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小巨人”企业的成长乐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广东,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已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令人瞩目的是,这里孕育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位居全国之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巨人”成功进军资本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

记者近日深入调研发现,广东的“小巨人”上市企业普遍坚持自主创新,凭借各自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及芯片等前沿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小巨人”的崛起之旅

日前,广州一场主题为“智能定义未来”的论坛吸引了业界众多目光。论坛主办方安凯微,便是广东“小巨人”企业中的一员。安凯微专注于为物联网智能硬件提供核心芯片,其最新发布的带算力芯片产品备受瞩目。2023年7月,安凯微成功登陆科创板,并跻身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公司董事长胡胜发表示,安凯微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安凯微的迅猛发展,正是珠三角地区“小巨人”企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广东省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累计培育15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广东“小巨人”上市企业数量已超过240家,成为广东资本市场的生力军。

坚守长期主义的专业化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的核心在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这些“小巨人”企业往往深耕某一领域多年,是长期主义的坚定践行者。据统计,广东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数拥有11至20年的经营历史,不少企业甚至已运营超过20年。

深圳南山区的瑞凌股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逆变焊割设备、焊接自动化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公司董事长邱光早在1987年就发明了国内首台逆变场效应管手工电弧焊机,瑞凌股份自200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焊接技术领域的深耕与创新。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佛山南海区的东方精工。作为国内智能瓦楞纸包装装备的领先供应商,东方精工自1996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该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公司董事长唐灼林介绍,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正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推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自主创新铸就技术领军地位

在广东的“小巨人”上市企业中,自主创新是共同的发展理念。这些企业通过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迅速成长为各自领域的技术领军企业。

例如,近期荣获202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纬达光电,就是自主创新的典范。该公司专注于高性能偏光片和光学薄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通过自主创新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地位,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

同样值得称道的还有智光电气。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企业,在能源技术领域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已成为多项新技术的行业倡导者与引领者。2023年,智光电气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推出了多款重磅新产品,并获得了丰富的专利成果。

广东这片热土上的“小巨人”们,正以其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