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产业+资本:顶层思维、实务操作及实战案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君汉商学院《全球并购高级研修班》第四次研修课程回顾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同比增5.8%,第三产业同比增长7.0%,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正在稳步前进。中国企业顺应洪流,也加速了产业布局和产业创新步伐,而资本正是强大的动力之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产业合理借助资本力量便能顺势腾飞,资本助推产业发展,价值才会彰显。

2019年8月23日,君汉商学院组织了20几位高管学员前往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进行企业走访,与优必选CFO张钜先生共同探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技术。此外,8月24-25日,君汉商学院还特邀深创投政府引导基金管总部总经理申少军、知名企业集团(A股上市公司)高管S博士、联合能源集团(00467.HK)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张伟华、A股上市公司高管分别从产业方、资金方、专家顾问角度剖析“产业+资本”顶层思维,并以实战案例讲解企业战略、产业布局、产业创新、产业引导、产业并购,本次课程学习让学员们获益良多以下为8月24-25日的部分精彩回顾。

课题一:中国政府引导基金助力产业创新之道——深圳政府引导基金

授课导师:深创投政府引导基金管理部总经理 申少军

8月24日上午,申少军导师向学员们讲解了4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宏观思维下的投资逻辑、深创投运营实践及案例、政府引导基金实践探索、母基金\S基金运作案例。

60年代,全球排名前十的公司都来自石油和汽车行业,而现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公司几乎都是科技和互联网公司。产业发展路径随着时代改变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一切都是围绕“衣食住行”在往外延伸。申少军导师提到,未来将是科技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这是毋庸置疑的。科技进步让科技公司迅速成长,诞生出腾讯阿里巴巴为何能成长如此庞大的商业巨头,这与外部环境、本身的商业模式以及时代机会是分不开的。

关于深创投,申少军导师详细介绍了深创投的发展历程、项目投资情况、退出数据、盈利能力、资产增值、经典案例以及基金管理情况,并指出了深创投的六大核心优势,即覆盖全国的政府引导基金网络、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全链条管理、科学严密的决策及风控体系、充分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优秀的投资与管理团队、全面的增值服务体系。

关于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申少军导师介绍了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的具体情况、引导基金投资运营情况以及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申报指引。此外申少军先生还介绍了母基金/S基金行业,比提及中国母基金始于政府引导基金,近两年加速发展创新。目前,该行业处于上升阶段,市场竞争不充分,率先开拓的机构可以享受”头啖汤”的先发优势,获取市场上最优质的GP资源和最有利的谈判条件。通过优选子基金、选择性跟投、长中短期投资相结合的投资策略,预期将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同时,在大量资本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大批基金到期、资管新规对非标资产的限制性规定等原因的助推下,S基金发展正当时。随后,申少军导师从基金概要、基金投向、投资策略到退出安排,一一讲述了深创投设立母基金/S基金的核心优势,让学员有了充分认识和借鉴意义。

课题二:海外交易实务案例暨商务谈判实务

授课导师:联合能源集团(00467.HK)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张伟华

8月24日11:00-21:00,张伟华导师向学员们讲解了海外并购策略、交易实务、商务谈判等,并带领学员进行了一场海外并购的模拟谈判,让学员们在一天的时间内吸收了非常多的干货。

张伟华导师指出:并购策略中的战略设定,需要注重资产体量、作业者资产、资产类型、重点区域、经济回报率、长期跟踪、出手时机;并购团队配置要合理,要能力与交易匹配,技术、商务、法律、IT、人力、税务、公关、HSE不可或缺;交易模式灵活多样,收购方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开展,例如采用资产收购、资源国投标、公司收购、一体化开发、勘探权入股、资产互换、国家公司合作、换股等方式;全程风险控制必不可少,尽职调查、国际交易市场惯例、具备确定性与灵活性的交易文件、管理政府审批、交易过渡期风险需要重重考虑清楚。此外,张伟华导师还详细介绍了交易融资灵活多样的工具及整体安排,如何提前安排运营整合以及应对运营挑战等。

在交易实务案例层面,张伟华导师提到交易谈判点要从交易架构、交易模式、交易价款、交割后索赔、资金确定性、流动性问题、政府审批、分手费等多方面充分考量,了解谈判对手、政府、高管/雇员、其他利益相关方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后,张伟华导师为学员详细分析了其经常在实务中使用到的哈佛谈判术,以及如何学习和运用哈佛谈判术中的战术、策略和心理等。

24日晚上,为了更好地消化一天的学习内容,张伟华导师带领学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外并购模拟谈判,让学员们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课题三:全球供应链业务概览与市场投资逻辑

授课导师:怡亚通(002183)副总裁 刘欣锴

8月25日下午,刘欣锴导师向学员介绍了怡亚通的战略发展方向、业务模式、服务案例、全球供应链概况以及市场投资逻辑。

怡亚通作为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183.SZ,供应链企业上市第一股,服务全球100多家世界500强和2,6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分销商品品类超过40万种,在中国380多个主要城市(包括香港)和东南亚、美国等国家铺建服务平台,拥有专业服务人员30,000多人,覆盖全国1-6级城镇市场的200多万的终端门店,拥有物流可控车辆近10,000辆,年业务运营能力逾1,000亿,全国共七大供应链基地,总面积逾40万平方米,2018中国企业500强第247名;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1名,2018广东省企业500强第30名;2018《财富》中国500强第117名。

怡亚通是企业上下游的桥梁、纽带、共享平台,上游有飞利浦海尔格力五粮液等,下游有沃尔玛、大润发、华润万家、唯品会等。怡亚通打造以广度综合商业服务平台、380深度分销平台、物流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服务载体,构建服务于各产业、各行业的全程供应链服务,帮助产业链上的原材料供应商、品牌商、制造商、下游渠道商、销售终端、大客户、增值服务商等之间实现资源整合、信息连接、平台共享,推动企业向整合型企业发展。

怡亚通广度供应链服务围绕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1+N),承接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供应链全程中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帮助客户优化供应链结构,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全球供应链市场从70年代的集中决策(战略层面)与分散决策模式(战术层面) ,到90年代的国际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到20世纪的业绩导向理论,多工厂多市场理论(税后期望收益最大化、运营成本最小化、多方受益最大化),再到现代的环境无害导向、社会福利导向、劳工权益导向。目前的主要趋势是①物流外包 → 全球供应链管理流程外包;②地区供应链业务同质化→ 市场分工垂直、下沉。在技术上需要提升四个维度,即供应链的设计能力、供应链的合作能力、供应链的客户服务能力、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关于供应链市场的投资逻辑,需要聚焦选择优质市场,聚焦构筑认证和行业壁垒、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客户资源壁垒和人才壁垒。

以上内容为本次课程的部分提炼,如想学习更多实务性知识,欢迎报名参加君汉商学院的课程。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培训助理小英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