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幽小阁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9喜欢:7
当人人都不知道腾讯能够发展成伟大公司的时候,如果你能够独具慧眼投资,那么就真的赚翻了。但是,当人人都知道腾讯是伟大公司的时候,那么腾讯肯定已经涨上天了,这个时候再去投资接盘,以后的收益肯定不会好。伟大的公司,也必须有合理的股价估值,否则就没什么投资价值。正如牛市的时候,连股票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老大妈,都嚷嚷股市是提款机的时候,就必须要离场了。所以,这种后视镜式的文章,其实最是害人不浅,当某一个公司股价涨上天,就马上罗列出一堆买入的理由。好的文章,应该是能够找出目前市场上低估的,还没有涨的,而且成长还不错的公司。

热门回复

我相信您的观点代表了很多很多人的观点:太贵了。其实您说得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对实际操作好像没起到什么作用。
这样说吧,贵州茅台相信现在大家都知道,2015年的时候大家也都知道,但是2015年说贵的人肯定不少吧。
 在大家都在玩QQ的时候,相信也都知道腾讯,很多人应该也觉得腾讯贵了。
用数据说话吧,腾讯16年营收增加近50%,17年一季度也增加55%。那您说,18年呢,19年呢,20年呢?按照每年50%的增长(我只是说大概率),三四年之后估值就只有十倍了,这是很简单的数学题,其实一样的增长规律还体现在阿里和亚马逊等巨头身上(见文章)。
事实上虽然规模很大,但是成长性非常好,正因为如此才有40倍的估值。当然,如果是长线持有我觉得具体的点位并不是很重要。
之前在8块多的时候推荐过恒大,很多人就说,太贵了,后来涨到17块,大家有兴趣可以回过去看看。

2017-07-13 13:46

我想说的是 公司市值大跟未来的上涨并没有矛盾,市盈率只是个参考指标 不是绝对的。 我是自己在实践这些理论的,两年多前,如果没全仓网易我也会选腾讯之类的,当然市值小上涨更快是有点道理的。 目前网易上快4倍了,当然近几年我不会卖的。 国内17元多买的伊利也会这样操作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你举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就不太妥当了,首先目前这些巨头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业绩还是成长性都没有问题。
举个例子,90年代Excite被评为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98年Excite亏损3000万美元,随后被@Home以67亿美元并购,命名为Excite@Home,2001年,Excite@Home由于缺少现金流申请破产保护,之前市值高达350亿美元,而到了2001年破产时仅为3.5亿美元,是两年前的1%。
腾讯阿里是非常有成长性的,这也是散户最好的标的,因为几年后,刚入市的散户进本没有收益超过50%、100%的,更多的是亏损。对于他们唯一的问题,没有耐心持有,而耐心的背后是不了解

4年后今天还真就pe12倍了,一语成谶啊

2017-07-13 17:11

当年的美国成长股漂亮50,里面可都是世界级的伟大的举世公认的跨国大公司,当时的市盈率达到了50~100倍,但是很多人认为只要是伟大的公司,那么就可以不计价格买入,结果呢,最后均值回归,照样崩。所以,对于那些早期进入的,肯定赚了很多,但是对于那些后来进入的,就是接盘去了。

2017-07-13 17:05

如果公司盈利的增长能够跟得上股价的上涨,那么市盈率就不会那么高,也就不会形成泡沫了。目前A股上百倍市盈率的垃圾公司还有很多,腾讯与这些垃圾公司比起来,可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那么是否可以得出腾讯纵然达到几百倍的市盈率,也是合理的?贵州茅台30倍的市盈率也是属于估值偏高了的。

互联网行业和其他行业估值不一样,再说了,垄断性公司本来估值就不一样,白酒的贵州茅台都30倍多了,超级垄断的腾讯就不值40倍?而且每年40/50%的增长,就算股价未来不涨,那么4年后估值只有不到10倍。所以我们讨论的重点应该是成长性而不是估值

2017-07-13 10:56

查理芒格跟费舍的理念是属于找寻成长股的范畴,但是那个太难了。好像芒格说过,无论成长看起来多美好的企业,他也不会在市盈率高于15倍的时候买入。

2017-07-13 10:53

从前跟你一样想法,自从看了查理芒格跟费舍的书后就改变自己的观念了

2017-07-11 09:46

当某类资产形成泡沫的时候,不一定会下跌,而且还可能还会继续上涨下去。正如巴菲特在美国当年的面对科技泡沫的时候,他也是不会跟随的,当时不也被很多人嘲笑吗。但是泡沫就是泡沫,最终会均值回归。均值回归不一定会形成暴跌,有可能是对估值缓慢的消化。对于那些早期进入持有腾讯的投资者来说,由于具备非常巨大的安全垫,而且腾讯盈利依然强势,他们继续长期持有是没有 任何问题的。但是,对于原来没有进入的投资者,就没有必要进入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很好的安全边际了。比腾讯估值低得多,安全得多的股票还是很多的,所以没有必要去趟这个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