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光伏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5回复:17喜欢:332

兼具经济性与成长性,光伏引领全球能源变革。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是大势所趋,中欧美等地区纷纷发布“碳中和”愿景。光伏度电成本在过去十年下降82%,是成本下降最为迅速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优势明显。随着全球光伏平价上网进程的推进,光伏装机正在由政策补贴驱动转向经济性驱动,光伏行业的周期性弱化,成长性凸显,预计2020-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量有望达到117/160/185GW(国内37/50/60GW)。

产业链景气程度提升,龙头有望持续受益。随着疫情影响消散、全球光伏投资热情高涨,产业链龙头产能扩张,行业需求提升中有望持续受益。

硅料:明年几无新增产能,需求强劲、供给有限,供需紧平衡格局有望延续,明年硅料价格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硅片:一体化企业补齐硅片产能,新进者产能逐步投放,盈利或有所理性回落,依靠大尺寸等产品升级,龙头企业盈利韧性强。

电池:新技术加速研发,大尺寸非硅成本低,盈利能力强。

组件:渠道与品牌是核心,成本做助力,龙头集中度加速提升。

光伏玻璃:受益于装机增长和双玻渗透加速,玻璃需求高增长,短期有效产能增量有限,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胶膜:“一超多强”格局延续,龙头凭借POE等需求结构性变化增强盈利,未来有望借技术、规模、成本等优势强化成长确定性。

逆变器:凭借高性价比,全球化布局龙头厂商将充分受益海外市场份额增长和高毛利红利。

BIPV开启新增市场,多项技术降本增效。HJT:工艺精简、降本空间大,有望成未来发展方向,新进入者持续涌入,产能有望快速提升。BIPV:兼具发电、建材、投资功能,潜在空间广阔,预计我国2025年BIPV市场规模将达583.1亿。大尺寸:可提高组件功率,降低非硅成本,是行业发展趋势,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大尺寸产品。

报告摘要

1、国内装机逆势增长,海外需求稳步提升

国内装机逆势增长,海外需求稳步提升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1.52GW,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进入三季度,国内经贸形式好转,前三季度累计新增装机18.7GW,同比增长16.95%。预计全年国内光伏装机有望达36-38GW,其中10月光伏装机4.6GW;11-12月地面电站有望并网12-13GW,户用项目1.35GW,平价工商业项目0.6-1GW。

新冠疫情过后,海外逐步复工复产,光伏需求逐步回暖,2020年9月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8.51GW,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8%,预计今年海外新增光伏装机约80-85GW

2019年竞、平价开展较晚,预计今年国内新增装机36-38GW

2019年5月20日,能源局公布第一批风光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名单共14.78GW;7月11日,竞价项目总规模22.79GW公布;由于竞、平价项目公布时间较晚,政策切换下企业准备时间不大充裕,2019年国内新增装机仅30.1GW,同比下降32%。

2020年3月10日,能源局正式下发《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考虑疫情影响,2020年光伏竞平价项目申报延期,但企业前期准备时间较充裕,2020年装机较2019年有保障,预计今年新增装机有36-38GW。

根据国家已公示的平价项目规模,综合考虑当年并网量、存量结转量、申报在2021年以后并网量,预计2021年剩余可执行平价上网容量为36GW。

2、 碳中和引领能源变革,光伏竞争力凸显

国内:“十四五”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有望提升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启程之年。国家能源局要求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编制围绕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开展。

结合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的承诺和我国能源转型发展战略目标,到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15%,2030年达20%,2050年达50%以上。考虑到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已达15.3%,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同时,中央一直重视新能源的发展,“十四五”规划下非化石能源占比有望持续提升,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0%大概率将提前完成

国内:非化石能源占比20%假设下,光伏年均装机量有望达92GW

针对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的中位值17.5%到2030年的20%做敏感性分析测算。给出“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速3.8%,2025年我国标准煤耗298g/kWh,“十四五”期间我国水电/核电/生物质发电量增长率3.0%/10%/10%,2025年风电可利用小时数2000小时,光伏可利用小时数1100小时。

预计到2025年,在17.5%~20%的非化石能源占比区间,我国风电+光伏的发电量总和可达11972~17067亿kWh,较2020年有望提升4540~9634亿kWh,光伏年均装机量有望达43/53/73/92GW。

欧洲:2030年碳减排55%,2050年实现碳中和。

美国:重返巴黎协定,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全球:清洁能源大势所趋,光伏发电占比提升

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逐步下降,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形成替代。2013-2019年,全球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78%下降至73%;而光伏发电占比则从1%逐步上升至3%。

预计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替代进程将加速,光伏有望成为替代主力。我们预测,2020-2025年不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随着光伏发电迎来平价拐点,2025年光伏发电占比有望快速升至7%。

全球电力能源结构测算

随着未来对新能源发电的需求逐步增加,以及光伏发电成本逐步降低,光伏发电在新增装机中具备成本优势,光伏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从2011年的0.29%提升至2019年的2.68%。取光伏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235小时,可以算得2020、2030年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将分别达到128、461GW。

3、 产业链各环节现状及盈利剖析

1)硅料: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占比提升。

2)硅片:产量稳步增长,中国占据绝对份额。

3)电池:全球产量持续增长,国内占比超七成。

4)组件:全球产量逐年增长,中国占比超7成。

5)光伏玻璃:双玻渗透加速,玻璃需求高增长。

6)胶膜:市场集中度高,福斯特市占率遥遥领先。

7)逆变器:新增装机+存量替换拉动出货量增长。

4 新技术如火如荼,平价未来已来

1)HJT:转换效率更高,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HJT技术:HJT电池具有本征非晶层的异质结(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是一种利用晶体硅基板和非晶体硅薄膜制成的混合型太阳电池。其以N型单晶硅片为衬底,在硅片正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N型非晶硅薄膜,背面依次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P型非晶硅薄膜,掺杂非晶硅薄膜两侧分别沉积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TCO),在TCO两侧顶层形成金属电极。

HJT电池技术转换效率更高:根据CPIA统计,2019年规模化生产的异质结电池(HJT)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高于主流PERC技术路线电池,并且未来五年转换效率有望继续提升至25.5%以上。

工艺流程精简,降本空间大

HJT太阳能电池的工艺流程精简,主要包括清洗制绒、非晶硅沉积、TCO膜沉积和电极制作。目前HJT生产过程对设备、材料等要求更高,成本也更高,但降成本空间大。

多数厂商持续跟进,预计产能将超100GW

HJT电池商新进入者:2020年8月山煤国际预备扩产1GW HJT产能,2020年9月安徽华晟预计扩产500MW HJT产能,HJT电池新进入者的核心壁垒在于HJT技术、运营及销售团队,在各地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未来新进入者数量会越来越多。

HJT电池未来产能展望:随着新进入者的持续涌入,未来HJT电池产能有望不断扩张,根据Solarzoom预计,2020年末HJT产能预计达到3-5GW,2021年末达到10-20GW,2022年末达到50GW以上,2023年末预计产能将超过100GW。

2)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兼具发电、建材、投资功能

BIPV即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系统本身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形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BAPV是指在现有建筑上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BIPV既具有发电功能,又具有建筑构件和材料功能,起到受力、遮风、挡雨、隔热的作用,甚至可以提升建筑物的美感,BIPV业主还能通过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获得投资回报。

BIPV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晶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光伏组件等;按建筑类型不同可分为光伏屋顶或墙体、光伏幕墙、光伏采光顶和光伏遮阳板等;按应用对象不同可分为户用BIPV和工商业BIPV等。

潜在空间广阔,千亿蓝海起航

投资收益改善和绿色补贴政策催生全球百亿美元市场。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BIPV市场规模为131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48亿美元,2020-2027年每年复合增长率为23.1%。

国内BIPV规模化发展条件具备,千亿蓝海潜力待挖。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太阳能应用研究中心测算,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可安装光伏400GW,每年竣工建筑面积可安装40GW,潜在市场空间达千亿元。基于未来中国年新增竣工面积进行增量空间测算,到2025年中国BIPV的增量市场规模和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583.1亿元和40.4%。

特斯拉爆款光伏屋顶掀BIPV风口

2019年四季度,特斯拉发布太阳能屋顶明星产品第三代Solar Roof,外形和综合成本优势明显。Solar Roof外形与普通砖瓦类似,自然美观,表面为带纹理玻璃,内嵌光伏电池。与光伏组件Solar Panel+新建屋顶方案相比,Solar Roof一体化方案每平米和每瓦造价分别降低370元和6.89元;与纯屋顶相比,Solar Roof新增造价为7.08元/W,美国居民电费为1.4元/kWh,大约5年可收回成本,远短于25年使用寿命。

国内BIPV市场方兴未艾,进程明显加速

BIPV经济性提升刺激自发性投资需求,企业竞争带动产品迭代,国内分布式发电中BIPV有望成为新热点。

各大厂商纷纷推出大尺寸组件产品

顺势而为,各大组件厂商推出大尺寸产品。2020年下半年,光伏产业链供应紧张导致主流尺寸产品成本上升,大尺寸产品与主流产品之间成本差距相对缩小,为182mm、210mm大尺寸产品的推广带来了市场空间。继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于2020年11月份力推182mm组件之后,近期天合光能中环股份签订65亿元210mm组件采购合同,并与通威股份共同投资150亿元用于生产210mm系列相关光伏产品。

报告节选: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出品方/作者:方正证券,申建国 、王东华 ) $隆基股份(SH601012)$   $阳光电源(SZ300274)$   $晶科能源(JKS)$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12-27 15:57

谢谢分享,转发。

2020-12-26 17:28

券商分析师能拿到到永远是二手信息。正在深刻理解行业的是行业内的从业者。(一手信息)

2020-12-26 07:01

2020-12-25 14:38

2021-02-24 12:58

光伏产业报告

学习

2020-12-30 02:52

m

2020-12-26 20:29

這份研報份量很足,適合打印出來認真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