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转发
A股依然在要死不活,围绕在3200点左右,不上不下。
为什么会有这种格局?这种格局到底怎么才能打破呢?A股这个位置进场到底安不安全?
一,A股今天没有下跌,已经烧高香了。
因为两个关键的宏观数据CPI与PPI,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当下的消费没有复苏,工业品价格还在下降,说明制造业并没有大规模复苏。那么失业问题,经济增速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现在很多人都是持悲观预期的,没有消费与投资的动力。
特别是前期投资房地产的人,前面算账自己房子涨了多少,现在一问,连首付都跌没了,更加没有信心与动力了。但是类似于中国的这种情况,在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70年代,80年代都出现过。
当时人们也挺绝望,现在基本都走过来了。
所以,真正厉害的投资高手,这个时候应该对优质资产积极入手,然后等着。
二,这个位置进场到底安不安全。
现在这个位置的估值,已经比当年998点的位置与1664点的位置还要低,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都比当时要低,这种估值已进入历史最低位了。如果是二年左右周期,现在这个位置基本没有风险。
三,其他百亿团队,说现在大家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地方债的安全问题。
有人说地方债形成坏账,最后殃及国企与银行。地方政府(含城投)所有相关负债,当前已经超过 100 万亿,占整个银行系统存量资产接近一半。
地方债务的化解思路,关系到银行体系的盈利能力,甚至是资产负债表的稳定。
近年每年新增负债大于10 万亿,因为存量很大,再指望新增债务来搞基建,拉经济已经不现实。
处理地方债的方式,当下主要就是置换与展期,信用破产不可能的。也不会形成大量的银行坏账,在处理地方债过程中,会放出大量货币,对银行是有好处的。股市这支利剑,最后一定要拔出来。
一是为解决全民消费与投资信心问题,这是短期显而易见的;
二是房地产后,解决增发货币容纳的问题。钱可以增发,但不能进入日常消费品;
三,没有股市,科技上超过美国根本不太可能。用股民的钱,孵化中国科技;
四,国企要重估价格。
这两天无论是管理层签订私募管理的办法,还是给公募降交易费用,都说明管理层的目光已经聚焦到股市上了,这里风险不大。很多业内的价投高手,已经开始建仓了。高手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只要大底部判断对了,剩下的就是找重点公司的业绩拐点。

如果这两个判断都不错,就剩下建仓后等待的耐性了。前面不太能赚到钱,A股慢慢赚钱的机会已经显现出来。

全部讨论

2023-07-10 20:25

你留下慢慢赚,我们走了,哪一次上涨都是为了下一次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