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A股市场的“杂货铺”,踩中煤炭和多晶硅涨价,净利润三年翻了6倍,其实并没有那么好!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2喜欢:7

发布于2023-12-05 16:37

特变电工是国内的变压器龙头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以电力这个核心延伸业务边界。截至目前,企业的业务覆盖了与电力相关的绝大部分领域,包括输变电、光伏、煤炭、电力、电子新材料、铝及铝合金等等,绝大部分业务的营收规模都超过了10亿,企业整体净利润规模超过了150亿。

不过,市场对于特变电工的发展并不是特别看好。在最近十年的时间里面,企业的估值绝大部分时间都在20倍以下,即便是处于牛市的2014-2015年期间,估值倍数也没有超过40倍。如果不考虑银行、钢铁这种行业,这种估值倍数在A股市场应该是非常罕见的情况。

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来自于特变电工本身这种“杂货铺”式的业务结构:

1、输变电业务

主要包括变压器、电线电缆、输变电成套工程三大块。这是特变电工最稳定的业务,也是四大业务里面核心竞争力最强的业务。

不过,在最近10年里面,这个业务除了2021年和2022年实现双位数增长以外,其余年份都是个位数或者负增长,年化复合增长率仅4.43%。

这个业务的需求来自于电力建设,但国内电力建设投资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在没有太多新增项目建设的情况下,特变电工这个业务不太可能实现多大的增长。

最近2年的双位数增长,一方面来自于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快速发展,以及电网智能化的趋势,带动输变电设备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应该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以2023年上半年为例,境外收入同比增长94%。

最近十年里面,这个业务不仅仅是营收增速不高,整体毛利率也很低,而且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这个和企业经营模式,以及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特变电工这个业务除了一些标准件以外,其余产品都是以销定产,拿到项目后再开始研发设计和生产。虽然说特高压产品仅有几家企业可以生产,但是为了中标两大电网的项目,企业不太可能提高产品价格,更别说竞争对手里面还有几家国企。

其次,输变电业务的原材料主要是取向硅钢片、电磁线等,对应的供应商是国内的大型钢铁企业,而且只有这些企业有生产能力,特变电工也没办法降低采购成本。

这就导致企业的毛利率一直无法提升。同时,这些原材料价格受钢铁、铜等材料价格的影响很大,疫情期间这些材料的价格疯涨,也导致特变电工这个业务的毛利率大幅下滑。

虽然这个业务增速慢,盈利能力很低,但却是所有业务里面唯一具备护城河的:

(1)特变电工输变电业务的主要产品集中在特高压领域,这是一个客户粘性很高的业务。对于两大电网来说,除了需要供应商本身具备这方面的领先技术之外,还必须兼具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企业对于故障的及时响应等等。一旦确定供应商之后,不太可能会更换,特变电工就是电网可选供应商里面为数不多的几个之一。

(2)特高压输电工程本身的需求并不多,除了在位的企业之外,一般不会存在新的竞争者。以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仅这个工程每年向华东输电就突破500亿千瓦,每年的输电能力可以满足5000万家庭的用电需求,输电距离3324km。像西电东送,算下来也不会需要太多这种工程,也就不会产生多少竞争者。

(3)特变电工位于新疆地区,拥有地域优势。由于新疆的地理位置优势,很多光伏、风电项目都选址在新疆建设。但这些项目需要的输变电设备的运输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尤其像特高压设备,常规的都是数十吨,有的高达几百吨。这种运输难度的存在,就给了特变电工这种本地企业很大的竞争优势。

未来几年,特变电工这个业务会受益于新能源电力建设,以及海外市场的布局,有一定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很难持续下去,大概率过几年又要重新回到滞涨的状态。

2、新能源业务

这个是特变电工差不多20年前就布局的业务,经历过光伏起起落落的几个阶段,但一直以来盈利能力都很弱,时而盈利、时而亏损。直到2013年国家开始对光伏领域进行补贴,特变电工的新能源业务才开始真正稳定盈利。

在最近的十年时间里面,新能源业务营收规模翻了6.6倍,年化复合增长率23.4%,不过这个业务的爆发主要还是集中在最近2年时间,基本上都是翻倍式增长。

同样,这个业务在这十年绝大部分时间的毛利率都很低,平均毛利率不到18%。最近2年随着硅料价格的大幅提升,毛利率也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底,这个业务的毛利率提升了40%,达到了57.82%。

但这种依靠硅料价格上涨带动的增长,是很难持续的,而且相比其余企业,特变电工这个业务的竞争力并不强。

第一,最近2年硅料价格的上涨,最大的原因是光伏产业链中,硅料环节的产能建设时间相比其余环节更长,在其余环节大幅扩张的时候,硅料没办法实现同步产能扩张,导致供需失衡,因为硅料短缺而价格大幅上涨。但是,现在光伏行业进入了一定的产能过剩阶段,也给了硅料企业产能建设的时间,一旦这个供需关系能够维持均衡的状态,特变电工的这个业务大概率又要打回原形。

第二,光伏行业的竞争,最终还是发电成本的竞争。光伏电力要替代火电,或者其余电力,就必须持续降低发电成本,这个就需要整个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降低成本,成本优势会是光伏行业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但是,相比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两个竞争对手,特变电工没有任何优势。

以2021-2022年的数据为例(主要取新特能源的多晶硅数据),特变电工不管是单位成本,还是毛利率,都和另外两家有着一定的差距。这里面可能有新建产能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技术差异,但目前来看,特变电工这个业务的竞争力并不强。

按照预计,2050年我国光伏发电占电力比例40%,如果以2022年的数据换算,意味着未来光伏发电量每年至少3.44万亿度。假设按当前的光伏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比例,还需要至少八倍的装机容量,才能满足这个需求。

但是,这个八倍的装机容量,并不是一年内完成的,如果分摊到年,每年大概装机容量是1.16亿千瓦,相比2022年的0.87亿千瓦,大概增长34%左右。当然,这种增长肯定不会是平稳增长的,所以预计这个业务未来能够持续增长,但是高速增长的时间并不会太长了。

3、能源业务

这个业务主要包括发电和煤炭两大块,最近十年都是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发电业务营收规模翻了13.7倍,煤炭业务营收规模翻了45.9倍。整体能源业务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为46.45%,而且这个增长里面绝大部分也都集中在2021-2022这两年。

发电业务:目前主要包括火电、风电、光伏,按2022年的营收结构来看,火电占比54.5%,风电占比36.15%,光伏占比9.35%。

从发电量、电价的增长情况来看,2018-2022年期间,火电从0.1元/千瓦时增长至0.14元/千瓦时,发电量增长了273%;风电从0.35元/千瓦时增长至0.37元/千瓦时,发电量增长了748%;光伏从0.6元/千瓦时下降至0.48元/千瓦时,发电量增长了23%。

由此可见,特变电工的发电业务增长,主要来自于风电,其次是火电,光伏发电的贡献非常小。

煤炭业务:这个业务的发展一方面来自于煤炭产能的扩大,另一方面来自于最近2年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

从具体的毛利率来看:

发电业务的毛利率一直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且也是上升的趋势,这个一方面受益于上网电量占发电量比例的提升,另一方面是一些并入的电站已经成熟运营。

煤炭业务的毛利率有过比较大的波动,目前受益于煤炭价格的上涨,而处于上升的趋势。不过,相比其余煤炭企业,特变电工的煤炭毛利率要低很多。以陕西煤业为例,自产煤炭毛利率达到了65%左右,而特变电工仅有47.6%,相差17.4%,非常大的差距。

整体来说,这也是一块可以稳定赚钱的业务,不过能不能达到2022年的盈利水平,还不好说。

第一,发电业务会随着电站增加,发电量同比增长。但是风电、光伏如果要替代火电,当前的上网电价还是过高,竞争力不够,未来大概率这个上网电价会下降。

第二,煤炭业务这个受外围环境的影响,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才会有这么赚钱的业务出现。不然,以当前的煤炭开采规模,根本没办法实现规模效应,毛利率无法维持。加上未来煤炭如果不是用于煤化工领域,大概率会被缩减产能。唯一有的优势,就是煤炭运输成本高,特变电工需要竞争的,也就是几家本地企业。

4、新材料业务

这个业务包括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下游应用领域很广,包括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电线电缆、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等,目前的营收规模接近60亿。

虽然说是新材料业务,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但是这个业务本身的毛利率不高,长期在20%左右。

而且,从子公司新疆众和的财报数据来看,如果不是最近两年的投资收益上升,估计净利润不会有多少增长。营业收入在十年前就达到了50亿左右的规模,到了十年后,也就增加了20多亿,增长速度不高。

这应该是一个不怎么稳定的业务,盈利能力也不高,未来大概率是维持现状。

5、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

(1)盈利预测:特变电工这个公司,业务太多太杂,而且最近业绩的增长也很难持续,真的不太好估值,只能参考疫情之前的盈利水平来进行换算。不过,这个盈利并非未来几年的实际盈利,而是可以稳定获取的利润。

输变电业务:最近几年会存在一定的增长,而按以往成熟期的业绩来看,这一部分可以稳定盈利大概在10亿左右,预计未来可以增长至15亿的规模。

新能源业务:未来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但是最近的盈利能力是被涨价给放大了不少,以最新一轮的硅料价格区间来看,最低价和最高价相差240元/KG,按疫情前特变电工的销量,换算成营业收入,这个差价就有150亿收入。如果还原到正常的价格水平,这个业务大概营收为250亿左右,净利率水平应该比2019年高出一点,按7%计算,则净利润为17.5亿。

煤炭业务:预计煤炭价格不会持续上升,会有一定的下降,同样在2019年的水平有一定的增长,预计这一块的净利润为10亿。

新材料业务:这个业务长期都是一会亏损,一会又盈利,不过目前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特变电工控股的煤炭企业,已经计入了合并利润,需要抵消掉,因此这一块的净利润按3亿计算。

其他业务:包括新能源业务中没有考虑的发电业务,以及其余很多杂项,盈利很难估算,因此合计净利润按5亿计算。

根据预计,未来这些业务预计能够稳定盈利的净利润为47.5亿。

(2)估值分析:如下图所示,特变电工每年的资本支出都非常高,一方面可能是设备厂房老旧,需要新建;另一方面可能是扩建新的产能。而且,有很多时候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都无法覆盖,像特变电工推动几个子公司上市,也是实在缺钱,需要融资才能继续经营下去。因此估值的时候,这个净利润换算成现金流需要一定的折扣。

考虑到未来业绩大概率是一个较长期下降的趋势,自由现金流估算很难,因此采用市盈率估值。取市盈率25倍,净利润打7折,则合理估值为831.25亿。

全部讨论

特变的煤炭7400万吨产能,你估10亿利润?

02-07 19:29

哎,怎么说你呢。写了这么多东西,似乎看了不少资料,似乎真的去研究了。47.5亿的利润居然能给831.25亿的合理估值,居然还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分析得挺好的,就是最后估值,太高了,既然只有47亿可靠净利润,这种公司还能给25倍吗,15倍都不少了

02-07 22:38

赶紧跑

02-19 16:56

分析得很到位 47.4x10=400亿 可以买入

02-24 23:12

分析合理,就是给的25倍高了

02-23 19:27

杂货铺,不受待见!

22年158亿利润,分开看看哪些部分波动大,有哪些趋势,不然从158到48少了100亿?

02-21 07:45

好👌🏻👌🏻

新疆煤炭成本在运输不在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