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的失联高管名单上,又多了一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来源 |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此前新华保险已有三位董事长,或获刑或失联。

一二把手相继失联

继新华人寿保险(601336.SH/01336.HK)原董事长李全失联后,该公司旗下新华资产总裁张弛,也疑似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5月27日和28日,有多家媒体记者拨打张弛手机,电话仍能拨通但无人回应。新华保险方面回应“不太清楚相关情况”。

接近新华保险人士向媒体透露,相关消息已于近日在内部通气。

截至目前,尚未有关于张弛的官方消息发布。张弛的个人简介在公司官网正常显示。

据业内人士消息,张弛疑似失联或与新华资产的资金运作、尤其涉及非标产品有关联。此前,张弛被要求协助对新华资产投资配合调查。

新华保险年报中提到,新华保险通过新华资产和新华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香港新华资产)管理和运用保险资金。

在张弛疑似失联前一个月,4月12日传出新华保险原董事长李全失联的消息。作为正副职,张、李二人曾在新华资产搭班共事10年。李全出任新华保险董事长后,张全被提拔为新华资产总经理。

在退休前,李全兼任香港新华资产的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李全的两位前任——新华保险原董事长万峰和关国亮,也先后因受贿罪和挪用资金罪获刑。

接近新华资产人士透露,张弛在公司内部口碑不错,专业能力强,有市场化思维。

张弛是一名资管业务经验丰富的“老将”,拥有30年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

官方资料显示,张弛在加入保险行业之前,曾在不同的券商担任要职,包括大通证券的筹备组负责人和副总经理,以及在国信证券和华夏证券的多个高级管理职位。

2004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张弛担任中国人寿(601628.SH)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投资部总经理。

而此时李全也是博时基金常务副总经理。2010年3月,李全在新华保险时任董事长康典的引荐下加入新华资产担任总裁,正式从公募基金转战保险资管。

2011年3月,在新华资产成立的第五年,张弛“空降”担任副总经理,成为李全的副手。

自2013年4月起至退休前,李全一直兼任香港新华资产董事长。

根据官网介绍,香港新华资产是新华保险在中国境外的全球资产配置及投资平台。其中,新华资产持股60%,新华保险持股40%。

彼时香港新华资产刚成立一个月,李全是第一任董事长和主要创立者。

2019年6月,李全接任万峰成为新华保险总裁后,也一直兼任新华资产和香港新华资产董事长。

张弛则在当年10月顺利“接棒”新华资产总裁。他同时兼任审计责任人,并于今年2月起临时兼任首席风险官与合规负责人。

2022年9月,新华保险董事会选举李全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次年4月获监管核准。

然而,李全刚刚被选举董事长4个月后,2023年8月22日,新华保险突然宣布李全到龄退休。

这一“提前退休”事件,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直到今年4月,李全失联消息传出。

据媒体消息,李全失联,很可能与保险资金用途、特别是与香港新华资产有关。

香港新华资产在香港市场推出了多支私募基金,但具体投资细节和流向并不透明。

非标资产投向挑战

李全掌舵新华资产的十年,成绩不俗。其受托资产规模总额,从数千亿增至超过一万亿,年度平均综合投资回报率均达到了5%以上。

2019年后,李全领导下的新华保险进行了战略调整,但也伴随着业绩波动和资产配置挑战。

入职新华保险之初,李全就对外宣布了公司的“1+2+1”发展战略。他强调将采取资产与负债并行、规模与效益并举的发展策略,以期创造新华保险的“二次腾飞”。

新华保险业绩上看,李全执掌新华保险的四年里,尽管遭遇三年疫情和市场波动的双重挑战,公司规模仍保持稳定,年保费收入从1300亿元增长到1600亿元。

不过,自2022年起,公司业绩出现显著下降。净利润从149亿元降至98亿元,下降幅度超过34%。2023年净利润更是跌破90亿元。

2022年,李全在接受《财富》采访时曾表示,资本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做投资最重要的原则是要敬畏市场,不要觉得比市场更聪明,更不要操纵市场。

市场的确值得敬畏。

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和净投资收益,分别为222.51亿元和416.28亿元,净投资收益率和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4%和1.8%,两者相差1.6个百分点。

笔者研究发现,两者差异主要归因于净投资收益下的4项指标均出现了显著下滑——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资产减值损失和联营合营企业权益法确认损益,金额分别为124.96亿元、59.35亿元、3.07亿元和6.39亿元。

市场传言,上述问题或与非标资产投向有关。

今年3月初,曾有传闻,新华资产是万科(000002.SZ)非标债务的主要债权人,“万科想展期100亿,被新华资产被拒绝”。

新华资产随即在3月3日发表声明称,与万科保持正常的业务合作。尽管如此,第二天新华资产的母公司新华保险的A股股价,下跌超过了4%。

新华保险确为万科的重要股东之一。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华保险通过其分红型保险账户,持有万科6192万股A股股份,占万科总股本的0.52%,位列万科第十大股东。

不过,在万科最新的一季报中,新华保险已离开万科前十大股东之列。

此外,对于非标资产的布局,李全亲自操盘了另一大项目——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茂”),也开始经历波动。

2015年新华保险以27.81亿元认购方兴地产(金茂的前身)的10.13亿股配售股份,以9.5%股比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当时新华保险总裁正是万峰。

后于2018年1月、2019年7月和2022年11月,新华保险三度增持金茂(0817.HK)。

最后一次增持备受争议,因为当时房地产业已经有明显的转向。

反映到新华保险2023年年报上,其投资涉及中国金茂的股权利润,从2022年的52.21亿元锐减至2023年的48.58亿元,收到的股利下降幅度超过80%。

在李全的领导下新华保险的资金使用问题,在张弛失联后,又一次被搬上台前。

笔者不禁联想到,新华保险已退休董事长万峰与关国亮相继“落马”,也与此不无关系。

1998年夏至2020年春,万峰多次非法收受财物,共计约1209万元。去年12月,万峰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七十万元。

万峰之前,新华保险原董事长关国亮同样因为险资违规运用和体外循环获刑。2007年,因擅自挪用2亿(一度传闻高达130亿)险资违规投资,关国亮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