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线旅游巨头Priceline何以保持高增长?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5回复:20喜欢:22

5000名员工创造43.6亿美元的年营收和10.6亿美元的净利润;并且依然保持了41%的营收增速和100%的净利润增速。这就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Priceline,市值315亿美元,市盈率33.5倍。


$Priceline(PCLN)$以大家所熟知的反向定价产品“Name Your Own Price”成名,随后通过传统的中介预订和批发模式成为年交易额217亿美元、营收达43.6亿美元的最求最大OTA。他能在这么大的基数上依然保持高于同行的发展速度,离不开他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的风险共担模式和在酒店预订领域的专注。

 

从Priceline财报可知,公司通过批发(Merchant)和中介(Agency)两种方式与供应商合作;2011年两种模式下的交易额分别为40.4亿美元和176.1亿美元。虽然批发模式的交易额远低于中介预订模式产生的交易额,但他们为公司贡献的营收却差不多;分别为20亿美元和23.4亿美元。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Priceline通过批发方式获得的整体“佣金率”达50%,而传统的中介模式佣金率和其他OTA差不多,为13%左右。

 

为什么Priceline的预付模式(merchant)可以获得那么高的“佣金率”呢?
Priceline的预付模式是用户通过信用卡预付酒店价款后,Priceline可以按酒店价款扣除自己的利润折扣后去跟酒店的收益管理系统对接(欧美的酒店收益管理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中国的酒店还远没有达到这种水平),然后成交。这样的模式下,Priceline获得的就不是中介模式下按固定佣金率获得的佣金,而是建立在自己的酒店售价基础上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格越高,他获得的利润也越多。

此外,Priceline还拥有最出名的“Name your own Price”模式。在该模式下,不但用户是预付费,而且Priceline还可以跟多家酒店(租车、或航空公司)的系统对接,在符合用户条件的基础上寻找售价最低的客房(租车、或机票)卖给用户,这样Priceline又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专注酒店预订是Priceline快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从Priceline的财报可知,公司酒店预订量比机票和汽车租赁的预订高很多;而且同比增速也快很多,同比增速均保持在50%左右。这个增速比$Expedia(EXPE)$和中国的$携程(CTRP)$酒店预订间夜量不到20%的增速都快很多。

 

从2011年Q4的财报数据看,Priceline的营收已经超过了业务繁杂的Expedia(2011年4月分拆成新的Expedia和TripAdvisor),并且增速和利润率都比后者高很多。即使是对比体量小很多的携程,Priceline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利润率水平也都高很多。


作者:雪球财经 吴桑茂
信息披露:文章发表时,作者未持有$Priceline(PCLN)$ $Expedia(EXPE)$ $携程(CTRP)$ 任何仓位。


***********************************************

附:作者之前对Priceline的merchant模式的理解有错误,其实他并不需要提前从酒店购买库存;大家可以参见文末李超老师对merchant模式的讲解( 网页链接 );这部分内容就当做本人对在线旅游模式的设想和大家交流吧!

在传统的OTA模式下,在线旅游服务商只是个中介;不承担任何风险。所以他们会在旺季的时候预订出更多的产品,而在淡季的时候可能也只能卖出很少的产品。但是酒店、航空公公司、租车公司的意愿则恰恰相反:他们希望在自己的销售渠道卖得好的旺季让OTA少买点,更重要的是在淡季的时候帮忙多卖点。所以有人说:“OTA永远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会是雪中送炭。”(本段依然成立,后面两段并不是Priceline目前的模式,是本人之前的误解;仅供大家一起探讨)

Priceline的批发模式恰好地解决了与供应商之间这样的矛盾。通过预先购买“库存”的方式与供应商共担风险,保证不管是在淡季还是旺季都可以销售一定量的产品;而且Priceline还提前预付供应商相关费用,让供应商得到客观的现金流。财报显示,Priceline 2011年末的预付款项高达1亿美元。

我们都知道,酒店、一趟飞机的座位和供出租的汽车这样的产品都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有时效”产品;没卖出去收入就为零,卖出去了不管价格多少都是额外的收入。如果Priceline提供这样的合作方式,供应商就可以根据历史销售情况把一定比例产品以优惠的价格卖出去,获得更多的收入;Priceline也获得了优惠的价格。这样两方之间的关系就变成是良性的了;从另一个方面有可能带动中介预订业务的发展。

Priceline采取的这种批发模式虽然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但也是存在风险的;当他购买的产品没法卖出去时,他付给供应商的钱也就成了亏损。所以,Priceline要保证自己的平台拥有足够的客户,并且控制“采购”过来的产品数量可以通过打包,反向定价等形式销售得差不多。为了吸引足够的用户,Priceline 2011年投入到在线广告的费用就高达9亿美元。

***********************************************


附:李超老师对于Priceline为何能够保持高增长的理解

我和priceline的高层团队有比较多的接触,总结几点:第一,专注,他们一直是坚持在做预订,而且发展十多年,到现在旗下只有四个预订品牌。他们高层认为旅游媒体和旅游预订业务是有冲突的,所以坚决不做;第二,成功的收购和整合策略,所收购的每个品牌各有特色,Agoda专注于酒店佣金模式,booking.com专注于酒店预付模式,priceline.com最出名的就是name your own price,他们也做常规的OTA产品,rentalcars.com做租车预订;这些品牌被收购后的几年,一直是由原来的管理团队来运营,系统平台也是各自独立,保持各自的特色

网页链接 

李超:各位如果希望研究name your own price模式,可以参考网页链接


携程丁小亮对merchant模式的看法
OTA只有几个可选项,无论Agent模式或Merchant (BToBToC)模式,都必须建立在自身拥有的、庞大的供应商数据库和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基础上。Booking以agent模式,加之超强的线下预订和管理能力,得以快速增长。中国内资酒店收益管理差,是因为过于垂直的价格体系。 现付和预付并非模式间的差别。
网页链接

既然业界和酒店均认同Booking的成功模式,扁平的价格体系让酒店收益最大化.为何又自相矛盾地推崇商家批发模式,这将给市场带来更混乱的价格战.酒店选择Best Available Rate (BAR) Rate 作为营销底线利大于弊。过多批发价格会导致批发商之间像航空代理人一样随意让利,损及酒店的BAR rate体系。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12-02-29 14:17

总的来说,priceline牛的动力来自于其拥有足够多的客源,让他有能力去买下库存。然后做倒爷低买高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