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拼的是“试错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后台回复【晋升】,免费领取成长秘笈

前些天和朋友闲聊时,他说:

我想创业拍抖音,但我不敢。

因为今年经济形势不好,

创业需要谨慎。

不只是朋友,我发现,

很多人都喜欢说:

我想,但我不敢。

要知道,这世界上,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敢于试错。

有时候,试错确实是一种挑战,

但同时也是一个机会。

试错,本质上就是一场豪赌

电影《西虹市首富》里有这么一个情节:

沈腾扮演的穷屌丝王多鱼,

为了完成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亿的考验。

他住最奢侈的大楼,吃最贵的大餐。

穿最奢华的衣服,享最奢侈的服务。

可即便这样,会计还是觉得,

这笔钱至少半年以后才能花完。

因为花光10亿的前提条件是:

不能黄赌毒、不能赠予和做慈善、

不能雇佣超过100个员工,以及不能留下任何资产。

所以,为了完成赌约,

他专门开了一家投资公司,

用于投资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实现的梦想。

实际上,是投资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因为对别人来说,

最希望投资靠谱的项目,

最好稳赚不赔。

但对于他来说,

最希望投资离谱的项目,

最好稳赔不赚。

所以,他投资了一个“精神病”发明的“陆游器”,据说可以让游泳脱离水的束缚。

听起来创意十足,

可马桶加铁皮的无厘头设计,

还是让人一眼就望而却步。

再比如,

他给手下投资的“冰山计划”项目。

即把北极的冰川水,

沿着西伯利亚海,经过叶尼塞河,

引到干旱的阿拉善地区,

实现“南水北调”。

听起来好像还不错,

可给冰山加一个发动机的运输方式,

就知道项目的可实施性有多渺小。

正常情况下,

投资人绝对看不上这样的项目。

因为他们都是“错”的。

王多鱼自己也是抱着以失败告终的目的投资的。

可谁曾想,“陆游器”一投入市场,

就超10万人试用;

而因为冰川上的一窝北极熊,

“冰山计划”所有的损失,

被俄罗斯和可口可乐买了单。

每个想要赔钱的项目,

最后都事与愿违的赚了钱。

试错的项目,成功了。

王多余用500万换了一个亿。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大家总想复制成功,

只想为“正确”买单。

可殊不知,和试错交换的,

不一定就是代价,也有可能是超额回报。

可能有人说,这是电影,不现实。

但巧了,生活中,

还真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曾经,马云找雷军给自己投资2000万,

被雷军拒绝了。

后来雷军在反思这件事时,

说了句非常深刻的话:

“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

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

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

要知道,试错,

不是说在错误的道路上试来试去,

而是说在未知的道路上验证结果。

所以我们没必要对试错这个词胆战心惊。

但是,无论是王多鱼还是雷军,

他们本质上都不想“试错”。

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

这个时代,敢于试错,

是一种勇气,一种稀缺能力!

正确的试错,是成功的前提

因为试错是一种稀缺能力。

所以敢于试错的人,更容易成功,

而且因为人有的时候容易陷入经验陷阱。

所以试错,可以帮我们破旧立新,

在困局中找到突破口。

詹姆斯·戴森,

戴森公司创始人,英国首富,

成功就开始于敢于试错。

1978 年,31 岁的戴森偶然使用了一款名叫 Hoover 的吸尘器。

他发现这款吸尘器常常会因为脏物塞满了集尘袋,堵住了气孔而失去吸力。

而这种需要不断更换集尘袋的吸尘器,

最早可追溯到 1908 年。

也就是说,

这70年间没人对吸尘器进行改进。

而当时的人们,

也早已经习惯了买吸尘器的同时,

不断地买集尘袋。

所以,吸尘器的设计一直没有更新。

针对这一使用痛点,戴森决心进行改变。

虽然对于家电的发明制造,

自己完全是个门外汉。

但戴森还是进行了长达 5 年的研发。

终于,在经历了 5127 次失败之后,

戴森研制出了无袋双螺旋吸尘器。

他给这款产品取名为「G-Force」。

这项发明,后来为他赢得了 1991 年的日本国际设计博览会奖,

还帮他打败了英国老牌有袋吸尘器Hoover,

具有划时代意义。

而且新产品成功在全球引领戴森风潮。

有日本媒体报道称:

以往人们总把吸尘器放在黑暗的角落,

而戴森的产品却被摆在了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试错,让戴森弯道超车,

并成功在传统吸尘器行业中,

杀出了一条路来。

但是,试错不等于闭眼前进。

阿里巴巴参谋长、阿里巴巴合伙人曾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试错可以,但是背后有非常清晰的Vision(愿景)。

很多人试错后,整体还是散的,

他试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沉淀和闪光点,但是闪光点拼不到一起,

形成不了有突破力的尖刀打开局面。

就是因为你没有一个vision作为试错的前提。

试错是为了找到未来在今天的映射点,

这个点才能带你走向未来。

只有基于某个基础去测试,

你才有迭代的路线和方向。

如果没有这个作为前提,就是盲人摸象,

最后也摸不出一张整图出来。

所以,想要成功,

试错必须有目的性,

而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否则,成功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失败的试错,也是一种成长

共享单车热潮疯狂过后,

2018年4月3日凌晨,摩拜被美团收购。

同年12月23日凌晨,

胡玮炜在一封内部信中,

宣布辞去CEO职务。

今年6月开始,

胡玮炜渐次卸任摩拜企业法定代表人。

至此,胡玮炜的“阶段性使命”画下句点。

目前,胡玮炜正带着新团队,

考察共享出行市场,试图做电动车创业。

2018年4月,

饿了么被阿里以95亿美元收购。

张旭豪不再担任饿了么CEO,

转而担任阿里董事长张勇的新零售特别助理。

目前,张旭豪没有选择创业,

而是从事投资事业。

有媒体称:

也许张旭豪还在等一个新的机遇,

等一个自己重新出山的机会。

何小鹏,曾是UC联合创始人。

在UC被阿里收购后,

先后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土豆总裁。

2017年8月,何小鹏从阿里离职,

后加入小鹏汽车,出任董事长一职。

在离职微博中,

何小鹏感谢了所有人、祝福UC,

表示“新轮回,终点亦是起点”,

他将“颠覆自己,享受出发。”

2015年4月,

58同城赶集网宣布合并。

赶集网CEO杨浩涌和58同城CEO姚劲波,将出任新公司的联合CEO。

但同年11月,

杨浩涌就辞去58赶集联席CEO职务。

3个月后,杨浩涌又辞去了58同城董事会联席董事长及董事。

此后,杨浩涌出任瓜子二手车的董事长及CEO。

投资人徐新评价杨浩涌,

“依然很敢打,依然很想要赢。”

2015年10月26日,

携程宣布与去哪儿合并,控股45%。

2016年1月5日,庄辰超离职。

而后和赵轶璐(原去哪儿CFO)和吴永强(原去哪儿CTO),共同成立斑马资本。

2017年2月,

斑马投资向便利蜂投资3亿美元,

全面控股。

根据庄辰超最新演讲披露的数据,

便利蜂已经有800余家店,

在北京、天津、南京,

便利蜂的开店数量和销售额都是第一。

曾经,

这些人在创业道路上开辟了一块新领域。

即使最后转战场,

他们也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

试错的经验,

让他们在新领域继续发光发亮。

也许试错是痛苦的,

但阵痛过后,也是一种涅槃成长。

人生,要勇于试错

经常有人说:

人和人的巨大差别,

在于人生路上的关键选择。

试错,也是关键选择的一环。

舒适区待久了,

人就疲于挑战自我,容易得过且过。

最后,就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前些天,马云宣布退休,

意味着一个时代已经结束,

但互联网还在蓬勃发展。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勇敢地做自己,在人生路上大胆试错。

谁知道,下一场风起时,

你会不会是下一个英雄?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在文末点个“在看”。

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是“指数型思维”

真正的高手,是如何判断机会的

别把公司的福利,错当你的能力

这4个字,是普通人成功的唯一捷径

你的问题是熟人太多,但朋友太少

没格局,比没钱更可怕

后台回复【晋升】,免费领取职场晋升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