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经》第四章:不可思议的复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喜欢:17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作者:Morgan Housel

翻译:黄谦 (翻译纯属个人爱好,版权归原作者)

欢迎订阅公众号查看更多信息:黄谦

巴菲特845亿美元的净资产中有815亿是在他65岁生日之后取得的!

我们的大脑无法处理如此荒谬的事情!

01

某个领域的经验教训往往能为我们在其他领域提供一些的重要启示。就拿十亿年的冰河时期历史来说,它们告诉了我们如何理财。

我们对地球的科学认知比你想象的要短。要了解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往往需要深入地表以下进行钻探,而我们直到最近才能够做到这一点。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在我们了解地球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前几百年就计算出了恒星的运动。

直到19世纪,科学家们才一致认为地球曾多次被冰河所覆盖。有太多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冰河时期的痕迹:散落在各处的巨石;被削得只剩薄薄一层的岩床。这些证据清楚地表明,冰河时期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我们可以测量到的五个明显不同的冰河时期。

冰冻整个地球、重新融化、再次冰冻所需的能量是惊人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次次的冰河时代?这里面一定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力量。

而事实的确如此。只是与人们预想的完全不同。

关于为什么会出现冰河时期,有很多理论。为了解释其巨大的地质影响,这些理论也同样的语出惊人。有人认为,山脉的隆起可能改变了地球的风向,从而改变了气候。还有人认为,冰是自然状态,被大规模的火山爆发打断,才使我们的气候变暖。

但这些理论都无法解释冰河时代的循环。山脉或大规模火山可以解释一次冰期。但它无法解释循环往复的五次冰河时代。

20世纪初,一位名叫米卢廷.米兰科维奇(Milutin Milanković)的塞尔维亚科学家研究了地球相对于其他行星的位置,提出了我们现在公认的冰河时期理论: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会非常微妙的影响地球转动,并朝着太阳方向倾斜。在这个会持续数万年的周期中,地球的南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阳辐射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接着就是好玩的地方了。

米兰科维奇的理论最初假定,地心轴的倾斜导致了寒冷的冬天,把地球变成”冰球”。但是,一位名叫弗拉基米尔.柯本(Wladimir Köppen)的俄罗斯气象学家深入研究了米兰科维奇的研究成果,发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细微差别。

事实上,结冰的罪魁祸首是温和凉爽的夏季,而不是寒冷的冬季。

当炎炎夏日的温度一直不足以融化前一个冬天的积雪时,残留的冰层就更容易在下一个冬天来临时累积更多的积雪,这又反过来增加了冰雪在下一个夏天堆积的几率,从而吸引了更多的雪在下下个冬天积聚……大面积的常年积雪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加剧降温,从而带来更多降雪,如此循环往复。几百年后,季节性积雪就会变成大陆性的冰层,然后你就可以在上面开始溜冰大赛了:)

同样的事情也会反过来发生。轨道倾斜让更多的阳光照射进来,融化了更多的冬季积雪,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积雪反射的光线减少,气温升高,导致第二年无法下更多的雪,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循环。

令人惊叹的是,条件只是发生非常细微的变化,最终竟能使事物结果完全不同。一开始只是从凉爽的夏天留下的一层薄薄的冰,没有人会想到什么,但地质历史中一眨眼的功夫,整个地球就被几英里厚的冰层所覆盖了。正如冰川学家格温.舒尔茨(Gwen Schultz)所说:“造成冰原的不是一次骤然的降雪,而是雪一直持续在下的这个事实”。

我们从冰河时期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不需要巨大的力量就能产生巨大的结果。

如果有什么事情在不断发生复利效应——仅需一点点的增长,就足以成为未来增长的动力——那么一个小小的起点就能带来非凡的结果,这听起来不太符合逻辑。可能这太违背逻辑了,以至于让你低估了由此对未来发展、成长及结果的影响。

投资也是如此。

02

市面上有 2000 多本书专门介绍沃伦.巴菲特如何创造财富。其中许多都非常精彩。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巴菲特的财富积累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位绝无仅有的投资者,更是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了投资。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巴菲特的净资产是845亿美元。其中,842 亿美元是在他50岁生日之后积累的,815 亿美元是在他65岁获得社会退休保障资格之后积累的。

沃伦.巴菲特是一位了不起的投资者。但是,如果你把他的成功全部归功于精明的投资,那你重点就划错了。他成功的真正关键在于,在长达四分之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是一名出色的投资者。如果他30多岁就开始投资,60多岁就退休,那么他绝对不可能像今天一样享誉全球。

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小小的思想实验。

巴菲特从10岁开始认真投资。到30岁时,他的净资产已达100万美元,按通胀率调整后为930万美元。

但如果他像普通人那样,在年青的时候把青春时光花在了探索世界,发掘自己的激情所在,到30岁时,他的净资产估计只有25,000美元。

再假设他仍然能够获得非凡的年投资回报率(年回报率22%),但他放弃了投资,在60岁时退休,去打高尔夫球,陪孙子孙女。他现在的净资产大概是多少?

不是845亿美元。

而是1190万美元。

比他现在少99.9%。

实际上,沃伦.巴菲特所有的投资成就都与他在青春期建立的财务基础,再加上在老年时保持的长寿有关

他的技能是投资,但他的秘诀是时间

这就是复利的威力。

换个角度想想。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投资者。但实际上,如果以平均年回报率来衡量,他并不是最伟大的投资者。

对冲基金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的掌门人吉姆.西蒙斯(Jim Simons)自1988年以来的年复合收益率高达66%。没有人接近这一记录。正如我们刚刚看到的,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约为22%,只有西蒙斯的三分之一。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西蒙斯的净资产是210亿美元。我知道比较这些天价财富很可笑,但他的净资产确实比巴菲特少了75%。

如果西蒙斯是一个如此优秀的投资者,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因为西蒙斯直到50岁才找到自己的投资步调。他享受的复利时间不及巴菲特的一半。如果吉姆.西蒙斯跟巴菲特投资时间一样长,乘上他66%的年收益率,那么他现在的身价——请屏住呼吸——将达到六十三万亿美元。

这是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增长假设里,看似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这样的天文数字。因此,当我们研究某些事物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强大时,比如为什么会形成冰河时期,或者为什么沃伦.巴菲特如此富有,我们往往会忽略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

我听过很多人说,他们第一次看到复利表,或者看到那些关于如果在20多岁就开始储蓄,退休后的收入会比30多岁才开始时多多少的故事,就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可能会感到惊讶,因为从直觉上来说,结果似乎并不正确。线性思维比指数思维直观得多。如果我让你在头脑中计算8+8+8+8+8+8+8+8,你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答案是72)。如果我让你计算8×8×8×8×8×8×8×8×8,你的脑袋会爆炸(答案是134,217,728)。

20世纪50年代,IBM 制造出3.5MB(megabyte)的硬盘。到了20世纪60年代,硬盘容量已经达到10多MB。到20世纪70年代,IBM 的温彻斯特(Winchester)硬盘容量达到 70MB。随后,硬盘的发展呈现出体积指数级缩小,而存储容量指数级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一台普通 PC 的存储容量为200-500MB。

然后......砰!一切都爆炸了!

1999年,苹果iMac配备了6GB硬盘。

2003年,Power Mac配备了120GB硬盘。

2006年,新款iMac配备250GB硬盘。

2011年,首款4TB硬盘问世。

2017年,60TB硬盘。

2019年,100TB硬盘。

把上面这些信息汇总下:从1950年到1990年,硬盘容量才增加了296MB,而从1990年到今天,我们增加了1亿MB。

即便你是上世纪50年代的技术乐天派,你可能会预测实际存储容量将扩大1000倍,再大胆些,预测10,000倍好了。但不可能有人会预测说 "在我有生之年,存储容量将扩大3000万倍”。但事实就是如此。

复利的反直觉性导致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会忽视它的力量。2004年,比尔.盖茨批评了当时新出来的 Gmail,他质疑怎么可能会有人会需要1G的邮箱容量。作家史蒂文.莱维(Steven Levy)写道:“尽管比尔.盖茨对IT技术驾轻就熟,但他对邮箱容量的需求增长问题上,思维却停留在旧的范式上。”

危险在于,当复利并不直观时,我们往往会忽视它的潜力,而专注于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问题。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而是因为我们很少停下来考虑复利的潜力。

在2000多本剖析巴菲特成功经验的书籍中,没有一本的标题是《这家伙坚持投资了四分之三个世纪》。但我们知道,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是你很难理解这种数学方法,因为它并不直观。

有很多关于经济周期、交易策略和行业对策的书籍。但最权威的一本应该命名为《静待花开》就对了,这本书只需要一页,上面画着长期的经济增长图。

这本书将带给我们的实际启示是,大多数令人失望的交易、糟糕的策略和成功的投资尝试都可能是复利的反直觉性。

你不能责怪人们把竭尽所能——把他们所学和所做的一切——都用在试图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上。直觉上说,这似乎才是致富之道。

好的投资并不一定要赚取最高的回报,因为最高的回报往往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好的投资应该不光有一个不错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这是可坚持的,而且可以在最长的时间内重复获得回报。这就是复利的魅力所在。

与此相反,赚取无法持久的巨额回报则会导致一些悲惨的故事。我们将在下一章来讲述它们。

$特斯拉(TSLA)$ $苹果(AAPL)$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未完待续

欢迎订阅公众号查看更多信息:黄谦

全部讨论

2023-10-08 15:22

可持续发展

2023-10-07 17:22

说了半天 半斤八两。根本没有董巴菲特赚钱的秘密。表面看是复利。怎么完成复利的核心是。持续盈利极少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