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夜,由万达电影的引发的思考(二)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60喜欢:37

继续,聊一聊影视行业中, $万达电影(SZ002739)$   价值几何

上一篇我说到了行业大势已去,公司不能独活,所以在考量万达电影行不行之前,一定要把眼光放开,去观察整个影视版块的位置,是否和万达一样,处于长期的底部区间,并且产生了反转的预期。

所以当你打开传媒版块的指数时候,你一定会认同我上面的观点。(我这里用的是同花顺的传媒指数881164)

传媒版块这些年连年下跌,于2018年10月见底,早于万达一年左右,但区间跌幅高达78%,目前距离最低点1482点也只有区区200点。要知道这是版块跌幅,而非个股跌幅,有兴趣的可以翻一翻,版块这个跌幅,一定有个股跌超90%。这时再来看我所说的,行业大势已去,个股不能独活是什么意思了吧。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版块一飞冲天(绝对不是暗示某飞天),而传媒跌的只剩零头?

这里面不仅是市场风格转换的问题,也是版块自身溢价过高、盈利不确定性大的行业性质决定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列天灾人祸,政策打压等等。这些负面我相信只要是关注过传媒版块的都有了解,我就不记流水账了,我在意的不是他过去发生了什么,无论发生什么,都已经反应在了股价上面,我更在意的是,影响股价的因素有没有变化,一旦这些因素发生改变,或者说有发生改变的预期,那么这个预期必然会作用作用于股价。

此处我想举个栗子。 $川能动力(SZ000155)$  

这只股票也是我在帖子里面多次提到的。我认为这是很有意思,值得深入思考的一支票。这只票短短几个月涨幅超过300%,但报表上并没有多赚一分钱,原因何在?

我认为靠的是三次反转。

第一次,2020年5月底,川能动力发布公告,重组停牌,准备收购锂矿资产,注意是准备,此时,他的内在逻辑已经从风电能源股开始转向锂电新能源,复牌后一字涨停,说明市场认可这个预期并且给予溢价。

第二次,11月中旬,再次发布公告,收购锂矿资产成功,开盘后连续涨停,创出新高后回踩震荡箱体上沿。这个时候,川能动力的内在逻辑已经完全转变为锂矿资源股,并且市场回应良好,股价也迅速反应,但并没有走出趋势行情。

第三次,11月底,锂电池板块开启新一轮主升浪,同板块中赣锋锂业天齐锂业雅化集团等一系列锂电概念股,全部走出了翻倍行情,其中强势的涨幅甚至不止一倍。同期川能借势版块火热,涨幅接近300%,领跑一众老牌锂电股。

很奇怪吧,这种行情可以说颠覆很多人的认知,仅凭几个公告,公司账上没有多进一分钱,而且即便收购成功,利润何时兑现?盈利能力如何?都一无所知,为何市场如此买账?这个留就给大家自己思考好了,我继续说影视版块。

说了这么多,其实关键点就在于影响影视版块的价格的因素有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预期。预期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即便现实没有任何改变,但只要某件事能够让“资金”产生“幻想”,那就代表改变的开始。

先说政策。

为什么要先提这个呢?我认为这个是目前对行业影响最大的一个原因,说你有泡沫,你就有, 说要管你,你就要老老实实的趴着,这就是A股现状,政策市。我可以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你们打开上证的K线图,调出季线,看看最近一年每个季度的涨幅,有没有发现好玩的事情?就是节奏,目前市场的节奏被卡的死死的,这种情况其实也是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当年非理性的狂热,但有利有弊,这里不多说,点到为止。

所以我们先看政策是否有反转的迹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2017年至今,A股竟然没有一家影视概念股上市。这其中虽然没有哪条明确规定不准影视股上市,但事实却摆在眼前,三年内影视股上市家数,零。这其中不乏开心麻花,华视娱乐这种以内容制作为主的优质公司。但是,这个零,在2020年11月5日,被博纳影业的成功过会打破了。紧接着,成功打造了《三十而已》《小欢喜》等数个爆款的柠萌影视也宣布正式启动A股上市,目前正在进行上市辅导。我认为这虽然称不上是一个反转,但绝对是一个信号,冰封许久的影视概念已经开始松动。

同时,国内首支影视ETF在上周发行,虽然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不可能单靠一支ETF改变格局,但是市场的态度不言而喻。这些对我来说,这都是反转的信号,或者说具有反转的预期。

但是,即使政策想推你,你自身也要有往前走的动能,目前市场情绪普遍对疫情影响下的影视行业并不乐观,我甚至听到不少业内人士言之凿凿的说不再考虑投资影视行业,所以,目前行业内真的没有机会吗?

非也。

影视版块前几年的高增速期与近几年的泡沫挤压期已经是过去时,原因和结果我这里就不谈了,没多大意义,只说近期对我们影响最大的疫情年。说真的,我认为疫情对影视行业的杀伤力极为恐怖。长达半年的停业期,员工工资,场地租金,设备维护等等大笔支出,足以拖垮一些小规模的影院。

这其中最让我记忆尤新的就是博纳的副总裁在疫情期间跳楼自杀,让我震惊的不止是博纳这种级别的院线也饱受疫情摧残,更让我难受的就是这个副总跳楼的那家商场,距离我公司不到一百米,那家博纳我还经常光顾。。。我难以想象当时的博纳面临的是怎样的困境,能致使集团的副总跳楼,在即将刷新各种记录的春节档的这个时刻,希望这位副总能够安息。也由此可以推断,在这场悲剧背后,一定有无数的中小影城因为疫情破产关门。但这些关门的影城去哪了呢?这里呢就引出了另一个概念,行业集中化。

我又想举例了

这里我想提另外一个,也同样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快递行业,其中的龙头顺丰控股顺丰这一年,股价从40涨到117,涨幅惊人,市值超过5000亿,那另外的三通一达呢?无一翻倍,更有惨淡的申通和韵达,跌了一整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好公司崛起依附于行业火热呢?为什么这里只有顺丰自己当龙一?(其实我认为有龙二,只不过没上市,大家猜猜是哪个?)行业火热吗?火热,2020年全年快递业务量为834亿件,同比增长31%。同样是疫情增长,但是网购需求被压制了吗?并没有,甚至还演化出了直播带货这种新的购物方式,那为何行业火热但公司分化严重?这就是另外一个课题了,今天不多讲,只说结论。高速增长的行业下必然催生大批相关企业,但当市场趋于稳定,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必然产生淘汰,疫情这种天灾会加速这个过程,尤其是快递业这种服务型行业,喜欢网购的朋友可以回忆一下,你有多久没注意送来的快递是哪家快递公司的了,是不是更在意送来的快递能不能上门。

但是淘汰掉了公司,并没有淘汰掉用户的需求,那需求去哪了呢?必然流向头部企业。这就是我所说的行业集中化。

所以疫情中关门的影院会成火锅店吗?影厅会变成剧院吗?显然是不会的,那会怎样呢?万达的年度预告里给了我们答案。在预告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开放特许经营加盟新签约影院310家,公司国内影院第四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且经营利润同比有所增长,自营影院市场占有率达到15.1%”,这段话是我认为整篇预告中最最有用的一句,甚至让我当场忘掉万达亏了几十亿,为什么呢?虽然我不知道这个特许经营加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加盟影院的银幕数量,座位,历史票房等数据也没有提到,期待在年报中有详细解答,但是,这说明什么?万达在通过特殊的方式,吞并疫情中支撑不下去的其他影院。要知道,万达自己的影院数量,也没有超过700家,今年一年,多了310家,虽然是加盟,但必然有利可图。这里留点想象空间,大家可以自行幻想一下。更神奇的是后面,四季度扭亏为盈,而且同比还增长了,这??怎么增长的??增长了多少??凭什么增长的??自营市占率提升??为何不将加盟影院算入??总之这一段话看的我又惊又喜又疑惑,这些问题只能去年报中寻找答案了。但不用等到年报,我们现在就能看到的是,万达已经迅速走出了疫情的阴影,不仅成功复工复产,而且借疫情的机会,大举扩充自身实力,完成了市场占有率上的逆袭。不过可能有人担心,市场占有率是高了,但市场还在吗?

别担心,还在。

影院会破产,但观众想看电影的需求可不会破灭,甚至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压抑而产生爆发式的反弹。春节档还没开始,但是预售的火爆,完全超过了我的想象。目前在我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春节档预售总票房已经超过十一亿,这个数字较去年整整翻了一倍还多,难到是电影院多了一倍?还是人口多了一倍?很明显都不是,而是观众的观影需求在疫情的长期压抑下的彻底爆发,这种需求从国庆档就能看出端倪,到元旦档则再次证实,而春节档就是再向整个影视行业宣告,市场还在。

说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两篇文章中,我一次都没有提到过唐探3,但我依旧将我的观点完整的阐述出来,而不影响最终的结论,为什么呢,因为自始至终,我都不认为这是一部电影能够带来的转变,唐探3确实优秀,但不足以扭转整个市场,可以说是当前市场环境成就了唐探3,而唐探3只是作为冲锋号角,目的不是攻城掠地,而是打消市场对影视行业的偏见,喝白酒是需求,看电影一样必不可少!

好了,政策出现转向,大灾之后产生的行业集中化,龙头迅速扩张,市占率提高,伴随市场热度重回巅峰,这些无一不是影视版块产生反转的预期,如果此刻还有人说我看好万达是想炒唐探3的票房,我只能说他是目光狭隘。

不过

鸡血打完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影视行业目前只是重回以往的热度,以投资的目光来讲,很多东西也确实还没有实质性的解决,比如电影投资回报的高度不确定性,这会把影视行业的收入卡的死死的。没有办法预测,那么预期就无法达成一致,就产生不了合力,至于有些人说打造电影宇宙,中国漫威这种愿景,只能说是美好的愿望,但你不能强求市场为愿望买单,我们持仓可以靠信念,但行业发展不可脱离实际,所以我说了这些,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行业发展,不要让外人笑话我们只会做梦,当别人不理解时候,笑笑就好,默默去万达看场电影,就是对他们最有力的回击。



ps:没有想到,上一篇文章反响还不错,获得了不少朋友的认可,也收到了一些批评,雪球大神众多,我这点笔墨实在是班门弄斧,上不了台面,权当春节时期,大家无聊时的饭后读物了,如果有哪里说得不对或者有不一样的见解,万分欢迎大家前来指正,求之不得!

最后,这两天正直春节,也就此祝愿雪球上的各位朋友新春快乐,新年里多涨停,涨不停!


 #A股完美收官迎牛年#    #2021春节见闻#    #基金热度不减2月份再现多只爆款#    $贵州茅台(SH600519)$   

全部讨论

2021-02-11 18:14

影视是文化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一样,喝酒,吃肉,看电影,追剧

2021-02-11 17:33

我很想看下万达的估值要怎么算

2021-02-11 17:27

$万达电影(SZ002739)$ 一碗不错的鸡汤,我灌了

2021-02-15 16:56

快递龙二应该是京东物流,未来能够挑战顺丰的估计也就是它了

2021-02-14 21:19

中国疫苗拯救世界后,必须再来一波文化输出。

2021-02-14 08:07

有理有据!

2021-02-13 18:24

监管环境变化,疫情反转,从自营到开放加盟,转向轻资产,商业模式变化,万达的变化是从这三方面解读的,唐三即使没有也一样反转。

2021-02-13 18:22

自2017年至今,A股竟然没有一家影视概念股上市。这其中虽然没有哪条明确规定不准影视股上市,但事实却摆在眼前,三年内影视股上市家数,零。这其中不乏开心麻花,华视娱乐这种以内容制作为主的优质公司。但是,这个零,在2020年11月5日,被博纳影业的成功过会打破了。紧接着,成功打造了《三十而已》《小欢喜》等数个爆款的柠萌影视也宣布正式启动A股上市,目前正在进行上市辅导。我认为这虽然称不上是一个反转,但绝对是一个信号,冰封许久的影视概念已经开始松动。
同时,国内首支影视ETF在上周发行,虽然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不可能单靠一支ETF改变格局,但是市场的态度不言而喻。这些对我来说,这都是反转的信号,或者说具有反转的预期。
但是,即使政策想推你,你自身也要有往前走的动能,目前市场情绪普遍对疫情影响下的影视行业并不乐观,我甚至听到不少业内人士言之凿凿的说不再考虑投资影视行业,所以,目前行业内真的没有机会吗?

2021-02-13 18:19

政策是极重要的,19.20年的大牛,与19年1月易会满接任证监会主席,出现温和的监管环境关系极大。资金更为活跃,牛市监管环境营造良好。现在对院线内容传媒股,除了疫情更可控之外,监管环境刚刚转向,则是又一大考量。

2021-02-12 23:05

太长了,逻辑有待加强。这种材料在政府公文里会被领导直接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