信或者评论,有空会回复。所有评论我都会看。无论如何,谢谢耐心看完的,并且理解的人。一些机灵的同学马上能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想法,看着就舒服,建议看一下这里的评论区(王阳明的心学精髓是什么?)加深理解。点进来直奔评论区发表主观看法的不回;看个开头结尾臆断的不回;没有按照顺序一句话一句话思考的,跳着看几眼就假装通读全文的也不回。不出意外,应该不会再更新了。有所感。
知和行是一件事,可以说是同样的一个字。意思就是: 知带领着你的行,你的行又产生了下次行的知。
知就是感觉,当下的感觉产生了行为,行为又会对下一次同样的行为产生影响。
知是可以被替代的。
对当前事物的判断不一定准确,因为当前事物产生的感觉是在上一次的行之上的。必须去注意,自己想要改变的,就应该用新的行去替代旧的知。谢谢。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你的话同样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可不敢说这是王阳明想告诉我们的hhh,这个没人知道,没人知道他是什么感觉。我只是有一个瞬间,突然感觉,他会不会就是这样想的。他劝和尚还俗,知道一个杀人犯不怕死却不想脱裤子,我觉得他做出这些的背后的感觉,背后的动机,会不会就是眼前的人,可以蒙蔽自己,但是却蒙蔽不了王阳明,王阳明知道和尚想起家人会思念,会难受,无关语言,他也知道杀人犯就是会有羞耻之心,他对人看的太透了,那些人自己能骗得了自己,却骗不了他。后来就把想法表达在这里,万一有人有共鸣,就会很开心。我真的不敢觉得自己知道他想告诉我们什么······至良知的过程是不是重构潜意识的过程?也即去除偏差重构自己的最底层行为模式

全部讨论

04-25 14:11

给大家分享一篇天涯神贴知行合一致良知,作者九哥,王阳明有一句话是泄露天机的,他说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宜,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是听言动,以至富贵平静,患难生死皆事变也,事变一直在人情里。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王阳明的意思是,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只是感觉和体验人情的变化而已。这看起来像是跟名利和得失打交道,但其实我们一辈子都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而已。就像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失恋,实际上不管是恋爱还是失恋,本质就是一种情绪,因为情感也只是情绪的一部分。当你失恋的时候,首先你会体验到失去的痛苦。人性也非常厌恶损失,然后你会体验到挫败感,以及怀疑自己不够优秀。
这个时候就已经陷入情绪,如果你处理不好这种情绪,它甚至会影响你的事业前途。从古至今,为情所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人多不胜数,本质上就是处理不好情绪。很多人会说,等我闲下来,等我找个安静的地方,或者等影响我的人和事情都消失,我就好好的修身养性。然而事实是,你全部的世界就是你的所感所想,你当下的所在,就是你的修行道场。所谓修行,不只是让人平心静气的心理按摩,而是应对世间万物的基本操作,这个操作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话根源总在心。其实大部分人读的知行合一都是假的,下面我要讲的知行合一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影响你的前途命运。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文字是打击一个人成本最低但见效最慢的方式,而经历灾难是打击一个人见效最快但代价最大的方式。一看王阳明半辈子没有悟透的东西,结果因得罪了宦官刘瑾,被打了几十大板,便到贵州龙场驿站,而后的某一天晚上,突然顿悟了,他到底顿悟了什么?其实王阳明是发现了人的脑子里类似潜意识的东西,被人的行为和前途命运有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我之所以说是潜移默化,就是因为很多自己坑害自己的事也是不自知的,也就是大部分人在社会上都处在一种昏迷状态,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好了,想要真正理解知行合一,我们需要通过潜意识来解释这几个字。
首先,什么是潜意识?就是知行合一的第一个字知,它不是你买本书来看,或者报个班学习的那种知,他说的是真知,有一个国外的纪录片。专门讲潜意识,她里面讲人的意识所占的面积远远小于潜意识。里面有个镜头,就是几个织毛线的大妈,他们一边织毛线一边聊家常,丝毫不影响他们打毛衣,也就是说整个过程是不假思索的,能听懂吗?所以知和行之间是没有延迟的,它不会占用大脑的算力。如果你懂一些电脑知识,你就会知道CPU里面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它的作用就是极大提高运算效率。而人的潜意识就类似这个过程,就好比你吃饭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蟑螂,你会立马感到恶心,你在看到蟑螂的同时,立刻就已经恶心它了,而不是看到过后又起了个心思去恶心。知行合一不是叫你知道的去做,不是说把知和行统一起来。王阳明,他是在描述一种状态,就是说这两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事物,就好比我朝你眼睛做出一个挥拳的动作。你不假思索的就会闭眼和闪躲,这就是知心。上面说的是浅显的,如果你能够听懂的话,我接着说更深层的,比如你的大脑晚上知道该劝你睡觉了,潜意识那个真知这时候就会跳出来反对,因为他想再熬一回夜来满足欲望。最后你会发现大脑说了不算,还是得有潜意识这个真知做主,结果就是很晚才会睡着。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想要人们购买产品,同样是要绕过人的理性直击潜意识,所以研究潜意识就是研究人。当然我这里用的潜意识只是一个很接近的概念,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真正这个东西其实属于佛家讲的末那识,它是掌管每个人的我执的,也就是除去眼耳鼻舌身心意六识之外的第七识,就是末那识,而第六识的眼耳鼻舌申心意,最后的这个意,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那个以为的知,就是知道抽烟有害健康,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好,知道多读书好,但是这个第六识是受末那识影响的,自己根本做不了任何决定,末那识只执行人类的我执,就是那些贪嗔痴慢疑的人性。
所以王阳明讲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之恶是良知。前一句说的有善有恶意之动,这个意讲的就是个人的分别,产生了每个人的我像,于是产生了善恶。后一句说知善之恶是良知。也就是说你要让第七识,也就是末那识真正的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才是良知。比如这个末那识,我们现在姑且叫他潜意识,他本身不知道跑步对身体好,早睡对身体好,读书对钱固好,所以你要修它,修完它就是心碎、心动,一切你想干的事就能干成。
换句话说,就是操作中意识到早睡的好处,潜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反复时间你需要做的,在过程中尝到了好处,大脑神经就会强化这个行为,成为末那识,就像吃饭、睡觉、呼吸,这些事情都已经是知行合一的状态了,你觉得做起来难吗?所以王阳明的心学修的就是这个心,这个末那识潜意识,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要致良知,它可不是现在我们理解的那个良知的意思,而是说能够达到满足我们本心,能够满足我们本原心的那个真知,才叫良知。当你吸收消化的这些概念,现在你看来的困难,做起来就会像呼吸一样,人做到心随心愿,事情就会引发质变,必然引发境随心转,这就是所谓的龙场误导。

05-20 13:21

自然选择目标把基因传给下一代,过往有利于基因传播的基因特性兴盛,不利的基因特性被遗忘在角落,保留下来的基因特性里有一些有一些精神特性~在头脑中固化的结构和算法决定着我们的日常行为。人类在自然选择的设计下去做莫些事情,以帮助将基因传给下一代比如吃饭,做爱,赢得他人尊重和超越对手。感觉~痛苦快乐恐惧焦虑爱欲望愤怒等。滞后性,误报,环境错位~甜甜圈,路怒症幻觉和响尾蛇幻觉

05-20 12:36

洞见,元认知
洞见”的意思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别人相左,或是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与他人不同;因此,你认为自己可以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抓住你所看到的自认为特别重要的机会
【利用市情绪者达成得利,受制于市场情绪者失利】
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由情绪决定的。
为什么同一事实,人们会跟着不同的情绪状态,做出完全相反的解释呢?
我们最近终于找到了答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位著名的进化心理学专家罗伯特赖特,在他最新的书中(Why Buddhism is True)讲到一个认知心理学最前沿的研究,他的研究显示,人的大脑运行,有七大模块,每个模块轮流上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节能模式、飞行模式、高速模式、求偶模式、自我保护模式等七大类,每个模式接管人脑的触发因素,就是情绪。不同的情绪状态,会触发不同的大脑工作机制,带来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决策。他的研究,从根本上证明了,没有什么绝对理性,但是有绝对的情绪,人从根本上就是情绪和情感动物。
赖特教授的这个研究,第一次从理论和实验的高度,证明了我们一直持有的观点:预测者无法揭示未来,但是他的预测,可以完全揭示他当时的心情。以此类推,经济数据无法去证明未来,但是可以证明看待数据的人是悲观还是乐观。巴菲特早已告诉过你,集体共识悲观的时候,你应该选择什么。
心得: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和解释佛学的问题,把佛学理解成为一种哲学。作者以正念冥想为线索,把佛教的教义世俗化,理解和解释世间万物,形成独特的视角和价值观。因为对佛学的历史和知识无太多了解,所以本书读起来比较困难,相当于角度清晰,但对佛学博大的本源仍然似雾里看花。以下是核心观点:
1 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脑如何由自然选择设计来误导我们,甚至奴役我们的。(目前,主流的研究认为自然选择后人体功能和意识已经明显误导人类的发展。)
2 焦躁、绝望、仇恨、贪婪……这些情绪和噩梦毋庸置疑与幻觉不一样,但是如果你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都具备幻觉的构成要素。如果能摒弃这些要素,你就会拥有更好的生活。(真实的世界被幻觉、情绪等蒙蔽)
3 如果你心怀这种期许——期待的快感比实际吃下所带来的快感更强——那么就是陷入了幻觉,或者换个不那么激进的说法,至少是被误导了。(希望是人活着的安慰,谎言是人类给自己的最大激励,人快乐与否的因素是预期差,股票的涨跌也是预期差,与谎言无二)
4 自然选择的职责是制造大量高效的机器来传播基因。(人类是载体,信息才是核心)
5 我们对“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头脑中的世界)的自然观都深受误导,而且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对这两个世界的错误认知确实会带给人很多痛苦。(内在的世界千变万化,外在的世界由感官简化)
6 我们由自然选择塑造,自然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基因增殖的最大化,别无他求。自然选择不仅不关心真相,也不关心我们的长期幸福。如果一种幻觉有利于我们祖先的基因传播,自然选择会毫不犹豫地迷惑我们,使我们分不清什么能够带来持久的幸福。(人类维持繁育的过程都有快乐,但时间短暂,比如性高潮、吸食毒品、登顶等)
7 各类感觉服务于基因传承,而非载体提升;正视感觉,站高一线俯视佛陀所谓的”苦”(幻象),灵活运用服务于人类的幸福。(基因是核,人体是果肉。基因是骑手,人体是大象。感觉是香蕉,目的是驱使)
8 “活在当下”尽管是正念冥想的内在组成部分,但并非这种修行的关键所在。它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
9 声音本身是被动的,并非主动的,既没有令人愉悦,也没有令人不悦。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声音令人不悦,肯定就是你对它做了加工。(把声音改成外部事件;股市的涨跌就是无我,看待和应对才重要,如何看待是自我,如何应对是无我)
10 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任何事物都不具备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所有要素;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给自足的。由此形成“空”的理念: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独立存在性。(更多的空形成有,更多的有形成空)
11 佛教意义上的开悟与西方科学意义上的启蒙是有共同点的:都是更多地意识到什么因带来什么果。(因果关系是共识,但有些时候不是真理)
12 如果没有一个可供服务的视角,根本就不会有感觉。(偏见就是看世界的方法)
13 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距离更远的人也建立起联系,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贸易或合作。如今,我们比以往更依赖地球另一侧的人,需要他们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才能维系生活,而那些人也同样依赖我们。换言之,全球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便是互相依存。(这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我们要顺势而为,站在浪头的弄潮儿不是因为他有能力站在那里,而是趋势和选择)
14 建立在真相基础上的幸福,比没有这个基础的幸福更好——不仅是因为建立在真相基础上的事物比其他有更牢靠的根基,还因为依照这些真相行动,恰好意味着对同类更友善。(从认知到道德层面的进步,宗教和哲学认为认知能提高道德)
15 真实地看世界时,不仅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还能对世界的真实美感有更直接和连续的感知。(对于空的认知才会比较长久)
16 形而上的真相、道德真相和幸福保持一致的世界,如果你开始意识到这种一致性,这个世界就会看起来越来越美。我们真的要惊叹于这种隐藏的秩序——似乎比自然选择更深层次的秩序。(脱离自然选择的束缚如同坐飞机穿透云层后视觉产生的释放感)
1、人是进化的产物,但人进入文明后就不是完全的动物。人的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七情六欲模块组成。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我们看世界都会带上一副有色眼镜,同时我们也会给万事万物赋上各种内涵。而佛法中的冥想,能训练跟各种人的感觉剥离,达到色即是空的状态。
2、人的自然选择是一个盲目的过程,他存在的目的是把基因传递下一代。有时向我们展示的并非真实的世界,而是会欺骗我们。各种情绪都具备幻觉的构成要素,人应该学会摒弃幻觉,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3、我们实现目标会带来快感,但快感又不能长时间持续。快感易逝,这将是我们陷入周而复始的不满足,从而追求更多。这是产生多种痛苦的渊源。
4、感觉像是自然选择的工具,用于引导生物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是具有滞后性,如吃天天圈一开始很爽,但长期对人不利;二是会产生误报,比如风吹草动就会联想到蛇,实则没有。还会有担忧冒犯了别人,在意别人的看法等,还会带来恐惧和焦虑感。
5、人类发展到今天很多原始社会是好的东西,因为发展太快了,导致了环境错位。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审视。
6、通过正念冥想,彻底驱散内在和外在的幻觉,强调无我概念的重要性,可以实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开悟之道。
7、我们的行动是受到意识心决定的,但我们没有做出决定前,大脑已经开始行动,他们经常会自我欺骗。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车技高超虽然他们刚出车祸;一个团队里把事情干成一般都认为自己比团队成员更有价值,但如果没干成,团队成员会认为贡献比例缩水;也会争夺功劳,否认失败责任,更会把失败归结于外界因素;也会让我们记住好的表现,忘却不好的时候;夸大有利的,忽略不利的;自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平高于平均。这是意识自我在起作用。
8、我们的大脑不停地被不同的模块占据,每一个模块都会带来不同的幻觉,比如刚去看了恐怖电影就会被自我保护模块占据,让你选择人多的地方,而一场浪漫的电影则会进入到浪漫模式,求偶模块调动,使人有寻找私密空间的倾向。而情绪的作用在于激活并引导模块功能。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对感觉依附太深,通过正念冥想跳出感觉。
9、感觉其实是大脑模块间的力量较量,从而导致模块的切换,而产生了我们的想法。感觉到底好与坏,要取决于这件事情对我们的利益相关程度。如整个身价投入股市去研究股市是否会大崩盘和没有任何投入股市,想法是不一样的。感觉是大脑标记想法重要性的一种方法,而重要性决定了哪一种想法进入意识。
10、人类某种意义上讲做决定的永远不是理性,而是基于感觉做出的。快感在人们预期到奖励或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更活跃。大脑权衡利弊的过程是通过感觉之间的竞争实现的。而理性是对感觉产生了影响。感觉是人的原始动机。
11、人脑通过模块之间的竞争产生想法,一旦一个模块竞争获胜,则会在下一次驱动力和力量就会更大,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可以与他人分享理由,然后他们的反馈会帮助你校准两种感觉的好坏。这就是大佬通过雪球,开放评论区的意义。
12、色即是空,万物的本质其实并非事物所固有,而是我们通过意识赋予他的,比如桌子,是给以赋予的名字他才成为桌子。我们除了感知事物的特质外,还会感知他特别的内涵和情感的共鸣。如这是爱因斯坦用过的桌子,如果我们能摆脱这些内涵和共鸣,那么内涵和共鸣的本质就会消失。从而达到了空的状态。
13、人们倾向于在几乎所有事物上附着积极或消极的联系,就是我们尚未思考的时候就对事物有了感情反应,而某些事物如疾病在通过意识进入大脑前,就已经被打上了负面的标签。我们天生就是去评判事物,并将这些判断编码到情感中。
14、事物伴随着故事而来,他塑造了我们对事物的感觉,感觉也塑造了事物本身。给物体打上了标签的故事,就会影响人的大脑。比如高低价格的葡萄酒,品尝起来价高者会更好。
15、无我有改变人生的力量,平常的生活就是一场幻觉,看到实物的本相,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理解物理学就要摆脱自己的特定视觉,爱因斯坦才能发明相对论。任何为了将基因传递而进化的感觉都不能左右自己,才能得到无源之见。
16、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不是人的视角,而是宇宙视角,从宇宙视角出发,任何个体的利益都不比其他任何个体更重要,我们平时的视角是具有严重的误导性。

05-13 14:50

重复重复重复,专注

05-09 07:45

王阳明说过,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事变亦只在人情里。情绪自己控制不了,就会有别人替你控制,并借此谋取利益。

04-26 13:30

在学术上,他以所悟到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为基础,开创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王阳明心学”......在军事谋略上,他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悟出了兵法中“此心不动,随机而行”的精髓,从此用兵如神,兵锋所指,所向无不披靡……有些事你即使“知道”了,却还是做不到。而有些事你虽然不知道,却可以完美地做到。
其中的逻辑在于:不是从外面获取一个道理、经验、知识等等,就叫“知道”了。
只有当一种行为成为你的“本能”的时候,才能叫“知道”。
而你的那些本能,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论你怎么去总结它,但是你总结出的答案往往都是词不达意。同样的道理:很多人的成功,根本就不是他们总结出来的那样简单,其中是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和要素的,为了总结经验,往往需要忽略掉很多细微要素,但是任何一个细微要素都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此凡是总结出来的经验,都不是真正的经验。太多人都把这种“听说和看到”当成了“知道”。
你所被告知的一切道理和答案,并不属于你。
只有当这些东西进入你的大脑后,在某一时刻跟你的经历相结合,让你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
在这一刻,它们才真正属于你。
这一刻你才是真正的“知道”了,学习到的叫知识,领悟到的才是智慧。
你所能直接获取的一切信息也并不属于你,只有当它们进入你的大脑之后,经过你的思考和审视,被你的大脑消化之后的那部分才属于你,这些东西被你的大脑摄入、囤积起来,成为“认知”。
真正的知道,不是听说了就叫“知道”了。这个知是真知的“知”,是进入自己内心深处的“知”。而绝大部分时候,我们说的“知道了”最多是“知晓了”。至于知道的“道”,是老子说的那个“道”,道是规律、是原理、是本质、是真相,只有当我们通晓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才能叫“知道”。
别人告诉我们的一切知识与技巧,都不属于我们。
只有我们经过刻意练习,生发出一种本能的时候,本难衍生出的“技巧”才属于我们掌握。
这就是所谓的“致良知”,什么是良知呢?
王阳明说:不虑而知为良知。也就是说:只有当你不需要考虑就能上来就干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道。
做一件事,能不加思索地上来就能干,这才是真正的“知道”,一旦你做事之前还需要考虑一下步骤,那说明你是不知道的。我们不要被“说法”束缚,而且应该绕过“表象”去抓“本质”。因为知道的“道”,就是老子说的那个“道”,道是规律、是原理、是本质、是真相,只有当我们通晓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才能叫“知道”。
《天道》中芮小丹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所以,真正的“知道”本质就是觉到和悟到。见路不走是提醒他,甭琢磨什么高人、高招儿,是让他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是让他实事求是的,可他还是奔高人高招儿去了,这一奔可就瞎了。事实上,很多事物并不是以简单的对错就可以判断的,是属于条件的可能与否。任何事物,从成因到结果都是有规律的,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什么结果需要什么条件,这是科学。遵循因果律,走条件的可能。”
“见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如来当真相讲,往大里说就是了悟得道的意思。
也可以这么说,罗家明的能力和见识不足以撑起他所承揽的项目,必食恶果。
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通俗版,是提醒你不要唯经验、教条,要走因果、走条件的可能。
见路不走就是让你解放思想,不要怕和别人不一样,因为很多人一看到跟别人不一样就觉得不正常了,心里不踏实。也不要怕跟别人一样,因为也有很多人是生怕跟别人一样显不出自己高了。
见路不走是解决实事求是的可操作性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念、思想,是一切正确认识和决策基础。见路不走是不唯经验、教条,不是排除经验、教条,不唯就已经包含了学习、借鉴。任何一个成功的经验起初都不叫路的,走的人多了才叫路。见路不走是更接近科学的思维,不表示路就没有用了,对于不能理解见路不走的人,见路就走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至于能走到哪里就得靠碰运气了。
大家都是人,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事实不是这样的,别人能做到的我不一定能做到,“都是人”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只有我具备了别人能做到的全部条件,我才可能做到,而事实上我很难悉数复制别人的条件,只有根据我的条件去做我能做到的,才是不脱离实际的。”
见路不走不是让你非跟别人一样或不一样,是让你以结果对条件的需要去取舍。
不唯经验教条,不是否定,经验教条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你的预期果对条件有什么要求,你就去准备这些条件,不要在意这些条件是新的还是旧的,也不在意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见路不走。最后,请大家记住两句话:
第一句: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思维,健全自己的思考模型,让自己随时处于开放和迭代的状态,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而不是为了知识本身。
第二句:别人告诉我们的道理,和我们所学到的一切知识与技巧,其实并不属于我们。
只有在某一刻,它与我们的经历结合,让某一刻你忽然间醒悟:哇,原来是这样的!
这一刻你才是真正的“知道”了,此刻你悟出来的道理才真正属于你,你才真正的“知道”了。
以后但凡有人跟你说:“我知道了,还是做不到。”
你就这样反问他:“你确定自己已经知道了吗?”

04-26 13:20

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这八字真言——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大致意思就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何为随机而动呢?
随机而动,便是捕捉到事物的本质而在恰当的时机行动。以下我们复盘王阳明先生平叛宁王的操作:
王阳明先生的对手盘宁王,手握十万精兵,准备了十年,高筑墙,广积粮,可以说是重金在手。
而王阳明先生却以临时拼凑的零散兵马对阵,两军对比,初看实力相当悬殊。
但缠中说禅说过:“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变成狼,这和资金大小无关。只要你能买点买、卖点卖,就是最凶猛的狼。”
王阳明先生在战场上就是最凶猛的狼,他总能把握住最好的时机。
首先,王阳明先生分析大势,完全分类了宁王的动向:上策直驱北京;中策攻下南京;下策留守南昌。于是,王阳明先生大笔一挥,修书几封,离间了宁王和谋臣,并让宁王相信有勤王之师正在包围南昌,使得宁王踌躇不前,在南昌留守了十数天。王阳明先生把握了一买。
接着,王阳明先生等待宁王重兵攻占安庆之时,围魏救赵,一举攻下了留守羸弱的南昌,并迅速整顿南昌布防。王阳明先生把握了二买。
最后,王阳明先生料定宁王班师回救老巢南昌,在鄱阳湖上摆开阵势,放出消息动摇宁王大军的军心,活擒宁王。宁王爆仓了。
缠中说禅说过:“ 市场就是战场,一旦开战,在战场上,就是无情的,本ID只考虑如何去夺取战争的主动权,这里,一切手法都可以用上,本ID不希望在打仗时有什么顾虑”。
就这样,王阳明先生和缠中说禅先生,在时空的交错中再一次握手了。非此心不动,贪嗔痴慢疑蒙蔽了自己,难做到随机而动。
非随机而动,患得患失,不能当机立断,也难做到此心不动。
所以,王阳明先生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就涉及一个简单的完全分类。当下是机,随机而动;当下非机,此心不动。“静亦定,动亦定”。

04-26 11:30

施主问和尚:“您得道之前,做些什么?”
和尚说:“砍柴、烧水、做饭。”
“那您得道之后呢?”
“砍柴、烧水、做饭。“
“那您得道后,没有改变呀?”
和尚说:“改变了。我得道之前,砍柴的时候想着烧水,烧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得道之后,我烧水的时候想着烧水,砍柴的时候想着砍柴,做饭的时候想着做饭。”

04-25 13:54

答主说:“控制你的是此时此刻的感觉,只存在于此时此刻,没有过去未来。”这个是全文的精髓,可以用镜子说来说得更形象:人心就象一面镜子,事情来了,在镜子上产生当下的投射,这个投射只发生在镜子照见事物那一刹那,而能不能清晰地投射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人心能不能能动地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回应,则取决于平时的修心,也即时时拂拭镜子上的尘埃。心体透亮了,遇事即可从容应对,达于至善。“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此之谓也。

04-25 13:43

我是做物理研究的,察觉到了某些相通之处。提出个人浅见,以资讨论。
做研究,要研究模型之间的规律。模型越简单抽象,规律越深刻普适。
先说说基本的理解。我们的大脑去处理当下的事件,无论多复杂,实际是处理脑中之前已存在的简单模型或者其叠加态,然后做计算。为了处理起来方便(可能是进化需要降低大脑运行能耗),我们需要记忆很多简单的模型,模型越多,相互之间关联越复杂(关联也是由环境添加的),大脑运行后的输出越复杂,表现为人的思考越深刻,越聪明。
我们做事,是依赖于性格,或者说行为规律。我认为,这种规律是对周围环境的所带来的知的一种适应。数学一点,变量是环境,函数是多巴胺,性格是是关于环境变量的大量复杂函数的拟合泛函。我们的大脑需要这个已存储下来的拟合泛函,来加快对现实的计算,这是性格。常言道本性难移,说的是拟合泛函很难变,因为时间越长,添加进去的新函数对泛函的影响降低。除非两种情况,一是大脑经历了极大的痛苦或兴奋,新函数影响加大。另一种是关联数达到了临界数量,聪明人为了增加大脑工作效率,对泛函做了调整,扔掉了部分关联不大的函数,即所谓去伪存真,大彻大悟。
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王先生说致良知,我们大脑处理当前事件,输出的结果本来是拟合泛函与当前事件函数的积分。在输出结果之前,我们致良知,是为这个计算过程增加一个新的积分权重函数。这个函数应当具有普世性,既然普世,必然是简单模型的结果(回到第二段)。
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已经经过了多年的迭代。这个迭代结果,是绝大部分人潜意识所认同的,实际上包含了这个函数,是我们的良知。良知很简单而深刻,因为其中包含的模型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因为多数人在处理事件时,无法避免无意义的函数带来的影响,大脑没有去伪存真的过程。
致知,致良知,很难,但是明白的那一刻,已经开始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