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排泄对我国水产品养殖有哪些重大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事件:近日,日本决定将福岛100多万吨核废水排放到太平洋,排放时间定在2022年秋天。这一消息引起了包括日本国民在内的多个国家的抗议,这完全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核废水尽管经过处理,还是含有氚、锶、铯、碘129、锝99等多种放射性物质,众所周知,放射性物质能够改变基因,产生基因变异,对人类及整个生态危害极大。

    可以说,日本如果真将核废水排泄到太平洋,对人类而言就是灾难。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也是海产品消费第一大国,此次日本对核废水的处理方案将会对中国的海产品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呐,值得探讨。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我国每年海产品消费市场,总消费市场规模达到6500万吨,其中1500万吨野生,5000万吨养殖海产品。日本90%的海产品依赖野生捕捞,也就是约666万吨。如果在2022年,日本真将核废水排泄到太平洋,对海洋捕捞业而言将会是致命打击。

    反过来,这个市场需要填补,填补海鲜产品市场我国更多需要其他肉制品、淡水鱼实现替代。海水养殖是一个大市场,我国海水养殖市场规模达到约3500亿元,养殖面积在200万公顷以上。可见,日本将核废水排泄将对我国海洋养殖业造成致命打击,从我国海产品养殖区域和海产品来看,渤海养殖小黄鱼、带鱼、海参,东海带鱼和大黄鱼,渤海、黄海的浅海滩涂养殖的海带将会损失惨重。

     催生的机会:淡水鱼养殖替代海水养殖或海洋捕捞成为大趋势。我国淡水鱼养殖主要在广东、湖北、江苏、湖南等地区。由于日本海洋捕捞有可能受到大冲击(假如日本真排),我国淡水养殖将会部分填补日本捕捞的海鲜产品。

    行业及企业影响:以海洋捕捞及海洋养殖为主营企业造成负面冲击较大,淡水鱼养殖企业及相关饲料企业正面影响。

     不确定性影响:核排泄的替代方案,事件发生反转。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价投发现者,带你发现具有价值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