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争霸赛16】光伏企业如何应对“尺寸之争”?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110喜欢:20

本文回答光伏企业如何应对“尺寸之争”。

原题目

-NASA-的问题:

$隆基股份(SH601012)$“事实上,组件端的对垒,实质上还是来自上游硅片和电池的需求。吕锦标认为,组件商未必在意210还是182。但是对于硅片厂商而言,现有的182硅片产线无法改造成210尺寸,已有产线不能废掉,因此去引导宣传182成为行业标准。

对于推崇大尺寸的原因,吕锦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硅片尺寸提高有利于平均成本的分摊,对下游电池端来讲成本也会下降。此外,发电效率的提升也进入瓶颈,提升缓慢,相比下大尺寸硅片有优势。

不过,也有受访的企业人士表示,尺寸越大意味着组件接触太阳面积更大,可以带来发电量的提升,但是光伏行业的真正进步应该体现在转化效率的提升上,现阶段下182产品一体化单瓦成本优势显著,182与210之争短时间难定胜负。”

上述三段话是我今天看到的一份财联社采访稿,不知道业内大佬们怎么看?

=======================================================

他的整个说法是对的,不过面对记者没有完全展开。

关于硅片这部分,做大直径是可以减少能耗和环节上的浪费的。但是投入产出比是个抛物线,中间要找到整个产业链的平衡点,这个摸索了很久,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完全合适的匹配值。

首先要说,老吕指出的是行业的现实情况。

这个在之前SOLRZOOM的文章也分析过网页链接 (原文我懒得找,这里是老戴做的转载)他文章里面其实说的就是隆基电池组件线部分166改造182之后,无法再改大的问题。

【电池组件线部分可以改造,部分沦为报废】

之前158的产线升级为166已经经历了大改造(部分产线已经被弄报废了)。再二次改已经不可能。158改182/210也是不可能的。

而实际上新上的的电池组件产线都是按照230.240向下兼容,大概情况是175-210mm之间整体能耗成本差异不大。做166或者更小,会产生较大的浪费。

【尺寸变化,最大的报废在硅片段】

隆基的顾虑在于他的硅片生产环节中设备折旧和报废的问题,硅片是一个圆筒,大硅片的直径更大,所以小硅片产线在行业切换为大尺寸后,只有一条路--报废。

隆基晶澳、晶科、天合等等都需要面对电池组件老产线报废问题。而隆基会增加一个负担,他是硅片龙头,船大了很难换方向,大量的设备都要报废。


【为什么专业电池片厂最先应用大尺寸硅片?】

而当初爱旭,通威,润阳本来就在尺寸变化期间同时在宣布扩产,所以他们最先使用了大尺寸的电池产线。所以例如隆基、天合,阿特斯,晶科晶澳(很少)采用外采的方式买他们的电池片。买的同时自己扩自己大尺寸的电池产线,以便未来稳固供应链。


【为什么182和210暂无定论?】

第一轮:开天辟地

起初210出来做的600瓦,优势在于,硅片生产段是全新的,也有部分生产经验。到电池段碎片增高,效率波动较大。经过大批量生产后,良率趋于稳定。组件段最大的问题是宽幅,1305mm的宽幅太宽了玻璃供应不上,组件运输存在集装箱高度问题、然后是支架的荷载问题。

组件端想的解决办法是,做成5列,这样组件的宽幅问题(玻璃、运输、支架)解决。遗留下电压与电流均衡的问题。

第二轮:见招拆招

182联盟实际是双晶与隆基达成妥协。让隆基维持基本盘,避免二次竞争。182的由来:是基于1300mm太宽,然后1200除6之后得出硅片间距180-190之间,然后均衡硅棒直径得出的182mm。它缓解了玻璃供应问题,没有运输问题。电压也相对均衡。

然后某大厂联合强大的媒体团和股市炒作团针对210种种问题去放大,用舆论战限制210发展。

第三轮:大而化之

210联盟发起供应链联合模式,解决三大问题:

1玻璃问题,在跟玻璃厂新建产能时候就已经留下解决方案--做宽窑炉口,直接做到1400宽幅。相关新闻网络可查不赘述。

2电压/电流适配问题,推出新的接线盒,同时联合逆变器厂推出高功率所匹配的逆变器,这样未来可以做到700瓦的适配。相关新闻网络可查不赘述。

3支架荷载问题,由于宽幅不同,100米的支架无法整除1300,1150,1132等宽幅的组件,那么通过和支架厂的验证,解决1300宽幅的组件与支架的匹配问题。相关新闻网络可查不赘述。

4运输问题,目前已经有装载的包装方案,后期需要看集装箱包装方案的推广。

第四轮:对决争霸

我们可以看到自2020年10月以来,182组件相继宣布量产,在今年开始的几个大型国内招标上,基于182mm硅片的535瓦组件和210mm硅片的540瓦组件形成极为激烈的对抗,在此风潮下基于166mm硅片的组件440瓦组件份额急剧减少,甚至完全无法验证某大厂之前对市场和客户的预测,预计今年166的份额完全达不到50%。

能进入大型招标,在同一时间同一平台上PK,足以证明182和210硅片做成的530-540功率组件,已经在电站段无较大差异,都可以大规模应用。(1GW的电站投资20多亿,没有人会花时间与精力去验证一个“错误”,都会经过认证机构,电力设计院反复验证)

遗留下待观察的小尾巴就是,600瓦和660瓦组件未来在大型电站上的验证。

那么一边是210联盟的“连横”,一边是182的“合纵”,最终谁更有优势很难。

所以老吕说的都是真话,真话是驳不倒的。[献花花]

$通威股份(SH600438)$ $天合光能(SH688599)$ 

附上一张硅片尺寸规格与功率瓦数的对照图(来源:光伏学习 公众号)

 @-NASA-  

精彩讨论

patma2021-02-26 14:01

我估计你是业内人士。隆基也好,中环也罢,说实话,我不是那个粉。炒股这么多年,我知道业内人士大概率都是错误。原因在于他们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去判断。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而做出的,光伏企业都是基于自身最有把握的情况下面对不确定做出的决策。从这个角度来讲,基本都是盲人摸象。参考再多人的话都没用,你只有站在隆基或者中环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知道企业的最优解。得中锋者得天下,还是得后卫者得天下?这就是一个伪命题。企业是不会这样拘泥看问题的。如同张治雨一样,数据准备很多,逻辑貌似都很对。但我知道,看看就可以了,最终他们都是错的。如果他们能判断对,他们早就创造出第二个中环或者第二个隆基来了。在不确定性面前,相信企业的决策,这是投资人的最优解。

四月鹿2021-02-26 14:15

【关于“真诚”与“如实”与“正确”】
我如同很多业内的人一样,别人问了,我们会如实的正面,反面回答我们的看法,无所谓左右谁,这是做人基本的真诚。
我们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吗?当然不是,我们都有认知局限,所以我们宁愿回答给你可能是正反对立,或者暂时无法验证的情况都给你。这叫如实。
人无法预测未来,因为无数的人在行动的时候和之前都会“预测未来”,所以他们的想法是各异的,决策是不同的,所以由人所创造的事情和事物都如此。正确,往往来自于“蒙对了”

蒙巴顿2021-02-26 13:49

这是又找出一个话题开吵啦,你们这些大婶就是热衷,让我们跟着长见识!先不用说哪种尺寸的合理性,就说隆基,人家居于组件天王,又携手通威等多晶硅厂家,把握了几十万吨硅料产能,还有连城数控和美畅股份助攻,妥妥的武林霸主,还争个毛呀.人家就是想让自家设备多用几年,市场有不反对182,别人还说个毛线.

加息首季2021-02-26 13:43

别搭理他。知道吕锦标是谁吗?查查他自2017年以来,说过一句实话吗?
他只需回答一个问题:保协的G7出来的方锭一米多见方,他为什么不出1000mm铸锭单晶硅片?为什么不不出10000W的组件?

四月鹿2021-02-26 15:57

你说的都很苍白,如果不能用,为什么会投标,为什么会有人买呢?难道全行业从业者、设计院、认证机构都不行,还有电站业主去真的买单,算账能力都不如几个雪球的网军吗?你复制的时候为什么不加上我写的括号内的内容?他们投入的金钱和精力远比你的股票多吧?

全部讨论

2021-02-26 15:04

拉黑了……

2021-02-26 14:48

争论路线之争,还不如拿技术说话,说不定两家企业打的你死我活,被其它的企业一把收割了
       近日,全球知名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军企业纤纳光电宣布完成C轮融资,共计3.6亿元,由三峡资本领投,京能集团、衢州金控、三峡招银等资方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钙钛矿光伏百兆瓦级产线扩建、叠层产品升级、应用产品研发和生产等项目。

    新年伊始,全球钙钛矿领军企业纤纳光电科技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钙钛矿量产组件顺利通过了基于IEC61215标准的稳定性加严测试,并获得由泰尔实验室和德国VDE技术协会联合颁发的钙钛矿组件稳定性认证证书。

2021-02-26 14:19

虽然我觉得鹿鹿总是暗戳戳的说隆基怪话,但是作为隆基的股东,我认为鹿鹿是一个蛮可爱的人

2021-02-26 14:00

“真话”=驳不到?如果说的历史,也许这个等号成立,但是如果是对未来预测,那就另说了……

2021-02-26 13:55

我发现只要隆基股份一翻红,各种雄文肯定就扔过来,服气啊。。。

2021-02-27 14:17

天天讨论,烦不烦,争个毛,182有182的市场,210有210的市场,谁也灭不了谁。

2021-02-27 13:08

210与182之争不应该再成为热点,没结果没意义,更重要的是争论应该是进步而不是开倒车

2021-02-27 13:01

显然和者对吕是十分了解的,总应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吕的身份。在我看来,吕在其行业协会说话是没人愿意听的。在单晶硅片发电领域也轮不到他来下什么结论,他自己则更不应该去说这些蠢话。

2021-02-27 12:59

“所以老吕说的都是真话,真话是驳不倒的”。一唱一和,真是这样吗?

鹿啊,还记得年前我提问21年硅料和玻璃哪个更缺,通过你的回答我买了新特能源,一个月翻倍,虽然没多少港币,也很感谢你。
挺好奇你现在持仓的,以前拿中来的时候文章不是这个风格啊,现在拿着通威中环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