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中电环保(SZ300172)$ $建龙微纳(SH688357)$ $远达环保(SH600292)$

当地时间8月24日下午,日本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核污水经由1公里的海底隧道流向太平洋。据东电的发布,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核污染水约有134万吨,2023年度将把约3.12万吨处理水分4次排放,每次约排放7800吨。预计未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

此次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尽管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表示,经过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可以去除其中大部分放射性核素。但事实上,核污水即使经处理,仍存在氚、碳14、钴60和锶90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核污水随洋流扩散且辐射元素易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害人类。据德国海洋研究机构GEOMAR测算,日本核污水辐射57天可扩散到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可扩散至美国加拿大沿海,10年可扩散至全球海域。

在福岛核废水所含的各类放射性元素中,氚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其他元素普遍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具有长期、近乎永续的危害。氚释放的贝塔射线较弱,只能在空气中传播5毫米,可以被一张纸所阻碍,因此在浓度达标的情况下,其对人体危害相对较小。

除氚外,福岛核废水中含有的其他重点反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最高可达上百至数万年。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或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超过500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针对于核污染防治,放射性监测是重要一环。检测仪器方面,质谱仪可以用于测量样品中放射性元素。通过测定质荷比和气相离子的丰度,质谱技术可以鉴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类型,如ICP-MS技术可以测量多种天然元素与许多放射性同位素。

核辐射检测仪能够实现快速检测与报警。辐射检测仪利用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多种效应监测辐射量,具有便于携带、反应快速等优势。本次核污染水排放引起人们对辐射污染风险的警觉有望促使下游需求增长。

总体而言,日本正式启动排放福岛核废水,短期内将提高人们对于核污染防治的关注度,对辐射的担忧将提升对于放射性元素监测的相关需求,相关检测仪器和检测服务等公司有望受益。

此外,过去几年,环保行业的企业受地方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的负面影响,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地方化债方案后续如若出台,可能有助于环保公司资产负债表修复和收入提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环保产业本身并不具备直接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因而经常依赖于政策的引导与推动。在这个领域中,经济效益往往受到政策措施的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环保行业的投资逻辑往往更趋向于受到特定主题(即政策导向)投资的推动和引领,这是当前在该领域投资需要重视的一个影响因素。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弱预期弱现实下,交易主线或将落到政策博弈。当前,主要指数估值较低,沪深300股债收益差已跌破-2X标准差,反映了较为悲观的经济和基本面预期。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经济复苏动能仍然偏弱,流动性仍然相对宽裕。对于着眼长线投资的投资者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规划和风险承受能力,在上证指数低于3180点时借助A股市场中主要的宽基指数ETF建立网格化交易策略,或者是进行定投,将长期投资成本平滑在市场底部位置。

#核污染防治# #核废水# #环保#