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投资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注水利润”】杭州银行的高利润增长非常可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3喜欢:4

Q1:营收增长3.5%,净利润增长21%,又要发行不超过500亿银行间债券?该怎么评价杭州银行的年报?

A1: 营收增长属于良好,但并不突出;净利润的增长水分非常大,很大的增量来债券投资(通过公允价值计量,一次性计提高久期带来的杠杆收益),个人对这种刻意 “注水利润” 的管理层比较反感;要发行五百亿的银行间债券,实际是杭州银行吸收低成本资金能力缺失的外在表现。上面三点看出:杭州银行较为激进,真正的护城河并没有表现出来(也就是低成本吸收资金的能力),且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也许是为了再次发债?)。

Q2: 为什么说杭州银行的利润水分很大?

A2: 杭州银行利润增量的很大部分来自于债券投资。这部分收益完全是一个会计上的鬼把戏。简单说,杭州银行通过投资可公允价值计量的标准化债券,通过债券的长久期,一次性放大当期利润。而事实上,其他银行的存量非标准化信贷,按照上面的方式,其实其存量贷款价值也得到了久期杠杆提升,但是不允许通过会计报表反映,因为不能公允价值计量。

Q3: 债券长久期带来的账面杠杆收益有多大?

A4: 可以大致这么算,如果债券的平均久期为5年,贷款LPR下降1%,账面杠杆收益为5%。

Q3: “注水利润”的后续影响是什么?

A3: 运气好,接下来利率下行,短期内还有“注水利润”;运气一般,利率走平,利润因为已经被提前兑现了,所以后续报表利润就低了;运气很差,利率走高,产生大量债券投资亏损(说句题外话,去年好多美国中小银行暴雷,就是买了很多债券后,利率不断走高,导致天量债券投资亏损)。说白了,持有至到期的总利息就那么多,无非是前紧后松,还是前松后紧,还是不紧不松的问题。

Q4: 综合评价杭州银行

A5:估值角度,不想过多说了。因为有了“注水利润”我就不会买了(所谓,一票否决)。“注水利润”的源头在哪里?往好处想,有两点:也许杭州银行确实运气很好(但是后面运气差了呢);也许杭州有卓越的投资能力(这我是打死不会相信的,并且我也不指望我买的银行靠卓越的赌利率债走高走低赚钱)。往坏处想,有两点,管理层有“利润做高”的短期需求;大规模的债券投资,可能表明自身的直接放贷能力不足(不然为什么要换道手,让中间商赚钱呢?)。综合,往好处想和往坏处想,对我来说都不是好选择。

欢迎喜欢巴菲特式投资风格,特别是喜欢捡烟蒂的朋友关注我。保守主义者永远胜利!

全部讨论

杭州银行这份季报,
从财务角度看一点也没毛病,
但钻牛角尖的人,抱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勇气,捡出了一个汽泡。
我不禁要反问,假如现在市价108元的债券,你非要以购买价100元算,合理吗?
就像股票不以市价算,而以成本价算,对吗?

04-22 10:38

连最基本的数字都搞错还好意思评论,50亿和500亿能看仔细吗

04-21 21:37

而且我甚至合理怀疑杭州银行发行 500 亿银行间金融债的一部分重要原因就是为杭州的城投输血,继续大规模认购城投债。如果我侥幸猜对,那么我想说:这也许是一笔安全的生意(杭州乃至全国的城投债都相当安全),但很可能不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因为现在城投债的收益率非常之低,一旦利率上涨,就会产生债券投资亏损(所谓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你们也可以尽可能赌杭州银行是卓越的利率高低研判专家。
欢迎喜欢巴菲特式投资风格,特别是喜欢捡烟蒂和成长股的朋友关注我。保守主义者永远胜利!

04-21 21:26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代表了在持债券的价值增长,未实现收益):从2022年的5.3亿,暴增到2023年的13.9亿;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收益(已经落袋为安的债券转让收益):从2022年的亏损1亿,暴增到2023年的赚11亿。两者合计影响20亿以上,占据杭州银行32亿利润增量的大致三分之二。
欢迎喜欢巴菲特式投资风格,特别是喜欢捡烟蒂的朋友关注我。保守主义者永远胜利!

04-21 23:00

病得不轻,空仓了吧😊

$杭州银行(SH600926)$ 喜欢炒债券的杭州银行

04-29 10:24

$杭州银行(SH600926)$ 为什么靠债券投资收益贡献的高利润不靠谱?你们看看最近一周的三十年国债的走势,已经跌破60日均线。2023年得益于降息一次性计提的假钱,2024年就得还回去。
欢迎喜欢巴菲特式投资风格,特别是喜欢捡烟蒂和成长股的朋友关注我。保守主义者永远胜利!

这篇文章不错,看的透。

04-21 23:17

虽然还没看太懂,买入之前,睁大眼睛看,没毛病。
已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