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突变靶向药布加替尼,ap26113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有多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肺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肺癌与高死亡率相关,约占全世界癌症总死亡率的1/5。患者生存率和预后非常差,超过一半的患者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随着医疗研究技术的不断进化与发达,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治疗肺癌的办法,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第二代ALK抑制剂布加替尼。

那么对于肺癌靶向药的选择,患者必须清楚的是用药之前一定要先先做基因检测,精准靶向治疗才是晚期NSCLC诊疗的大势所趋。所以我们要检测,不要盲目的去试药。若是通过基因检测发现ALK基因有突变,建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可以选择服用布加替尼。

布加替尼,研发代号:ap26113。它是日本武田制药新研发的一款ALK抑制剂。布加替尼在2017年4月获得FDA批准,对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布加替尼的活性和选择性是很多一线靶向药的12倍。适用于治疗后转移性ALK+ NSCLC患者,还有第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9291 的耐药和克唑替尼耐药,同时也抑制了ALK的L 1196M突变和EGFR的T790M突变。布加替尼展示了高全身性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率,并且在同样条件下的所有ALK-TKI试验中,拥有最长的无进展生存率。

在一项临床试验中,观察了布加替尼在ALK+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纳入人群包括初次放疗后的患者。布加替尼已被证明可成功治疗颅内转移。在1/2期试验中观察到,它对大多数可测量的脑转移灶和一些可测量的脑转移灶有效。还必须考虑布加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

布加替尼的安全性证据来源于79名肺癌患者的研究。少数患者中发生间质性肺疾病样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的7天内。与其他抑制剂如克唑替尼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例如腹泻的发生率由61%减少至13%。

布加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能达到16.7个月(建议剂量为180毫克)。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达到67%和颅内病灶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8.4个月。患者对布加替尼的耐受性较佳,试验药量也随着生化指标的升高而进行调整减量。因此,布加替尼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ALK突变一线治疗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布加替尼ap26113服用方法和用量是:

1、口服,每日一次,从每次90mg起始剂量开始服用,连续服用7日;

2、若无严重副作用或不耐受,7日后剂量调整为每日180mg,每日一次。

3、若因不良反应以外的其他原因(如漏服或用药后呕吐)导致暂停用药14日或14日以上,重新用药时,应先按每次90mg、每日1次,连用7日,再增至之前耐受的剂量。

4、应整片吞服,不可压碎或咀嚼,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5、治疗期间,要避免进食一些食物,也要避免服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的一些药物,比如:水果西柚;酮康唑,利福平,苯妥英和激素节育药物等;

6、了解更多肺癌靶向药物资讯,欢迎咨询康季泰医疗薇号:tjk732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